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燕华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太原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洗钱
  • 3篇客户
  • 3篇客户身份
  • 3篇客户身份识别
  • 3篇反洗钱
  • 2篇熵权
  • 2篇熵权法
  • 2篇洗钱风险
  • 2篇利益关系人
  • 2篇金融
  • 2篇金融机构
  • 2篇公职
  • 2篇公职人员
  • 2篇关系人
  • 1篇身份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洗钱活动
  • 1篇决策树
  • 1篇合规

机构

  • 5篇太原科技大学
  • 2篇山西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张燕华
  • 2篇薛耀文
  • 2篇赵美云

传媒

  • 2篇经济师
  • 1篇金融理论与实...
  • 1篇金融发展研究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评估——基于中国洗钱案例实证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在反洗钱由"合规为本"向"风险为本"转变过程中,金融机构客户所在的地区、业务类型和客户所属行业是评判客户洗钱风险的主要指标。依据221例中国典型洗钱案例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了金融机构客户存在的重点洗钱地区、重点洗钱业务和重点洗钱行业。使用熵权法计算出各一级指标权重,并结合隶属度函数确定出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同时经过决策树模型检验了使用熵权法确定出的各指标权重是可以接受的。研究结果有利于金融机构识别客户身份,提高了反洗钱的有效性。
张燕华薛耀文
关键词:洗钱熵权法决策树风险评估
中国“合规为本”反洗钱监管方式有效性研究
2015年
首先构建一个大额及可疑交易模型,计算出在大额及可疑交易标准约束下不同时间段可以转移的最大资金量。发现当前"合规为本"反洗钱监管方式很容易规避,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客观现实。针对当前世界上普遍采取的两种反洗钱监管方式"合规为本"与"风险为本",通过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合规为本"和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风险为本"监管方式近六年反洗钱监管成效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中国应该尽快向"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方式过渡。最后针对我国反洗钱监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张燕华赵美云
关键词:反洗钱
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及洗钱风险评估研究
我国于2003年建立反洗钱制度,在反洗钱初期对于我国的洗钱活动起到很大的威慑作用。随着反洗钱工作的逐步深入,“合规为本”监管方式的弊端也逐步暴露出来。仅仅根据某客户是否违反了“一法四规”中的某一条或者某几条交易标准而断定...
张燕华
关键词:反洗钱熵权法公职人员利益关系人
金融机构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研究
2015年
文章首先对我国客户身份识别现状和国外客户身份识别状况进行对比,发现当前我国客户身份识别状况并不令人满意。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在客户身份识别上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针对当前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之间就客户身份识别存在的博弈关系,文章首先构建博弈关系模型,对金融机构以及监管部门的最优选择进行分析,从而把金融机构的违规行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后针对我国当前在客户身份识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张燕华赵美云
关键词: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博弈
参与公职人员洗钱活动的利益关系人身份识别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不法公职人员时常利用利益关系人来洗白其违法所得。本文在对参与公职人员洗钱活动的利益关系人范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提出利益关系人身份识别流程,并对利益关系人身份识别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模糊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识别策略。通过利益关系人识别出幕后操纵洗钱的利益主体,之后提出通过比较利益关系人与利益主体的身份重合度判断利益关系人的洗钱风险,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身份重合度模型图对利益关系人的洗钱风险进行具体研究,并利用洗钱案例进行了应用分析。
张燕华薛耀文
关键词:公职人员客户身份识别利益关系人洗钱风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