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妹 作品数:23 被引量:65 H指数:5 供职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Banach评分对急诊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2017年 目的探讨Banach评分对急诊科就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年龄≥18岁确诊的ACS患者共229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完成Banach评分的计算,并对纳入的病例进行7 d、30 d和6个月的随访,对全因死亡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收集了229例ACS患者,平均年龄为(69.1±12.9)岁,男163例(71.2%)。ACS病例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者122例(53.3%),非ST段抬高ACS者107例[46.7%,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者42例(18.3%),不稳定型心绞痛者65例(28.4%)]。年龄、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就诊时心率、血压、肌钙蛋白T的水平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病例进行6个月的随访,7 d全因死亡率为7.9%(18例),30 d全因死亡累计10%(23例),6个月全因死亡累计10.5%(24例)。应用Banach评分预测ACS患者7 d、30 d和6个月全因死亡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91(95%CI为0.733~0.842)、0.791(95%CI为0.733~0.842)、0.802(95%CI为0.745~0.852)。结论 Banach评分对急诊科ACS患者死亡率的预测效能敏感,能较好地预测ACS患者的短期和中期预后。 李敏 江慧琳 陈晓辉 林绍鹏 李云妹 莫均荣 林珮仪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全因死亡率 急诊科 不同危险评分对急诊可疑心源性胸痛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背景: 急性胸痛是急诊科常见的就诊症状。急性胸痛涉及到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各异,大多情况下临床症状与疾病严重程度不相平衡。胸痛包括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其中心源性胸痛患者占胸痛患者的35%,非心源性胸痛患者则占65%。心... 李云妹关键词:短期预后 急诊室 文献传递 比较KAMIR和TIMI危险评分对急诊科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比较KAMIR与TIMI危险评分对急诊科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年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2月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11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KAMIR及TIMI危... 李敏 陈晓辉 江慧琳 林珮仪 田朝伟 张弋 李云妹关键词:危险评分 心肌梗死患者 急诊科 GRACE评分对急诊胸痛患者30d和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GRACE评分对急诊室胸痛患者30d和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队列临床观察研究方法对2012—03—17—2013—08—14在我院急诊因急性胸痛首诊的、年龄≥18岁患者进行观察。记录患者临床资料、GRACE评分、30d和6个月MACE情况。结果纳入研究的493例急性胸痛患者,30d和6个月随访中,分别有32例(6%)和38例(7%)发生MACE。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可见,GRACE评分、性别、吸烟史对急性胸痛患者30d和6个月的MACE发生有预测意义。GRACE评分预测胸痛患者30dMACE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为0.815(95%C10.778—0.849),Cutoff值为174分,而预测胸痛患者6个月死亡的AUC为0.807(95%C10.769~0.841),Cutoff值为173分。结论GRACE评分可以有效预测急诊急性胸痛患者30d和6个月是否发生MACE。 李敏 江慧琳 李云妹 莫均荣 茅海峰 田朝伟 林飒仪 陈晓辉关键词:急性胸痛 急诊科 广州市城区院前急救服务时空特征和可及性分析 2025年 目的:通过分析广州市六个中心城区院前急救时空性和可及性特征,评估城区居民急救需求及服务资源布局现状,为优化院前急救资源优置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广州市六个中心城区院前急救患者的数据,分析院前急救服务需求的整体分布与聚集情况。结果:2021年广州市六个中心城区院前急救总呼叫量156717次,男性占比57.1%,≥66岁的患者占比高(35%),疾病类型中占比前列的为创伤类疾病(33.42%)和神经系统疾病(18.02%)。星期一、早上9时呼叫量最多,2月、凌晨5时则是院前急救呼叫低谷。院前急救呼叫量的集中趋势集中于海珠区、荔湾区及越秀区等老城区,院前急救响应时间中位数为14.5分钟。结论:广州市院前急救需求呈现显著时段差异与区域资源分布不均;建议通过智能调度、布局调整等措施优化广州院前急救模式。 李云妹 巫金东 江慧琳 李双明 曾睿 罗红彬 戚永清 李艳玲 朱永城 李敏 伍卓文关键词:院前急救 医疗资源 SOFA qSOFA MEWS和SIRS四种危险评分对急诊监护室疑似感染患者28d死亡的评估价值比较研究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比较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uick 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qSOFA)、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 ywarning score,MEWS)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对急诊监护室(emergent intensive care unit,EICU)疑似感染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法对在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EICU疑似感染患者进行观察.