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研究
- 2020年
- 探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3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作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5)。其中,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式。从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三个方面进行两种治疗方式的对比研究。结果:数理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出血量相对较少、骨折愈合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较高;对照组出血量相对较多、骨折愈合时间延长、患者疼痛程度较高。以上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四肢骨折的临床治疗中,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的治疗方式优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呼鹏飞朱俊刘亚威佘恒张耀华
- 关键词:微创四肢骨折接骨板内固定
-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四肢毁损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四肢毁损伤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35例四肢毁损患者治疗情况,对比分析应用负压引流技术和未使用患者感染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以及平均住院日等资料。结果所有35例四肢毁损伤病人总共有13例发术后感染,感染率为37.14%;其中VSD组5例感染率为15.79%,常规对照组8例感染率为50%。VSD组和常规治疗组在平均住院日、抗生素平均费用、创面感染细菌检出率以及平均手术次数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明显降低感染几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抗生素使用量、减少患者手术次数。
- 崔金雷田明波李守峰张耀华
-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毁损伤
- 组合式抢救车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抢救车,包括顶盖,顶盖的下方设有干燥间,干燥间底部设有右柜和左柜,左柜与右柜的底部设有大抽屉,大抽屉的底面设有蓄电池A,干燥间左侧外壁设有左延长壁,左延长壁的左端设有左磁块,左车顶板右侧壁上设有凹...
- 刘斌张耀华霍金雷
- 文献传递
- 胫骨骨折患者髌上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膝前疼痛情况对比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对比观察胫骨骨折患者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的膝前疼痛程度。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拟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髌上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阿伯丁负重试验-膝关节(AWT-K)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在30、45、60s时的AWT-K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047、4.754、7.000,P=0.043、P<0.001、P<0.001);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在15、30、45、60 s时的AWT-K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4.030、4.556、9.134、11.050,P均<0.001);术后6、12个月,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567、12.600,P均<0.001)。结论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术相比,髌上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术可明显减轻胫骨骨折患者术后膝前疼痛程度,提高膝关节承重能力。
- 张耀华张梦华佘恒
- 关键词:髓内钉内固定
- 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对跳跃型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和颈椎活动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对跳跃型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和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跳跃型颈椎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7天神经功能和颈椎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7天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患者术后7天神经功能活动度较术前无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7天神经功能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跳跃型颈椎病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颈椎活动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张耀华
- 关键词:神经功能颈椎活动度
- 医用被架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被架,包括顶板,顶板的顶面设有光伏板,顶板内设有蓄电池,顶板左右两侧设有端头块,个端头块底部各设有连接块,连接块底部设有底座块,底座块的底部设有底脚架,顶板底面前后端设有照明灯,顶板底面中点处设有红...
- 张耀华崔金雷刘斌
- 文献传递
- 浅谈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疗效
- 2020年
- 针对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外固定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34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作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N=17)采用外固定架的治疗方式;对照组(N=17)采用内固定架的治疗方式。从手术情况、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3个方面对两种治疗方式进行横向对比研究。结果:所有数据经数理统计后,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无论是手术情况,还是愈合情况,乃至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外固定架的观察组均优于采用内固定架的对照组,统计结果P<0.05。结论:在治疗四肢骨折患者时,相较于内固定架的治疗方式,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更加贴近患者病情,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呼鹏飞朱俊刘亚威佘恒张耀华
- 关键词:四肢骨折外固定架
- 股肌下入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 2020年
- 目的对股肌下入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方法本文将选取骨关节炎患者165例,并按照研究要求将165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股肌下入路组85例,传统髌旁入路组80例,并对这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红蛋白值、VAS、ROM、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等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之间的一般资料无明显的差别(P>0.05)。相较于髌骨旁入路,股肌下入路TKA组切口更短,术后引流量少(P<0.05)。股肌下入路TK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髌骨旁入路TKA组(P<0.05)。股肌下入路TKA组术后24 h、6 w膝关节VAS评分明显高于髌骨旁入路TKA组(P<0.05)。结论股肌下入路微创TKA效果优于传统髌旁入路。
- 呼鹏飞朱俊刘亚威佘恒张耀华
- 关键词:骨关节炎微创手术膝关节关节成形术
- 小腿夹板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腿夹板,包括夹板A,夹板B,夹板C,夹板D,夹板A的底部设有翘板A,夹板B的底部设有翘板B,夹板C的底部设有翘板C,夹板D的底部设有翘板D,夹板A与翘板A,夹板B与翘板B,夹板C与翘板C,夹板D与翘板...
- 崔金雷张耀华刘斌
- 文献传递
- 经皮骶髂螺钉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效果评价
- 2018年
- 目的 评价经皮骶髂螺钉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98例),选取时间-2016年5月10日至2017年1月11日,将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98例)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49例实施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49例患者实施经皮骶髂螺钉治疗)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15.12±2.01)ml、住院时间(9.25±1.17)d、手术总时间(70.45±10.21)min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经皮骶髂螺钉和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的效果进行对比,经皮骶髂螺钉具有显著效果,能促进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较快康复,值得在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 张耀华
- 关键词:不稳定性骨盆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