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颖

作品数:9 被引量:146H指数:4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妊娠
  • 3篇胎儿
  • 2篇植入
  • 2篇胎盘
  • 2篇胎盘植入
  • 2篇前置胎盘
  • 2篇宫颈
  • 2篇腹腔
  • 1篇单绒毛膜
  • 1篇多胎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凶险
  • 1篇羊膜
  • 1篇羊膜囊
  • 1篇异常回声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孕妇
  • 1篇孕前

机构

  • 8篇厦门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市通州区...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湖北省妇幼保...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甘肃省妇幼保...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福建省妇幼保...
  • 1篇郑州市中心医...
  • 1篇长治市妇幼保...
  • 1篇湖南省妇幼保...
  • 1篇沈阳市妇婴医...
  • 1篇山西省妇幼保...
  • 1篇长春市妇产医...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周颖
  • 2篇赵扬玉
  • 2篇魏瑗
  • 2篇汪燕
  • 1篇李瓅
  • 1篇王学举
  • 1篇邱娜璇
  • 1篇原鹏波
  • 1篇孟照琰
  • 1篇王媛媛
  • 1篇林雅真
  • 1篇谢育娣
  • 1篇韦红卫
  • 1篇姜金娜
  • 1篇陈兢思
  • 1篇刘兆董
  • 1篇吕祺
  • 1篇陈初林
  • 1篇陈练
  • 1篇李俊男