记录临床资料和上述四种评分,随访入EICU 28 d的全因死亡.结果纳入研究的163例疑似感染患者,28d随访中死亡51例(31%).四种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82(95% CI 0.711~0.843)、0.704(95% CI 0.628~0.773)、0.640(95% CI 0.562~0.714)和0.516(95% CI 0.436~0.595).结论SOFA评分对EICU疑似感染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能力最好. 叶志澄 李敏 江慧琳 李云妹 莫均荣 田朝伟 林珮仪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清尿酸水平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清尿酸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1-01-2014-04连续登记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头颅MR、DSA、心脏彩超、颈动脉超声等特殊检查结果。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法检测患者血清尿酸。使用开放源图像处理软件OsiriX计算获得急性脑梗死灶体积。收集患者入院NIHSS评分和出院mRS评分。结果共收集资料完整的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16例,按血清尿酸浓度的20%、40%、60%和80%将患者分为五组进行比较,这四个百分位数截取点分别为259、310、366和425μmol/L。分析发现,五组间NIHSS评分≥12分和进展卒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mRS评分≥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尿酸≤259μmol/L和>259μmol/L组的脑梗死体积分别为1.512(7.894)cm^3和1.018(3.363)cm^3。与入院血清尿酸>259μmol/L组比较,≤259μmol/L组脑梗死体积较大(Z=2.032,P=0.042)。结论急性期较低血清尿酸水平可能不利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短期预后;急性期血清尿酸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相关,可作为早期评估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影像学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 刘炳烦 林绍鹏 林珮仪 江慧琳 李云妹 范永祥 吴钶坪 陈晓辉关键词:缺血性卒中 非心源性 尿酸 KAMIR和TIMI危险评分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KAMIR与TIMI危险评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年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1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1年死亡率与KAMIR/TIMI危险评分分值的相关性;根据ROC曲线下面积比较KAMIR与TIMI危险评分对患者1年死亡率预测的准确度.结果:出院后1年病死率为19.8%.生存患者与病死患者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就诊时血糖升高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KAMIR危险评分值与STEMI患者1年死亡率呈正相关性(P&lt;0.05).KAMIR危险评分对STEMI1年病死率预测的ROC曲线灵敏度为68.18%(95%CI 45.1~86.1),特异度为68.54%(95%CI 57.8~78.0).TIMI危险评分ROC曲线的灵敏度为36.36%(95%CI 17.2~59.3),特异度为79.78%(95%CI 68.7~86.6).KAMIR危险评分对预测STEMI患者1年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TIMI危险评分(AUC 0.728 vs.0.614,P=0.036).结论:KAMIR危险评分比TIMI危险评分对STEMI患者1年病死率预测的准确度更高. 李敏 江慧琳 陈晓辉 林珮仪 田朝伟 张弋 李云妹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肌酐水平对急诊室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血肌酐水平对急诊室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0 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急诊室首诊的年龄≥18岁确诊的119例STEMI患者。记录患者临床资料、血肌酐结果,并对患者进行30 d的随访,随访内容为30 d的全因死亡。结果 30 d随访中,有17例(14.3%)发生死亡。血肌酐〉112μmol/L预测患者发生死亡的敏感度为70.59%,特异度为82.35%,其预测STEMI患者30 d发生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6(95%CI 0.713-0.865)。结论当急诊首次血肌酐〉112μmol/L时,对STEMI患者30 d后死亡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刘炳烦 李云妹 林绍鹏 莫均荣 江慧琳 林珮仪 陈晓辉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肌酐 全因死亡 急诊 APACHEⅡ评分对急诊室无创通气治疗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 目的应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急诊内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进行病情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7月急诊室使用无创通气的急危重症患者的APACHEⅡ评分结果,根据患者的... 江慧琳 伍卓文 朱永城 李云妹 冯雪珍 林珮仪关键词:APACHE 急诊室 预后评估 无创通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