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芝
- 作品数:10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症候群66例被引量:1
- 1996年
- 陈云芝
- 关键词:胆囊切除中西医结合治疗
- 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7例被引量:4
- 1990年
- 本文分析的10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运用辨病与辨证结合,以中医中药分型治疗,取得满意效果,并对其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提出看法和体会。
- 陈云芝
-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疗法脾气虚
-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进展被引量:3
- 1989年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下称CAG)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发病缓慢,病情顽固,病势缠绵,施治棘手,古代医籍中无该病记载,但有与CAG之症状类似的记述,如“胃脘痛”、“腹胀”、“木乘土”、“嘈杂”、“吞酸”、“胃痞”、“脘痞症”、“胃脘痛”等病名。各家报道CAG占胃镜检查例数的4.7~13.0%,随着年龄的增长,本病检出率可高达20~50%,国内外医学家一致认为CAG是胃癌最重要的癌前病变,尤其在与胃息肉同时存在时,CAG肠化合并中度至高度不典型增生时,可发生癌变。
- 陈云芝李艳荣
-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中药治疗
- 甘温除热法应用举隅
- 1998年
- 曲瑰琦陈云芝
- 关键词:甘温除热发热中医药疗法
- 中医药治疗胃的癌前期病变研究近况
- 1995年
- 中医药治疗胃的癌前期病变研究近况陈云芝,韩淑娅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附院(71000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8年已统一的认识,癌前期病变即非典型或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其中可分为轻、中、重三级。重度的非典型增生和大肠型化生为真正的癌前病变。...
- 陈云芝韩淑娅
- 关键词:胃肿瘤癌前病变中医药疗法
- 中医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近况
- 1993年
-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中医多属吐血、便血、胃脘痛等症范畴,中医治疗本病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文献做以综述: 1 辨证分型论治从文献资料分析,按辨证论治的报道也很多,但分型多不一致,有分3型[1、2]、有分4型[3~6]、有分五型[7、8],而在每1证型的具体内容也不完全相同,现将临床常见证型分述于后: 1.1 胃热炽盛型[1~4、7、8]此型多见于本病初期,临床也较多见,症见脘腹胀闷,甚则作痛,吐血色红或紫暗,常夹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或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治宜清胃泻火、
- 董方陈云芝
-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药疗法
- 肠炎灵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8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1993年
- 对自拟中药“肠炎灵”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86例进行了临床和实验室疗效观察。结果:治愈19例,显效8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18%。该中药不仅能消除或缓解症状,而且对肠道粘膜炎性病变也能取得显著疗效。
- 陈云芝
- 关键词:结肠炎溃疡性肠炎灵中医药疗法
- 加味理中汤治疗脾阳虚型胃脘痛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1984年
- 脾阳虚证型胃脘痛是脾胃病的常见病证。为了加强对证型的研究,寻找统一的诊断标准和现代医学的客观指标,并做相应的临床观察。我们结合有关实验检查,并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对本证型30例住院患者进行了定期三个月为一疗程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诊断与分型:30例胃脘痛患者治疗前均经纤维胃镜检查,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18例(伴肠上皮化生者7例),慢性浅表性胃炎8例,复合性溃疡3例(包括十二指肠球部、胃小弯溃疡及贲门点状糜烂),复合性炎症1例(包括慢性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及幽门前庭炎)。并做了治疗后复查及部分病理学检查。同时,还对30例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了血清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转化率和20例尿类固醇的测定。关于中医辨证标准:主证有:(1)胃脘冷痛、喜温喜按。(2)形寒肢冷。(3)
- 郎毓珑张瑞霞张振中陈光喜陈云芝胡凤鲜袁高明吴静君陈国庆吴亚兰王兰君田增爵
- 关键词:理中汤祛寒剂加味脾阳虚证复合性溃疡
- 胃食管反流病的辨证论治体会被引量:30
- 1997年
- 陈云芝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治疗
- 中医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症候群66例被引量:1
- 1996年
- 陈云芝
- 关键词:胆囊切除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