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翔云
-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质子泵抑制剂对内镜治疗成功止血后PUB患者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给药方案质子泵抑制剂对内镜治疗成功止血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NKI、VIP、万方数据库和万方医学网,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与数据提取后,采用Rev Man 5.2和Stata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2 8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质子泵抑制剂给药方案对死亡率、再出血率、外科手术率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总体上无显著差异。但按前72 h给药剂量行亚组分析时发现,剂量(≤120 mg)组的30 d内再出血发生风险高于高剂量组30 d内再出血发生风险([RR(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0.59,95%CI(0.37,0.94),P=0.03]),剂量(320 mg)组的72 h内再出血发生风险低于高剂量组([RR=1.92,95%CI(1.02,3.62),P=0.04])。在需输血量上,剂量(320 mg)组和间歇给药方案低于高剂量持续给药组([SMD(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0.33,95%CI(0.09,0.57),P=0.008]、[SMD=0.11,95%CI(0.01,0.20),P=0.03])。结论对于内镜下成功止血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前72 h内间歇性、非高剂量质子泵抑制剂给药方案并不劣于指南推荐的连续高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方案。临床上建议结合患者的依从性和医疗成本,内镜治疗成功后可在前72 h内采用每日至少静脉给药两次、累积给予320 mg质子泵抑制剂的间歇性给药方案,如患者耐受经口给药,则相同剂量及频次经口给药的方案可能更为合理。
- 杜巍项荣武祖冬妮张翔云杨静玉赵明沂
-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内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META分析
- 他汀类药物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系统地评价经CYP3A4代谢和经非CYP3A4代谢的他汀类药物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Web of Science、Eslsevier、CNKI、VIP、CBM、万方数据库、万方医学网,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与数据提取后,用R3.0.3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结果经CYP3A4代谢和经非CYP3A4代谢的他汀类药物与氯吡格雷联用对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SMD=0.07,95%,CI(-0.03,0.17),P=0.17]和[OR=1.04,95%,CI(0.78,1.40),P=0.77];40 mg阿托伐他汀会抑制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SMD=-0.33,95%,CI(-0.65,-0.01),P=0.03];经CYP3A4代谢的他汀类药物会显著降低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CD62P)表达的作用[SMD=-0.21,95%,CI(-0.35,-0.06),P=0.005]。结论经不同途径代谢的他汀类药物与氯吡格雷联用引起MACCE无差异;40 mg阿托伐他汀会抑制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首次发现经CYP3A4代谢的他汀类药物会降低氯吡格雷对CD62P表达的抑制作用。
- 戎智韬项荣武杨静玉贾书冰张翔云赵明沂
- 关键词:他汀类氯吡格雷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药物相互作用META分析
- 托伐普坦治疗低钠血症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系统评价托伐普坦治疗低钠血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 Med、Web of Science、Springer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0至2015年6月,纳入关于托伐普坦治疗低钠血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用Jadad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3.1.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4篇RCTs,包含低钠血症患者1 324例(托伐普坦组678例,对照组6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疗效:托伐普坦组治疗前后血清钠浓度差值大于对照组,WMD=3.33 mmol/L(90%CI=2.90~3.75,Z=12.95,P=0.000);血清钠浓度恢复正常率高于对照组,RR=2.61(90%CI=2.13~3.21,Z=7.70,P=0.000);24 h尿量多于对照组,WMD=812.82 ml(90%CI=534.90~1 090.75,Z=4.81,P=0.000);净液体平衡变化(尿量与液体摄入量差值)多于对照组,WMD=750.54 ml(90%CI=464.44~1 036.63,Z=4.32,P=0.000);2安全性:托伐普坦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RR分别为0.99(90%CI=0.86~1.13,Z=-0.184,P=0.854)和1.15(90%CI=0.78~1.69,Z=0.582,P=0.561)。结论:托伐普坦可显著提高血清钠浓度、血清钠恢复正常率,增加24 h尿量、净液体平衡变化,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
- 张翔云杜闪闪祖冬妮赵明沂杨静玉项荣武
- 关键词:托伐普坦低钠血症META分析疗效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