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溯源
-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2014年成都市售常见香辛料霉菌及真菌毒素污染状况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调查成都市售常见香辛料中霉菌及重要真菌毒素污染状况,为控制该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年3—9月以分层随机抽样法采集120份成都市农贸市场零售香辛料,按照GB 4789.1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进行霉菌计数,酶联免疫反应试剂盒检测黄曲霉毒素B_1、黄曲霉毒素总量、赭曲霉毒素A及伏马菌素B_1含量。结果 120份香辛料的霉菌计数平均值为(8.4±1.5)×10~3CFU/g,仅3个样品霉菌总数<100 CFU/g。真菌毒素的检出范围分别是黄曲霉毒素B_1(
- 陈宇航凌莉王溯源金燕裴晓方
- 关键词:香辛料霉菌真菌毒素酶联免疫反应
- 2011-2013年成都地区腹泻患儿鼻病毒监测资料分析
- 2015年
- 目的了解2011-2013年成都地区腹泻患儿中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检出率、型别分布以及VP4/VP2基因特征。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从693例腹泻患儿病例粪便标本提取的病毒核酸进行HRV-5'NCR筛检,筛检阳性标本扩增HRV-VP4/VP2基因并对阳性扩增产物测序,通过序列的比对分析鉴定病毒型别及同源性。结果 693份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HRV核酸检出率为9.24%(64/693)。获得VP4/VP2有效序列31条,HRV-A型18例,HRV-B型4例,HRV-C型9例。结论成都地区腹泻患儿粪便样本中鼻病毒检出率较高,不同基因型均有检出并且以HRV-A亚型为主。
- 董泽丰郑田利陈凡周涛王溯源胡鹏威裴晓方
- 关键词:鼻病毒腹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四川省包虫病流行区犬感染棘球绦虫规律性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了解棘球蚴病传染源犬驱虫后再感染棘球绦虫的规律,探索犬驱虫的最佳时机,促进棘球蚴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开展。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石渠县随机抽取4个乡(镇),其中3个乡(镇)作为试验组在2015-03、2015-06、2015-08、2015-11以及2016-03进行家犬粪便收集并用吡喹酮驱虫,另外1个乡(镇)作为对照组按照试验组收集家犬粪便的时间收集粪便,并进行月月驱虫。同时在这4个乡(镇)收集野犬粪便。对收集的犬粪便用ELISA粪抗原检测法测定犬棘球绦虫感染状况。结果经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法分析,家犬吡喹酮驱虫后每隔2月或3月家犬棘球绦虫感染率无上升趋势(P>0.05),月月驱虫与隔2月或3月驱虫家犬棘球绦虫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野犬棘球绦虫感染率相邻2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3月家犬与野犬棘球绦虫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他月份比较家犬与野犬棘球绦虫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多年防治措施的实施,针对传染源犬采取的"犬犬投药、月月驱虫"的驱虫模式已取得突出成效,已将犬棘球绦虫感染率降低到较低水平,且可将"犬犬投药、月月驱虫"模式调整为"每隔2月或3月驱虫"模式,同时应加强对野犬的驱虫与管理。
- 何伟何伟陈凡陈凡王溯源王奇黄燕王谦钟波
- 关键词:棘球绦虫
- 市售辣椒粉样品中主要霉菌产毒能力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市售辣椒粉样品中曲霉、青霉分离株的产毒能力,为食品安全监测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集成都市农贸市场辣椒粉样本共40份,稀释后倾注孟加拉红培养基培养,挑取霉菌菌落点种察氏培养基,根据菌落特征和镜下特征,鉴定曲霉和青霉;参照SN/T 1035-2011的方法,检测曲霉和青霉分离株的产毒能力。结果共分离到87株曲霉和青霉,优势菌种为黄曲霉和黑曲霉,其在样品中检出率分别为45.00%、40.00%。87株菌有68株产毒,占78.16%,分离株产毒阳性率分别为黑曲霉100.00%、黄曲霉92.86%和青霉85.00%。结论市售辣椒粉样品曲霉、青霉分离株产毒阳性率高,其中以黄曲霉及黑曲霉菌株产毒能力最为突出,提示样品受真菌毒素,特别是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污染风险较高。
- 王溯源凌莉金燕裴晓方
- 关键词:辣椒食品安全真菌毒素
