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
- 作品数:34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电子电信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控制GaN纳米线结构与形貌的分子束外延生长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GaN纳米线结构与形貌的分子束外延生长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PA‑MBE(分子束外延技术)制备高质量单晶GaN纳米线的方法,在Si衬底上先生长岛状AlN成核点,再在岛状AlN成核点上生长GaN纳米线...
- 刘斌吴耀政张荣王科陶涛谢自力修向前陈敦军郑有炓
- 文献传递
- 利用InN保护层降低HEMT器件界面态的再生长方法及HEMT器件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InN保护层降低HEMT器件界面态的再生长方法,在生长完AlGaN/GaN HEMT结构后原位再外延一层InN保护层,当采用MOCVD再生长p‑GaN栅结构时在生长系统中先将InN保护层高温蒸发掉,再...
- 郭慧陈敦军刘斌王科谢自力张荣郑有炓
- 文献传递
- 重建乡村社会的合法性权威:江宁实验县与陕甘宁边区政府合作运动的比较研究
- 2018年
-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国共两党各自在其权力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合作运动,动机虽不完全相同,但确立在乡村社会的合法性政府权威却是共同的目标之一。比较之后可以发现,尽管在合法性的有效性基础层面,边区政府并未比江宁合作做出更大的成绩。然而,在制度基础和意识形态基础这两个层面,中共的合法性构建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源于中共牢固地控制了当地的权力及其运作模式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社会,国共两党在乡村社会合法性权威构建的不同结果多少也预示了两党的不同结局。
- 王科
- 关键词:合法性陕甘宁边区政府
- “庶政”改革: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江宁县政实验及运作模式被引量:1
- 2019年
- 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在位于其政权中心地带的江宁县开展了一场县政改革。以江宁作为实验县后,重组原来的县行政组织,着手加强县政府尤其是县长的权力。比较改组前后行政组织,江宁县在改革中拥有特殊职权与经费,说明江宁县政改革的运作模式是政府主导型。在改革进程中,江宁县借助政府的强大力量,依靠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地推行各项举措。这种模式其自身的优越性颇多,政府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一模式又是有限度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民众的被动性,受到既得利益群体的重重阻挠。结果,乡村社会并未发生太大的结构性变动,依然只能在其固有的轨道中运行。
- 王科
- 关键词:职权县政改革
- 一种控制GaN纳米线结构与形貌的分子束外延生长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GaN纳米线结构与形貌的分子束外延生长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PA‑MBE(分子束外延技术)制备高质量单晶GaN纳米线的方法,在Si衬底上先生长岛状AlN成核点,再在岛状AlN成核点上生长GaN纳米线...
- 刘斌吴耀政张荣王科陶涛谢自力修向前陈敦军郑有炓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GaN基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双金属波导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GaN基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双金属波导结构,其结构包括:自接收衬底向上依次设置的金属In层、共熔合金AuIn层、下电极金属层,在下电极金属层上设置脊形波导结构,每个脊形波导结构依次包括下n型重掺杂接...
- 王科曾繁泰姚齐曹雷成毅凡许乐乐
- 多元力量参与下的外生型经济变革——以民国江宁实验县的经济改良为中心
- 2011年
- 民国30年代,江宁实验县开展了一场经济改良运动,具体举措包括救济农村金融以及蚕桑业和农林业的改良。在这一改良中,政府、大学、银行都发挥了重要的力量。然而,民众的主动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场变革的内生动力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激发。因此这一改良最终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必然受限。
- 王科
- 关键词:外生型
- 合作运动:构建乡村社会合法性的一个视角——以民国时期江宁实验县为主的个案研究
- 1928年,国民党人结束了长期的军阀混战局面,完成了国家形式上的统一。新政权的建立也意味着国民党人治理中国的开始,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破败,迫切需要变革,而国民政府同样面临在乡村社会构建合法性的问题,合作运动于此时的兴...
- 王科
- 关键词:农村管理合法性民国时期
- 单金属波导GaN基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金属波导GaN基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其结构最底层为衬底,其上依次设置有n型高掺杂的n++层、QCL有源区、n型掺杂层,在n型高掺杂的n++层上设有阴极电极层,在n型掺杂层上设有阳极电极层,其...
- 王科姚齐曾繁泰成毅凡曹雷张荣
- 马克·布洛赫理解观试析——与同时代法国批判历史哲学家的比较被引量:2
- 2010年
- 理解观是年鉴派第一代史家马克·布洛赫史学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理解观不仅包括对宏观社会生活的"理解",也包含有对微观的历史学研究实践的"理解"。将其与同时代的法国批判历史哲学家的理解观比较之后可以发现,布洛赫理解观的出发点是基于他对历史学功用的思考,其落脚点则是为了用以指导具体的历史学研究实践。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代史学发生新变动的背景下,这一理解观并未中断并得以延续和加强。
- 王科
- 关键词:马克·布洛赫理解观历史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