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 作品数:9 被引量:46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包头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不同时间应用丁苯酞注射液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影响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明确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前或后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2014-01—2018-01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溶栓前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的患者25例为溶栓前组,溶栓后应用的患者35例为溶栓后组,比较2组14d、90d的NIHSS评分,90d的mRS评分,并作多因素分析。结果 2组14dNIHSS评分分别为(4.56±4.263)分、(5.69±6.87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90dNIHSS评分分别为(2.44±2.347)分、(2.74±3.12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90dmRS评分分别为(1.40±0.500)分、(1.51±0.50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预后多因素比较,年龄、心脏病史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丁苯酞使用时间点对预后无影响。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前或后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无影响,年龄、心脏病史是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 于辉 吴丽娥 武俊平 郭霞 贾璐 雍雯 王楠 刘颖 肖庆博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介入疗法 丁苯酞 2012—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脊髓灰质炎病毒病原学监测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内蒙古自治区2012—2014年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分离和鉴定情况,为维持中国无脊灰状态提供依据。方法对来源于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接触者和健康儿童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型内鉴定,确定血清型别后进行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1176份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21株,非脊灰肠道病毒83株。21株脊灰病毒中1株为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其余20株为疫苗株,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结论 2012—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 闫真 徐冬冬 刘颖 赵燕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病毒 短期高流量加温加湿氧疗在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短期高流量加温加湿氧疗在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短期高流量经鼻导管加温加湿氧疗组(HFNC组,20例),另一组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组(NPPV组,2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HR、RR、SaO2、PaO2、PaCO_(2)、pH、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HFNC组患者的HR、RR、PaCO_(2)均显著低于NPPV组(P<0.05),SaO2、PaO2均显著高于NPPV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NPPV组(P<0.05),住院费用显著低于NPPV组(P<0.05)。结论:短期高流量经鼻导管加温加湿氧疗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类似于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耐受性更好,不影响进食、说话,在使用期间需要间断时间更少。 刘颖 刘丽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BNP、CRP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9 2017年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血脂、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BNP)、C型反应性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1~2016-08期间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干部保健所住院的高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64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肌缺血治疗,治疗组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2wk后两组病人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血脂、BNP、CRP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血脂、BNP、CRP均比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s,HDL)、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r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后清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d,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型反应性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BN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HDL、LVEF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能显著提高高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及改善BNP、CRP、血脂水平。 牟世伟 高金娥 刘颖关键词: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 高龄 冠心病 心绞痛 BNP CRP 血脂 麻疹疫苗补充免疫研究进展 2016年 麻疹是严重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传染病之一,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性强,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等,主要特征为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虽然患者可在15天左右自愈,但是一旦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将会对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在麻疹病例中,婴儿和成人死亡的风险大于儿童和青少年,死亡的原因往往是出现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并发症, 刘颖 闫绍宏关键词:麻疹疫苗 上呼吸道炎症 神经系统并发症 麻疹病例 眼结膜炎 报告接种率 骨骼肌减少与动脉粥样硬化共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8年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肌减少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显著升高。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二者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然而骨骼肌减少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并不确切。可能的机制包括:胰岛素抵抗、性激素水平下降、细胞因子炎症因子、自由基损伤、营养不良、低出生体重、细胞凋亡、线粒体损伤、卫星细胞作用。进行阻抗运动、增加蛋白质摄入、补充维生素D等措施对防治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有效。因此,有必要对二者相关的机制进行更深入、广泛的研究。 刘颖 高金娥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内蒙古自治区2012-2013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2012-2013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风疹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风疹疫情资料,对2012-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风疹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2013年共报告877例风疹病例,各盟市均有病例报告。2012年发病率最高的旗县为清水河县,2013年发病率最高的旗县为武川县,发病率分别为25.17/10万和16.52/10万,各旗县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0 1 2年=1004.48,P〈0.01;χ22 0 1 3年=27.49,P〈0.01)。发病主要集中在4~6月份,病例数占全年发病总数的64.08%。学生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52.57%。各年龄组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 0 1 2年=1047.10,χ22 0 1 3年=442.50,P〈0.05)。实验室检测风疹病例病毒流行株主要为1E型。结论应加强对风疹流行地区和重点人群的监测,及时开展风疹疫苗应急接种,对育龄期妇女实施含有风疹类疫苗接种以减少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生,提高婴儿风疹抗体水平。 刘颖 闫绍宏 李彬 顾苏仪关键词:风疹 发病率 流行病学特征 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分析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及时发现高危人群,为制定消除麻疹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健康人群免疫水平监测的要求,按健康人群分为8个年龄组,每组随机抽取不少于30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人体麻疹Ig G抗体。结果采集血清标本751份,麻疹Ig G抗体阳性数699份,阳性率、保护率均为93.08%。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阳性率、抗体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地区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不同,应根据该地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基础免疫的质量,加强补充免疫,提高人群抗体水平。 田晓灵 顾苏仪 刘颖 闫绍宏关键词:麻疹 抗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