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一平

作品数:9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手术
  • 2篇电图
  • 2篇神经内镜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内镜
  • 1篇断血流
  • 1篇断血流复苏
  • 1篇胸膜
  • 1篇选择性超深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减压
  • 1篇血管减压术
  • 1篇血流
  • 1篇脏层胸膜
  • 1篇增强现实技术
  • 1篇诊疗进展
  • 1篇肉瘤
  • 1篇三叉神经
  • 1篇三叉神经痛

机构

  • 9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篇唐一平
  • 2篇付登礼
  • 2篇赵宁辉
  • 2篇张崇进
  • 2篇尹凤琼
  • 2篇袁勇
  • 1篇张智显
  • 1篇琚坚
  • 1篇段宇珠
  • 1篇杨建华
  • 1篇张月婷
  • 1篇张玉玲
  • 1篇谢文涛
  • 1篇李磊
  • 1篇许林峰
  • 1篇高翔
  • 1篇顾后

传媒

  • 1篇云南医药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鞍区不典型垂体腺瘤一例
2025年
垂体腺瘤在影像上表现较为典型,囊性变较为常见,但大多在影像上可见囊液与实体肿瘤组织相间、混杂。本文报道一例鞍区全囊性病变,术前CT及MRI均只见囊变液,未见明显实体肿瘤,术前考虑垂体脓肿或Rathke囊肿,术中见囊实性病变,多数为肿瘤组织,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s typically exhibit characteristic imaging features, with cystic degeneration being relatively common. However, in most cases, imaging studies reveal an intermingling of cystic fluid and solid tumor tissue. This article reports a unique case of a purely cystic lesion in the sellar region. Preoperative CT and MRI demonstrated only cystic fluid without any evident solid tumor component. The initial preoperativ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ncluded pituitary abscess or Rathke’s cleft cyst. Intraoperatively, a cystic-solid lesion was identified, with the majority of the lesion being tumor tissue.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ultimately confirmed the diagnosis of pituitary adenoma.
许建兴唐一平刘妍辰袁勇
关键词:垂体腺瘤RATHKE囊肿垂体脓肿
CT体表定位下显微手术治疗运动区胶质瘤
2014年
目的位于大脑运动区的胶质瘤可造成神经功能损害,在施行运动区病灶切除手术时会严重破坏皮层功能,以致发生显著致残性的临床症状,需要进一步完善手术方式,避免医源性损伤,近年来更加强调对病灶手术的精确定位和微创技术,避免损伤大脑皮层重要功能区,减少手术并发症。本研究探讨运动区脑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3年3月,21例运动区脑胶质瘤患者行CT体表定位下显微手术治疗,对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星形细胞瘤(WHOⅠ级)3例,少支胶质瘤(WHOⅠ级)2例,星形细胞瘤(WHOⅡ级)7例,星形细胞瘤(WHOⅢ-Ⅳ级)9例。术中全切15例,占71.0%;大部分切除6例,占29.0%,无1例患者手术死亡。术后肢体功能障碍较术前减轻7例,不变6例,短期加重而后肢体活动有所恢复的有4例,加重4例。结论运动区脑胶质瘤的外科治疗必须将切除肿瘤与保护脑功能相结合,脑运动区病灶的成功切除有赖于周密的术前精确定位以及术中微创的手术理念和显微手术技巧。
唐一平尹凤琼付登礼张崇进许林峰张智显顾后吕正超高辛海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脑功能保护
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及防治进展
2025年
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是治疗脑积水的最重要的手术方式,也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虽历经多年的发展,仍有较大的概率出现术后并发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通过查阅近年国内外VPS术后并发症相关的文献,从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表现、诊断及治疗进展方面,阐述VPS后常见的并发症及防治进展,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许建兴袁勇唐一平
关键词:手术并发症脑积水诊疗进展
肌电图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l探讨神经肌电图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200例DPN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肌电诱发电位仪对患者的相关神经进行检测的结果。结果:在200例DPN患者中,神经电图总异常率高达71.5%。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其EMG异常率的发生逐渐增加。病程在1年以内的患者EMG异常率为40.8%,而病程在10年以上者异常率达到92.2%。病程在1年以内的患者H反射异常率为46.9%,而病程在10年以上者H反射异常率达到94%。其次是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异常率,分别是43.1%和58.8%,均超过40%。EMG结果提示:病程〈1年组拇短展肌、肱二头肌、胫前肌、趾总伸肌EMG异常率均为0,病程≥10年组异常率分别为17.6%、9.8%、21.5%、31.4%,同样随病程延长而异常率增加。结论:EMG在诊断DPN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利于早期发现和进行治疗。
尹凤琼琚坚杨建华张月婷张玉玲段宇珠唐一平
关键词:神经肌电图
神经内镜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进展
2024年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分支所支配的颜面部区域骤然发生尖锐性疼痛,发作呈阵发性、闪电样。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广泛认可的发病机制为血管压迫学说,常用的治疗方案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包括射频消融术、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球囊压迫术、甘油注射三叉神经节手术等,针对基础条件好及适应证明确的患者,MVD常作为首选治疗。近些年来,神经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其在治疗原发性TN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现就神经内镜在TN MVD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为今后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农佳兴唐一平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神经内镜微血管减压术显微镜
增强现实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一直以来,神经外科手术都具有视野小、操作空间小、解剖复杂等特点,不仅要求术者术中要手法细腻,还要操作准确,术中仅靠裸眼操作难度很大,于是显微镜、神经导航、神经内镜、立体定向成为神经外科手术中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及神经外科医生的学习与创新。
谭于卓唐一平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神经内镜神经导航增强现实技术辅助设备
猴脑选择性超深低温断血流复苏的脑电图研究
目的:研究猴脑选择性超深低温(4~16℃)断血流(selective cerebralultra-deep hypothermic blood flow occlusion UHBO)复苏的脑电图变化,从神经电生理方面说...
唐一平
关键词:脑电图脑缺血
文献传递
脊髓髓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报道被引量:1
2018年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SFT)是一种临床罕见的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梭形细胞肿瘤,1931年Klemperer和Rabin首次将其描述为一种来源于间叶细胞的纤维增殖性肿瘤。其主要发生在脏层胸膜,也可发生在全身各处。多数表现为良性,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近期我院收治了1例脊髓髓内SFT,报告如下。
李磊吴婷婷谢文涛唐一平吕正超高辛海赵宁辉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脊髓髓内梭形细胞肿瘤间叶组织间叶细胞脏层胸膜
长期生存继发性胶质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继发性胶质肉瘤的可能发病原因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反复行胶质瘤切除并最终发展为继发性胶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女,42岁,头部MRI显示左侧颞叶占位性病变;首次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WHOⅢ级);术后第59个月发现右侧额叶占位病变,第二次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WHO分级Ⅳ级),术后1个月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替莫唑胺化疗6个疗程;第二次术后31个月,患者右侧额叶肿瘤再次复发,第三次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胶质肉瘤(WHO分级Ⅳ级),第三次术后1个月调强适形放射(IMRT)治疗+威罗菲尼靶向治疗,随访12个月尚无临床症状。结论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及靶向治疗可能延迟胶质肉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张崇进徐文漭唐一平雷德鸿高翔赵宁辉付登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