传媒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国妇幼卫生...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胎盘植入深度与胎儿结局关系探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谱系疾病中,胎盘植入深度与新生儿结局及胎儿出生缺陷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分娩的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478例单胎妊娠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植入程度分为粘连性胎盘植入组及侵袭性胎盘植入组,分别采用χ^(2)检验及log-binomial回归的方法对两组新生儿结局及胎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在新生儿结局方面,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在侵袭性胎盘植入组(3.4%)高于粘连性胎盘植入组(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单因素分析显示侵袭性胎盘植入的新生儿期并发症,包括新生儿肺炎(3.0%比0)、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8.1%比0.4%)、脑室内出血(3.4%比0)和转儿科的比例(49.6%比17.2%)显著高于粘连性胎盘植入组(P<0.05)。但多因素分析排除孕产妇年龄、分娩孕周、母体并发症因素影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生缺陷检出结果显示,共26例(5.4%)胎儿及新生儿存在出生缺陷,其中11例(42.3%)为心血管系统畸形,7例为(26.9%)颜面部畸形。与粘连性胎盘植入相比,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侵袭性胎盘植入出生缺陷的发生率(8.5%)高于粘连性胎盘植入(1.8%,RR=3.96,95%CI=1.25~1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植入深度与胎儿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相关,随着植入程度的加重,胎儿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增加。
陈练周颖张舒沁石慧峰王媛媛赵扬玉
关键词:胎盘植入前置胎盘
妊娠合并胎儿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足月分娩1例报道
2024年
本文报道了1例妊娠合并胎儿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足月分娩病例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已报道的类似病例对其最新诊疗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陈国庆苏炳峰谢育娣周颖
关键词:胎儿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自身免疫
18省24家医疗机构孕妇妊娠期增重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与不良妊娠结局关联研究
2025年
目的 探讨孕妇妊娠期增重(gestational weight gain,GWG)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GWG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联。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19年9月1日至10月31日在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4家医疗机构分娩的低风险妊娠孕妇及其新生儿,根据孕妇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体重过低、正常、超重和肥胖4组,根据地区分为华北、东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西北7组。采用多重线性回归筛选GWG的影响因素,采用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GWG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关联。结果 共纳入9 075例孕妇,孕前体重过低、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孕妇占比分别为17.1%(1 549/9 075)、66.4%(6 025/9 075)、13.7%(1 245/9 075)和2.8%(256/9 075)。孕妇年龄、孕前BMI、文化程度、产次等均与GWG呈负相关(P <0.05)。GWG的地理分布具有“北高南低”的特征,以华北地区为参照,东北和西北地区的GWG更高,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的GWG则更低。GWG与大于胎龄儿和剖宫产的风险呈正相关,与小于胎龄儿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结论 GWG会受到孕妇个体特征的影响,调查人群孕前BMI和GWG具有显著的“北高南低”特征,GWG与多种不良围产结局显著相关。因此,在制定我国妊娠期适宜增重范围时,需要充分考虑GWG的流行病学特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妊娠期增重推荐范围。同时也需要科学调整孕妇妊娠期饮食结构,提倡适当运动,控制孕期增重,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任雪仪吴天晨宫晓丽魏瑗陈兢思张丽珍游一平韦红卫左喜芳周颖邢新丽孟照琰吕祺刘兆董张坚胡丽艳李俊男李瓅陈初林刘春艳孙国强刘爱菊吕远
关键词:孕前体重指数
胎儿腹腔异常回声的临床诊断与咨询
2022年
产前超声发现的腹腔内异常回声,应考虑赘生性或非赘生性肿物。需详细检查肿物所处部位、回声性质、动静脉血供、钙化类型(局灶性或散在)以及是否伴发其他结构畸形,必要时行介入性产前诊断。腹腔内实性肿物应考虑胎儿肿瘤可能,虽然罕见,常来源于肝脏及后腹膜器官。腹腔内囊性占位常来源于生殖系统,其次是消化系统。当超声诊断不清时应考虑磁共振成像检查协助诊断。胎儿预后可根据肿物部位、严重程度进行多学科诊疗,制定产前及产后管理策略。
周颖路晶郑凯欣
关键词:胎儿肿瘤产前诊断
宫颈内口-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法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术中止血的疗效评估被引量:50
2017年
目的:研究宫颈内口-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法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导致的术中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以及实施该手术对于患者的远期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剖宫产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患者,对其中应用宫颈内口-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法术中处理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的平均分娩孕周35±3周,所有新生儿预后良好。术中平均出血量1300±499 ml。所有患者术中未出现周围器官损伤等手术并发症。无一例子宫切除。术后平均住院日5.1±1.6天,无一例转重症监护病房。术后产褥感染2例,经过加强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术后3个月及半年随访彩超检查,1例怀疑剖宫产瘢痕憩室形成。结论:宫颈内口-子宫下段压迫缝合法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导致的术中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较好。
周颖汪燕李佳宁林小琴廖丽媛
关键词:胎盘植入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期待治疗的妊娠结局探讨被引量:85
2015年
目的:探讨期待治疗中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FGR)的母儿结局,为临床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4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FGR48例(合并FGR组),未合并FGR95例(未合并FGR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孕产妇并发症、分娩情况和新生儿情况及143例患者不同分娩孕周(〈孕30周、孕30~3l^+6周、≥孕32周)围生儿结局。结果:①两组一般情况、期待治疗平均延长孕周和孕产妇并发症(HELLP综合征、子痫、胎盘早剥、心衰等)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合并FGR组分娩孕周晚于未合并FGR组(P〈0.05),但其新生儿出生体重小于未合并FGR组(P〈0.05)。合并FGR组围生儿死亡率高于未合并FGR组(P〈0.05)。③新生儿并发症中,合并FGR组心脏发育不全的发生率高于未合并FGR组(P〈0.05)。④随着分娩孕周增加,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围生儿死亡率和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生率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FGR围生儿死亡率和总体心脏发育不全的发生率在分娩孕周≥32周后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FGR的患者,期待治疗并不增加孕产妇并发症。合并FGR的患儿心脏发育不全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增加,但期待治疗后通过延长孕周可改善其围生儿结局。
周颖汪燕邱娜璇
关键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
单绒毛膜三羊膜囊三胎的妊娠结局及减胎术对其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总结单绒毛膜三羊膜囊(monochorionic triamniotic,MCTA)三胎的妊娠结局及减胎术对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分娩的23例MCTA三胎病例,均于早孕期在本院产前检查,根据孕妇是否接受减胎分为选择性减胎组(随机减去一胎保留双胎,8例)及期待妊娠组(15例)。比较组间年龄、妊娠终止孕周及妊娠结局的差异。选择性减胎组再根据减胎方式分为早孕期负压抽吸减胎组(3例)及中孕期射频消融减胎组(5例),比较组间妊娠结局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期待妊娠组与选择性减胎组比较:妊娠终止孕周[(31.7±4.1)与(28.8±8.8)周]、32周后早产率(9/15与4/8)、至少二孩存活率(12/15与4/8)、至少一孩存活率(13/15与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期待妊娠组发生双胎输血综合征1例,于孕19周行胎儿镜手术,33周^(+2)胎膜早破,行剖宫产分娩三胎;孕17周发生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1例,拒绝减胎,孕33周一胎儿胎心消失存活一孩(另一胎为无心畸胎)。(2)不同减胎方式亚组妊娠结局比较:早孕期负压抽吸减胎组与中孕期射频消融减胎组平均妊娠终止孕周[(28.5±7.6)与(28.9±10.4)周,t=1.145,P>0.05]以及至少一孩存活率(2/3与3/5)、至少二孩存活率(2/3与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值均>0.05)。均未出现减胎术后感染和胎膜渗漏。结论对于MCTA三胎妊娠,选择性减胎与期待妊娠相比母胎结局基本无差异。
周颖周颖朱培静原鹏波原鹏波王学举赵扬玉赵扬玉
子宫颈环扎术172例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 探讨子宫颈环扎术治疗子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效果,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明确不同手术方式、时机的优劣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1年3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治疗的172例子宫颈机能不全妇女接受子宫颈环扎术后妊娠结局。其中23例于孕前行腹腔镜子宫颈环扎术为A组,48例于孕期行经阴道预防性子宫颈环扎术者为B组,63例于产检时彩超发现子宫颈缩短<25mm、宫口未见明显扩张时行治疗性子宫颈环扎术为C组,38例于发现子宫颈进行性扩张>10mm行紧急子宫颈环扎术分为D组。经过χ^(2)检验及t检验分析4组一般情况及妊娠结局的差异。对C组病例进行单因素分析,明确影响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结果 4组间足月产率、新生儿体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其中A组足月产率87.0%、新生儿体重最高。对C组病例进行单因素分析提示子宫颈环扎手术时剩余子宫颈长度是影响C组预后的危险因素,术前子宫颈长度>15mm足月产率高于子宫颈长度≤15mm(70.4%vs. 36.1%,P=0.01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宫口扩张≥30mm、不良孕史、经产妇为影响治疗性子宫颈环扎足月产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腹腔镜子宫颈环扎术预后要优于经阴道子宫颈环扎术,而经阴道子宫颈环扎术中,预防性子宫颈环扎效果要明显好于紧急性子宫颈环扎。而对于行紧急子宫颈环扎术的孕妇在子宫颈口扩张前适时实施手术,手术效果要远好于子宫颈明显扩张的孕妇。
陈国庆李晓东周颖姜金娜林雅真吴芹
关键词:子宫颈机能不全子宫颈环扎术腹腔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