- 辣椒中常见产毒性真菌的裸磁珠-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将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与裸磁珠富集技术联用,建立辣椒样品中常见3类(曲霉属、青霉属、镰刀菌属)产毒性真菌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方法根据真菌核糖体RNA(r DNA)基因序列选择真菌广谱引物及属特异性探针,联用裸磁珠富集技术,建立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并评价所建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和一致性。结果裸磁珠-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高,与本研究优化后的普通实时荧光定量PCR相比提高了10倍,是原报道的100倍,直接检测辣椒样品中3类产毒性真菌的检出限均可达103CFU/ml,即104CFU/g,且特异性良好(与非目标菌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良好(CV〈1.5%),该方法模拟检测辣椒样品中3类产毒性真菌的计数结果与标准培养法的计数结果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过程仅需7 h(标准培养鉴定法耗时7~14 d)。结论构建的裸磁珠-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大大缩短产毒性真菌的检测时间,并成功应用于模拟辣椒样品中常见3类产毒性真菌的定量检测,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金燕张薇薇王溯源叶正茂张立实裴晓方
- 成都市售120份香辛料中黑曲霉污染及其产毒能力调查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对成都市农贸市场零售香辛料中黑曲霉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并对黑曲霉菌株的产毒能力进行检测,获取成都市售香辛料中黑曲霉污染率及其产毒能力的资料。方法 2014年3月至9月于成都市五大主城区内农贸市场采集辣椒、花椒、藤椒、胡椒各30份,共120份样品。采用倾注培养法并挑取黑曲霉菌落点种察氏培养基,参照SN/T1035-2011的方法将黑曲霉在产毒培养液中培养7天,使用ELISA试剂盒对产毒液中赭曲霉毒素A浓度进行测定。结果 120份样品中,43份检出黑曲霉,检出率为38.3%,其中胡椒中黑曲霉检出率最低。样品中共分离到63株黑曲霉,其中47株能产生赭曲霉毒素A,产毒率为74.6%,赭曲霉毒素A浓度多在1~20μg/L之间,但有6株黑曲霉的产毒液中赭曲霉毒素A浓度高于60μg/L,最高者达到74.37μg/L,不同种类香辛料样品中黑曲霉产毒能力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结论成都市售香辛料样品中存在黑曲霉污染,且其产毒率较高,提示香辛料受赭曲霉毒素污染风险较高。
- 陈宇航王溯源凌莉金燕裴晓方
- 关键词:香辛料黑曲霉
- 成都市售辣椒粉霉菌污染调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其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市售辣椒粉受霉菌污染的状况,探讨裸磁珠-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快速定量检测霉菌数量的实用性。方法于成都市区随机选取农贸市场,采集辣椒样品40份,按照国标GB4789.15-2010对样品进行霉菌计数,纯化后以镜下特征及菌落特征进行菌种鉴定及分类计数,同时采用裸磁珠-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霉菌数量,通过与传统方法比较,探讨裸磁珠-实时荧光PCR方法的实用性。结果所采集样品的霉菌污染均数达到了5.1×103CFU/g;对曲霉属、青霉属及镰刀菌属分类计数,裸磁珠-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法计数结果几何均数分别为6.1×108、4.0×101及2.9×106CFU/g,此结果与传统培养计数法2.0×103、1.1×102及2.1×101CFU/g相比有显著增加,两者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成都市售辣椒粉受霉菌污染严重,对消费者健康构成较大威胁。相比传统培养法,裸磁珠-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节约时间、灵敏度高且受稀释等操作的影响较小、受样本成分及样本中其他霉菌干扰较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凌莉陈宇航王溯源金燕颜妍张立实裴晓方
- 关键词:霉菌污染
- 成都市售辣椒中产黄曲霉毒素菌株的分离及其基因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从成都市售辣椒粉中,分离产黄曲霉毒素的菌株,探究产毒基因aflR、omt-1和ver-1与产黄曲霉毒素B1(AFB1)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传统培养法分离菌株,多重PCR方法筛查潜在产黄曲霉毒素菌株,对潜在产黄曲霉毒素菌株进行产毒培养,以ELISA方法检测潜在产毒株7d产毒培养液中AFB1含量;同时基于潜在产毒株的产毒关键基因aflR、omt-1和ver-1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其同源性。结果 64份辣椒样品中,分离到17株潜在产AFB1的黄曲霉菌株,有11株分离株产毒,产毒黄曲霉分离率为64.71%;且基于aflR、omt-1和ver-1基因与产毒标准菌株有较高同源性;有6株分离株不产毒,与米曲霉序列有较高同源性。结论控制黄曲霉污染是黄曲霉控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并非含有产毒基因的黄曲霉都会产AFB1毒素,产AFB1能力与产毒基因aflR的序列有着直接联系,而AFB1合成量的高低与omt-1和ver-1基因有关。
- 凌莉叶正茂王溯源金燕陈宇航郑田利张立实裴晓方
-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辣椒粉同源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