李晓红
- 作品数:29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商丘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农业部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全自动智能菠萝削皮去眼一体机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自动智能菠萝削皮去眼一体机,属于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主要包括上料斗、输送机构、菠萝移动托盘机构、切头去尾机构、削皮机构、去眼机构、菠萝固定机构和机架。菠萝经上料斗到下方的输送机构,将菠萝送到盘体上,盘体...
- 贾磊李晓红徐雁波李威马兴飞
- 文献传递
- 一种五金加工用清洗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五金加工用清洗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两端分别与一根竖直安装的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撑柱的顶端分别与顶板的底面两端固定连接,顶板上表面中心位置和边缘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一两个定滑轮的轮架,同时...
- 张芳芳李晓红段闪闪彭丹华卢松涛李孝坤
- 一种物料搬运的转运机械手
-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料搬运的转运机械手,包括通过支撑架架设的固定环和若干个与固定环配合的机械臂;固定环周向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槽内固定配合有齿环;n型板的槽体与固定环的外沿配合;固定环表面开设有弧形通槽;弧形通槽穿过有转轴,...
- 祁晓乾 李颖颖 郭媛媛 韩东 段闪闪李晓红孟华
- 自扰动内充种式大豆精量排种器的设计与试验
- 2023年
- 为提高大豆种子在排种器的活跃度和充种性能,改善大豆播种过程中机械式排种器的工作性能,设计一种自扰动内充种式大豆精量排种器。阐述排种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依据大豆种子的外形特征及主要物理参数,对单粒种子在型孔内的3种主要不同姿态进行分析,确定了排种盘直径为140 mm、宽度为23 mm,型孔长度为7~11 mm、宽度和深度均为8 mm;根据工作原理与结构,分析排种器在充种、清种过程中种子受到扰种片的主要作用以及对排种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结构形式的排种盘进行对比分析。为确定排种器的最佳结构参数与转速,运用EDEM仿真软件,以排种器转速、型孔长度和扰种片长度为研究对象、以排种合格率为试验指标进行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排种质量的因素大小依次为排种器转速、型孔长度、扰种片长度;排种器最佳结构与工作参数为转速33.8 r/min,型孔长度7.3 mm,扰种片长度7.7 mm,排种合格率为95.3%。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参数组合下排种合格率为94.8%,与预测值基本一致,相对误差较小仅为0.5百分点,能够满足大豆单粒播种农艺需求。
- 孟华李晓红李晓红屈哲李赫余永昌
- 关键词:大豆排种器
- 一种机械加工车床配电箱散热防尘结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加工车床配电箱散热防尘结构,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安装有通风口,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远离通风口的一端设置有吸尘器,所述装置本体内部底端中间位置安装有固定座,所...
- 靳小霞贾磊李晓红徐雁波李威
- 文献传递
- 基于EDEM的轮勺式大豆精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 2025年
- 针对窝眼轮式排种器在作业过程中存在充种效果差、毛刷挤压损伤种子的问题,采用取种勺搅动舀取改变充种过程的同时提高种群活跃度,设计了一种轮勺式大豆精量排种器。对取种勺和排种盘参数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型孔的直径、深度、倾角以及排种盘直径、型孔数量等参数取值范围。运用EDEM软件对充种、清种、护种和投种等过程进行了仿真,主要对关键环节中目标种子与待清种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仿真试验确定了最佳参数,对排种器转速为30 r/min和取种勺总数量为34个进行验证,得到合格指数为96.75%,漏播指数为2.16%,重播指数为1.09%。
- 李晓红李威
- 关键词:大豆排种器
- 一种节能型机械类端盖拆卸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型机械类端盖拆卸装置,包括:连接座;连接座上开设有两个凹槽,凹槽和连接座的边缘形成了用于手持的把手,连接座的一面连接有柱体,柱体的一端开设有槽缝,且该端和柱体连接,柱体的另一端上开设有导向槽;柱体上设置...
- 贾磊李晓红张汉山马兴飞庞丽娜
- 文献传递
- 一种具备远传物联网控制的支架机械臂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远传物联网控制的支架机械臂,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控制箱,所述底座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
- 徐雁波李威靳小霞贾磊李晓红
- 文献传递
- 一种踩踏式自动下草料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踩踏式自动下草料装置,包括储料箱,所述储料箱底部四角由四根支撑柱支撑在地面上,支撑柱之间的踩踏转轴的杆壁上固定着踩踏板和顶杆,顶杆的顶部转动固定着顶板,连接块的两侧壁上固定着饲料槽,连接块的顶面中心竖直固...
- 李晓红王茜陈薇
- 文献传递
- 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探讨、研究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更好地指导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实践。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探讨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为解决技能型人才紧缺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意见。
- 李晓红徐雁波贾磊
-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