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
- 作品数:18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鼻咽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0年
- 鼻咽癌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放疗和化疗。近几年,尽管治疗方案有较多进展,但是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常常导致治疗失败。鼻咽癌与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感染、肿瘤淋巴细胞浸润(TIL)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或其配体(PD-L1)表达增加有关,这些都可能成为治疗靶点,因此靶向及免疫治疗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有多项临床研究正在进行,验证了靶向及免疫治疗在鼻咽癌治疗中具有潜力,特别是在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方面取得了突破进展。全文就靶向及免疫治疗在鼻咽癌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 陈涵波狄文忆张煜婕古亮陈杰何侠何侠
- 关键词:鼻咽肿瘤EBV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 调强放疗时代诱导化疗在Ⅱ~Ⅳa期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0年
- 调强放射治疗的应用使得鼻咽癌的生存得到显著改善,但Ⅱ~Ⅳa期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仍为远处转移。诱导化疗由于具有减轻肿瘤负荷、消除微转移等优势在临床得到广泛关注,但诱导化疗在Ⅱ期鼻咽癌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在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最佳治疗模式尚不明确,全文回顾分析近年来诱导化疗联合调强放疗的相关研究,就调强放疗时代诱导化疗在Ⅱ~Ⅳa期鼻咽癌中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 张煜婕陈杰陈涵波狄文忆古亮何侠何侠
- 关键词:鼻咽肿瘤调强放疗诱导化疗
- 痛风的饮食治疗被引量:13
- 2002年
- 目的 :观察饮食治疗对痛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 ,探讨合理的饮食模式。方法 :用 YL- 型营养计算机计算出两组患者每日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嘌呤摄入量 ,并测定其治疗前后血尿酸值。结果 :采用饮食治疗的痛风患者 ,其临床症状及血尿酸值改善明显大于对照组 ( P<0 .0 5 )。结论 :饮食治疗为防治痛风的重要措施之一 ,选用合理膳食有利于症状的改善 。
- 陈杰
- 关键词:痛风嘌呤饮食治疗
- 甲状腺激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70%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将6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甲状腺激素干预组(T3组)。缺血1h再灌注6h、24h后,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及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病理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和肝细胞核因子-κB(NF-κB)阳性表达。结果:肝脏缺血再灌注后,IR组的ALT、AST水平及MDA、TNF-α、NF-κB阳性表达明显高于S组,GSH含量、SOD活性明显下降(P<0.01),肝组织病理损伤较S组严重,T3组、IPC组均能改善以上情况(P<0.01),而T3组及IP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和缺血预处理一样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及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TNF-α的表达和抑制NF-κB的活化来实现。
- 李长贤李相成陈杰许永华张斌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甲状腺激素缺血预处理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
- 肝切除后再行肝移植与直接行肝移植治疗肝癌的比较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比较肝切除后再行补救性肝移植与直接行肝移植治疗肝癌的效果及优缺点。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中关于直接行肝移植与肝切除后补救性肝移植治疗肝癌的随机和非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共纳入10篇回顾性研究,1115例病例,其中肝切除后补救性肝移植164例,直接肝移植951例。结果大部分研究中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肝硬化程度等情况无明显差异。有部分研究对比了两组间肿瘤的病理特性,肿瘤大小和数目无明显差异。仅少数研究比较了两组病例中病理下微血管侵犯的差异。大部分研究表明,与直接行肝移植相比,肝切除后补救性肝移植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并未明显增加,术后总存活率无明显差异,无瘤存活率相似。结论相对于直接肝移植,补救性肝移植在手术时间及相关风险方面无明显增加,总存活率方面两者相似。肝癌肝切除术后补救性肝移植可以作为治疗肝癌的重要策略,尤其是早期肝癌。
- 陈杰许永华李相成
- 关键词:肝肿瘤肝切除术肝移植病例对照研究
- 活性维生素D缺失在膝骨关节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膝骨关节炎(OA)是全球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但它的确切致病机制仍不清楚。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低维生素D水平与膝关节间隙变窄和膝OA进展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活性维生素D缺乏在膝OA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尚不清楚。为了研究活...
