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樑

作品数:5 被引量:72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医师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日间手术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肾细胞...
  • 1篇肾细胞
  • 1篇肾细胞癌
  • 1篇试验分析
  • 1篇手术
  • 1篇思维
  • 1篇思维能力
  • 1篇尿流改道
  • 1篇尿流改道术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外化
  • 1篇外科
  • 1篇外科医师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薛蔚
  • 4篇董樑
  • 3篇黄翼然
  • 1篇金迪
  • 1篇薄隽杰
  • 1篇曹明
  • 1篇陈海戈
  • 1篇黄吉炜
  • 1篇张连华
  • 1篇陈奇
  • 1篇孔文
  • 1篇张进
  • 1篇刘强
  • 1篇陈勇辉
  • 1篇李佳怡
  • 1篇叶昕
  • 1篇董梅
  • 1篇刘方明
  • 1篇沈文浩

传媒

  • 2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关于如何保证临床科研的科学性与真实性的思考被引量:1
2016年
临床研究旨在从临床上的问题出发,通过科学严谨的研究设计,真实可靠的试验分析,找到解决临床问题的新方案,不仅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提高了临床医生对于临床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分析水平。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在人种、饮食、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许多方面与欧美有很大的差异,但在许多疾病的诊疗上却依然照搬欧美的指南。造成这种现实情况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国内可信并且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的数量严重不足。
薛蔚胡嘉年董樑
关键词:临床医生思维能力试验分析赫尔辛基宣言
上海仁济医院泌尿外科日间手术实践探索被引量:41
2017年
日问手术(ambulatory surgery)也称一日手术(daysurgery),最早由英国小儿外科医师James Nicoll于20世纪初提出。目前,上海市级医院日间手术的定义是,患者入院、手术和出院在24~48h内完成的手术或操作,不包括急诊手术和门诊手术,具体涵盖8个专科61个病种。
陈奇董樑李佳怡董梅叶昕薄隽杰薛蔚黄翼然
关键词:日间手术泌尿外科外科医师门诊手术急诊手术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 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ourcinoma,P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44例PRC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6例,女38例.年龄19-83岁,平均57岁.肿瘤位于左肾57例,右肾87例.97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47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生存时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本组144例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PRCC,肿瘤最大径1.0- 19.0 cm,平均5.2 cm.Ⅰ型68例,Ⅱ型60例,分型未知16例.肿瘤分期:pT1-T2期122例,pT3 -T4期22例.Fuhrman分级:Ⅰ-Ⅱ级112例,Ⅲ-Ⅳ级32例.144例中7例伴有癌栓,16例伴肾周脂肪浸润,6例伴区域淋巴结转移,16例伴肿瘤坏死.本组144例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6%和92.7%.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肿瘤pT分期、分型、是否有癌栓、是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有无坏死与患者生存时间有关(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是PRCC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 PRCC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肾细胞癌,分期较早,预后较好.Ⅱ型PRCC的预后差于Ⅰ型.是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是PRCC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Fuhrman分级系统不适用于对PRCC患者进行预后判断.
董樑黄吉炜奚倩雯张进陈勇辉孔文刘强薛蔚黄翼然
关键词:乳头状肾细胞癌病理特征预后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回肠通道腹膜外化处理的必要性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行回肠通道术时关闭腹膜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395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27例,女68例。平均年龄(65.8±9.7)岁。根据膀胱切除方式及尿流改道方式分为4组。开放式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腹膜外回肠通道术(A组)87例,男78例,女9例;平均年龄(67.8±9.2)岁;术前临床分期≤T2期66例,〉T2期21例;术前病理分级为高级别83例,低级别4例。开放式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不关闭腹膜的回肠通道术(B组)33例,男31例,女2例;平均年龄(67.3±8.7)岁;≤T2期25例,〉T2期8例;均为高级别。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不关闭腹膜的回肠通道术(C组)139例,男112例,女27例;平均年龄(64.3±10.5)岁;≤T2期107例,〉T2期32例;高级别135例,低级别4例。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不关闭腹膜的回肠通道术136例(D组),男106例,女30例;平均年龄(65.9±10.0)岁;≤T2期103例,〉T2期33例;高级别132例,低级别4例。不关闭腹膜的回肠通道术即行尿流改道术时输尿管肠吻合后腹膜不关闭,完全敞开,区别于关闭腹膜的腹膜外回肠通道术。比较4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肾积水发生率。结果本研究39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C、D组均未中转开放。A、B、C、D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80.1±92.3)、(233.6±99.4)、(304.8±108.9)、(364.6±86.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89.1±285.6)、(431.8±233.1)、(373.0±213.7)、(205.6±137.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例数分别为18例(20.7%)、16例(48.0%)、15例(10.8%)、14例(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3.7
刘方明金迪沈文浩曹明张连华张瑞赟董樑薛蔚黄翼然陈海戈
关键词: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尿流改道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