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侠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疾病
  • 2篇缺血
  • 2篇颈动脉
  • 2篇颈动脉疾病
  • 2篇钙质沉着
  • 2篇钙质沉着症
  • 2篇沉着
  • 2篇沉着症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水平
  • 1篇蛋白质
  • 1篇短暂性
  • 1篇新血管形成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型
  • 1篇血管形成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机构

  • 3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4篇张海侠
  • 3篇刘新峰
  • 2篇肖露露
  • 2篇田玲
  • 1篇陈响亮
  • 1篇叶瑞东
  • 1篇刘文华
  • 1篇徐格林
  • 1篇曹琴琴
  • 1篇陈昕

传媒

  • 2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颈动脉钙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被引量:2
2015年
颈动脉钙化是发生在颈动脉管壁上的钙沉积,当发生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时临床意义较大,是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近年来,对颈动脉钙化的发生机制和影像学检测方法的研究不断进展和更新。此外,关于颈动脉斑块钙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及其对治疗决策的影响也是研究的热点。然而,颈动脉钙化的利与弊一直存在争论,有学者认为颈动脉钙化是保护性因素,但也有学者认为其会促进斑块易损性。文章从上述几个方面对颈动脉钙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张海侠王刘敏刘新峰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钙质沉着症卒中血管造影术
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脑梗死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1],超早期静脉溶栓可使闭塞血管再通,但由于时间窗过短,只有很少比例的患者能获得治疗。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可以从骨髓中动员到外周血并归巢到缺血区,通过旁分泌生长因子或直接分化为成熟的内皮细胞,参与内皮修复和新血管形成,从而改善脑血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张海侠田玲刘新峰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脑梗死内皮修复新血管形成
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脑膜血管型梅毒是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脑膜及脑实质内血管的梅毒性动脉内膜炎,可致局部缺血和梗死。文中探讨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预后转归,以期为提高神经梅毒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7年12月至2015年3月确诊的14例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并完成对患者10.2-37.9个月的随访,记录患者预后。结果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主要以眩晕、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认知功能减退等起病,影像学表现主要为病灶散在多发,头颅CTA/MRA可见颅内血管狭窄。实验室检查有特征性改变,其中脑脊液蛋白浓度9例升高,葡萄糖4例偏高。经大剂量足疗程驱梅治疗后,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3个月预后良好者(改良Rankin量表≤2分)达78.57%,长期预后良好者达85.71%。结论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影像学病灶散在多发无特异性,大多数患者经足量全程的青霉素治疗后预后良好。
田玲刘文华肖露露张海侠曹琴琴陈昕戴敏慧徐格林
关键词:预后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钙化的相关性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与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钙化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行头颈部血管CTA检查且距离发病时间为1~6个月的前循环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或T1A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检测血清CRP水平,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血清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钙化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65例患者,年龄(62.4±10.6)岁,男性约占66.7%;113例(68.5%)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钙化(钙化组),52例(31.5%)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钙化(无钙化组)。钙化组年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66(58~73)岁对58(51~66)岁;Z=-3.738,P〈0.001l和CRP水平[1.9(0.5~3.8)mg/L对0.0(0.0~2.2)mg/L;Z=-4.126,P〈0.001]均显著高于无钙化组,其他基线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年龄(优势比1.063,95%可信区间1.024~1.104;P=0.001)和CRP水平(优势比1.209,95%可信区间1.030~1.419;P=0.020)仍然与斑块钙化显著独立相关性。结论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颈动脉斑块钙化与年龄较大和血清CRP水平增高相关。
张海侠陈响亮肖露露叶瑞东刘新峰
关键词:脑缺血脑缺血发作短暂性颈动脉疾病C-反应蛋白质钙质沉着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