- 陈杰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抗氧化剂
- 文献传递
- 缩宫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缩宫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组、I-R组和缩宫素处理(OT)组。建立大鼠70%I-R模型,缺血时间1 h。OT组分别于术前12 h,15 min及再灌注时经腹腔注射缩宫素0.5 mg/kg,S组及I-R组在相同时间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分别于肝脏再灌注后2和6 h处死,取肝脏及血液标本,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并分别检测肝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和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与I-R组相比,OT组的ALT、AST、TNF-α水平及MPO、NF-κB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5),肝脏病理损伤较轻,但是MDA及SOD变化不明显。结论缩宫素对大鼠肝脏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产生及活化有关。
- 陈杰李相成李长贤许永华张斌
- 关键词:缩宫素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因子
- 游离桡动脉掌浅支蒂腕横纹皮瓣桥接修复手指C形缺损
- 2025年
- 目的探讨游离桡动脉掌浅支蒂腕横纹皮瓣桥接修复手指C形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手指C形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定位穿支点并设计皮瓣位置与大小,采用游离桡动脉掌浅支蒂腕横纹皮瓣Flow-through法桥接修复创面。术后随访观察皮瓣存活情况及颜色、质地、形状与感觉,同时评估供区愈合情况,应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手指功能。结果共纳入10例患者,男8例,女2例;年龄22~54岁;示指3例,中指5例,环指2例,均为单侧指掌侧固有动脉节段性缺损合并指神经缺损,其中桡侧损伤7例,尺侧损伤3例;血管缺损范围为近节区域3例,中节区域6例,中节至末节区域1例。指固有动脉缺损长度1.0~1.8 cm,皮肤缺损面积1.0 cm×2.5 cm~2.2 cm×4.0 cm,皮瓣切取面积1.2 cm×2.8 cm~2.5 cm×5.0 cm。术后随访10~19个月,皮瓣均成活,愈合良好,质地与正常手指皮肤相近,外形无臃肿,静态两点分辨觉为7.0~10.0 mm,平均8.5 mm。术后1例出现皮瓣周围浅层感染,换药后好转,供区伤口均一期愈合,遗留线性瘢痕,腕关节屈伸活动未受影响。手指功能评价结果:优8例,良2例。结论游离桡动脉掌浅支蒂腕横纹皮瓣桥接修复手指C形缺损的效果良好,具有切取便利、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优势。
- 殷榛周福临周维波马佳义陈杰
-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桡动脉掌浅支软组织缺损
- 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ar carcinoma,HCC)中高迁移率族蛋白A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1,HMGA1)的表达情况,探讨HMGA1基因在HCC中的表达与肝内转移以及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52例肝细胞癌组织和配对的癌旁组织、1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HMGA1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HMGA1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评价HMGA1的表达与HCC临床病理学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肝癌组织中HMGA1mRNA的表达较正常肝脏中升高6.82倍,其中有、无肝内转移组较正常肝组织分别升高13.36倍和4.63倍(P<0.05)。HMGA1mRNA的表达与TNM分期、Edmonson分级、肝内转移有关(P<0.05)。肝细胞癌中有肝内转移组较无肝内转移组HMGA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结论:HMGA1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较正常肝脏组织中明显升高,并与肿瘤的肝内转移相关,有望成为肝细胞癌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 许永华李长贤陈杰姚爱华李相成
- 关键词:肝细胞癌HMGA1肝内转移实时定量PCR
-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人工耳蜗植入群体的基因分析
- 目的:分析和探讨行人工耳蜗植入的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群体SLC26A4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52例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运用直接测序法进行SLC26A4基因的序列分析。结果:52例患者中,2例未检出...
- 陈杰
- 关键词:大前庭水管综合征SLC26A4基因人工耳蜗突变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人工耳蜗突变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人工耳蜗突变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