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岭
- 作品数:22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乐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稳心颗粒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
- 2020年
- 探讨确诊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律失常者,在进行疾病的治疗中,以中药稳心颗粒给药辅助对疾病的疗效。方法:本组共计纳入90例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其中45例对照组以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以及胺碘酮给药的西医方式治疗,45例实验组则为西医治疗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疗效上,95.56%的实验组要高于82.22%的对照组,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稳心颗粒辅助干预AMI并发心律失常可获得满意疗效,用于临床推广的价值突出。
- 罗远林李林岭周学锋
- 关键词:稳心颗粒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 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变异的临床分析
- 2018年
- 目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是评估血压昼夜变异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夜间血压下降异常将导致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本研究旨在观察目前正在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群体的血压昼夜变异性并找出影响夜间血压下降的潜在因素。方法:在高血压群体中开展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的幅度,将受试者分为杓型、非杓型、超杓型和反杓型。分析这4类群体的临床特征如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病程、血生化指标、心脏大小及合并症等情况并将相关的数据与杓型血压组进行比较。结果:在入选的460例高血压患者中,共有193人表现为杓型血压(42%);267人(58%)出现昼夜血压异常变化,其中非杓型115人(占25%),超杓型133人(占29%),反杓型占19人(占4%)。血脂异常、超重、腹型肥胖及既往心梗、脑梗的病史及冠心病病史各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高血压群体中有超过一半的患者存在昼夜血压变异。夜间血压下降幅度与患者的年龄呈负相关。高血压病程长短以及有无合并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冠心病等在各组间没有差异。
- 李林岭罗远林罗永全刘洪波
- 关键词: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夜间血压下降
- 彝族中青年群体高血压危险因素研究
- 2025年
- 目的分析四川省美姑县彝族中青年群体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取2022年6—12月在四川省美姑县人民医院(A组)、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B组)参加健康体检的18~59岁健康者791名作为研究对象,A组为彝族中青年394名,B组为汉族中青年397名。分析2组研究对象身体质量指数、血压、红细胞、血红蛋白、血脂、空腹血糖的差异,采用询问式问卷调查其高血压家族史、学历、工作、月收入、吸烟饮酒、饮食睡眠等情况。结果2组研究对象血压水平及升高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民族不同性别研究对象血压升高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研究对象红细胞、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月收入不固定是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四川省美姑县中青年彝族健康体检者受相对高海拔的影响,血压、红细胞、血红蛋白均普遍高于四川省乐山市中青年汉族健康体检者,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月收入不固定是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
- 李林岭曾黎静罗远林覃传菊
- 关键词:高血压彝族中青年
- 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5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6例需行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桡动脉途径,对照组采用股动脉途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相比经股动脉途径,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手术成功率相当,但能明显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加安全可靠。
- 罗远林李林岭宋雷英杨锦龙曹位平
-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桡动脉股动脉安全性
- 阿司匹林与脉血康联合华法林治疗老年非瓣膜性房颤伴急性脑梗死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评估脉血康联合低抗凝强度华法林与阿司匹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非瓣膜性房颤伴发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予阿司匹林0.1 g,口服,1次/d;治疗组给予脉血康胶囊0.75 g,口服,3次/d,72 h后开始予华法林1.25 mg,口服,1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总有效率、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变化及总有效率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较治疗前延长,治疗后INR达到低抗凝强度(1.65±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阿司匹林治疗比较,脉血康胶囊联合低抗凝强度华法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有效且安全。
- 冯文静张睿李林岭王利
- 关键词:脉血康华法林阿司匹林心房颤动脑梗死老年患者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积极开展各种药物和介入治疗的同时,细胞疗法已成为当下心血管领域的一大热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移植或骨髓动员至缺血心脏后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的心功能。本文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疗法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 李林岭吕湛
-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效应
- 慢性心力衰竭并低钠血症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5年
- 患者男,44岁。确诊“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高血压性心脏病”4年,因心力衰竭反复于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病程中,患者不规律服药并逐渐出现劳动耐力下降,体重增加、少尿并顽固性水肿、低钠血症等利尿剂抵抗表现,肾功能基本正常。2014.10.09,患者再次因“气促加重伴恶心、呕吐”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80/60mmHg,体重72.5kg(4年前46kg)。神志清楚,皮肤色黑,巩膜黄染.
- 李林岭罗永全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低钠血症文献复习高血压性心脏病顽固性水肿利尿剂抵抗
- 抑郁症对冠心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及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血清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变化,探讨抑郁症对冠心病患者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我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01例,根据抑郁量表(PHQ-9)分析,将患者分为单纯冠心病组[53例,(75.96±4.32)岁]和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组[48例,(74.81±5.45)岁]。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葡萄糖(GLU)、果糖胺(FMN)、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脂蛋白a(Lp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的差异。结果单纯冠心病组中GLU、FMN、TC、TG、Lpa、HDL-C、LDL-C、Ai与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对冠心病患者血脂血糖无明显影响,其诱发和加重冠心病可能通过其他潜在的途径。
- 罗远林李林岭黄鑫李金芯罗永全
- 关键词:冠心病糖脂代谢
-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效果及预后分析
- 2020年
- 分析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进行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方法展开治疗,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罗远林徐燕梅李林岭周学锋宋雷英
- 关键词:厄贝沙坦胺碘酮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 血尿酸、黄嘌呤氧化酶与冠心病被引量:5
- 2011年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对CHD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治疗的探讨一直是国际医学界的研究热点。
- 李林岭吕湛
- 关键词:尿酸炎症反应活性氧黄嘌呤氧化酶冠状动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