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根管充填及修复材料(iRoot BP plus)和三氧化物凝聚体(MTA)根管修复材料用于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口腔科收治的40例年轻恒牙根尖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运用牙髓血运重建术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选用iRoot BP plus材料封闭根管上端,对照组选用MTA材料进行根管上端的封闭。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周期、就诊次数、咀嚼恢复时间及根尖感染痊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根管壁厚度、牙根长度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牙髓血运重建术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26,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周期、就诊次数、咀嚼恢复时间和根尖痊愈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492,t=10.424,t=6.524,t=11.90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牙冠根长度显著长于对照组,根管壁厚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42,t=7.048;P<0.05)。观察组患者咬合度、牙齿色泽、咀嚼能力及整体美观度4项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7,t=5.093,t=7.591,t=6.852;P<0.05)。结论:在运用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感染时,iRoot BP plus材料较MTA材料更具有优势,可更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
背景: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和分化潜能,且具有较少的伦理争议和免疫排斥等优点,逐渐成为干细胞领域的研究热点。目的:总结近年来关于人乳牙牙髓干细胞分泌组的研究进展,探究其发挥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方法:选择CNKI、PubMed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人脱落乳牙髓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外泌体,条件培养基”;英文检索词为“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mesenchymal stem cells,secretome,exosome,conditioned medium”,初检获得文献642篇,选择近5年内的最新研究文献,以及近10年内影响因子超过5分的相关文献,由全体作者共同对检索文献进行评估,排除重复内容以及内容陈旧、相关性差的文献569篇,最终纳入73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因具备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近年来已成为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这类干细胞源自儿童生理性脱落的乳牙牙髓组织,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如成骨、成神经、成血管等)、来源广泛且伦理争议小等显著优势。研究表明,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不仅表现出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更强的增殖能力,其免疫调节特性和低免疫原性更使它在骨组织修复、神经再生、牙周组织重建等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随着再生医学研究范式的转变,无细胞治疗策略的兴起为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的应用开辟了新方向。无细胞治疗策略通过提取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分泌组——包含外泌体、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功能性组分,规避了传统活细胞移植中可能存在的细胞存活率低、免疫排斥反应及潜在致瘤性等风险。研究发现,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分泌组可通过旁分泌机制介导血管生成、免疫调节、抗炎及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