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春
- 作品数:9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酚妥拉明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62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严密监测血压,调整酚妥拉明用量,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应用酚妥拉明治疗后患儿血压、心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酚妥拉明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 柳琼杜曾庆王艳春黄永坤刘梅
- 关键词:手足口病酚妥拉明临床疗效
- 血清细胞因子变化与手足口病患儿病情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中IL-1、IL-6、TNF-α、IFN-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88例经粪便RT-PCR试验检测为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根据是否伴有相应并发症分为3组并收集血液标本,普通型组24例,重症型组21例,危重型组43例。以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L-1、IL-6、TNF-α、INF-γ浓度。所有数据采用STATA软件进行统计。结果普通型组、重型组、危重型组患儿血清IL-1、IL-6、TNF-α浓度均较对照组升高;而INF-γ浓度较对照组降低;且其浓度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随病情加重IL-1、IL-6、TNF-α浓度逐渐升高、INF-γ浓度逐渐减低;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普通型组相比,重症型组IL-1、IL-6浓度以及危重型组IL-1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6、IL-1表达升高很可能是EV71病毒感染所致手足口病患儿并发重症和危重症的重要因素之一。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1、IL-6的表达水平将进一步有助于判断EV71感染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
- 王艳春杜曾庆刘梅王美芬黄永坤
- 关键词: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细胞因子
- 自噬与凋亡保护路径共激活介导hGECs和Pg共生的机制研究
- 王艳春
- 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81例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的 HFMD患儿分为三组:普通型22例,重症型19例,危重型40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三组患儿血清中的甲状腺素:T3、T4、TSH、FT3,FT4水平并比较。结果 三组患儿血清中 T3、T4、FT4、TSH、FT3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 EV71感染 HFMD患儿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不相关。
- 王艳春杜曾庆李凌媛刘梅王美芬黄永坤
- 关键词:手足口病
- 以喉结核为首发症状的儿童全身播散性结核1例
- 2020年
- 喉结核多认为由肺部咳出大量带结核杆菌的痰液,积聚在声门部有较多黏膜皱褶的杓间区而致病,喉结核大多继发于肺结核,但全身症状不明显,表现为咳嗽、咽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也可有咳嗽、咳痰、咯血、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儿童喉结核感染极为少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发生误诊,现报道1例儿童病例如下。
- 陈俊伶武成闯桑宝华王艳春冯星星
-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肿大喉结核声音嘶哑咳痰咯血结核杆菌
- 不同危重程度手足口病血清D-乳酸水平变化及在胃肠功能评价中的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D-乳酸在手足口病(HFMD)浓度的变化规律,评价D-乳酸对不同危重程度HFMD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HFMD血清D-乳酸的水平。结果随着危重程度增加,血清D-乳酸水平显著上升,重症组及危重型组HFMD患儿血清D-乳酸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D-乳酸可作为小儿重症HFMD病情危重的指标之一,可作为胃肠功能障碍或衰竭的动态监测指标。
- 王美芬王明英罗云娇杜曾庆柳琼王艳春
- 关键词:D-乳酸胃肠功能障碍手足口病
- 一种乳腺癌重建术后乳房加压塑形固定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腺癌重建术后乳房加压塑形固定装置,包括空心方管,空心方管内壁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相反面均固定连接有充气环,充气环的相反面均固定连接有边条,边条的相反面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带,伸缩带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
- 王艳梅 董毅龙王艳春 葛菲 徐润雪 羊韵悠 柴倩
- 信号分子参与龈紫龈单胞菌调控牙龈上皮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 2014年
- 龈紫龈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为黑色杆状G+耐氧厌氧菌(aerotolerant anaerobes),可定殖、感染于口腔组织,并通过牙龈蛋白酶降解胞外基质及细胞骨架蛋白,实现对宿主细胞的入侵和胞内自我复制。研究发现,Pg定殖、感染后可促进宿主细胞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释放、介导炎症细胞因子分泌,并在感染部位通过多通路调节宿主细胞凋亡,引发牙周疾病。实验证实,Pg可调节牙周组织的中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淋巴细胞的凋亡活动。 Pg诱导的细胞凋亡调节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主要从P2X7嘌呤受体及AKT/IP3信号对Pg调控牙龈上皮细胞(human gingival epithelial cel s、HGEC)凋亡的作用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 王艳春税艳青
- 关键词:牙龈上皮细胞P2X7受体
- 低浓度硝苯地平诱导人牙龈上皮细胞bcl-2,bax及P53表达的实验研究
- [目的]检测低浓度硝苯地平(nifedipine, NIF)作用下人牙龈上皮细胞(human Gin-gival epithelial cells, HGECs)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 cell lym-P...
- 王艳春
- 关键词:人牙龈上皮细胞硝苯地平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