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彦

作品数:15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医疗卫生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皮肤
  • 3篇葡萄球菌
  • 3篇球菌
  • 3篇细胞
  • 3篇金黄色葡萄球...
  • 3篇黄色葡萄球菌
  • 2篇大疱
  • 2篇大疱性
  • 2篇大疱性类天疱...
  • 2篇烫伤
  • 2篇烫伤样
  • 2篇烫伤样皮肤综...
  • 2篇天疱疮
  • 2篇皮肤病
  • 2篇皮肤综合征
  • 2篇皮脂
  • 2篇葡萄球菌性
  • 2篇葡萄球菌性烫...
  • 2篇切除
  • 2篇球菌性

机构

  • 12篇内蒙古医科大...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鄂尔多斯市中...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丰台右安...

作者

  • 15篇王晓彦
  • 4篇苏日古嘎
  • 3篇赵俊英
  • 2篇郭利平
  • 2篇张晓艳
  • 1篇吕新翔
  • 1篇黄彬彬
  • 1篇郭付云
  • 1篇杨旭芳
  • 1篇苗朝阳
  • 1篇王建峰
  • 1篇乌日娜
  • 1篇杨旭芳
  • 1篇韩建文
  • 1篇郭素芳

传媒

  • 6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OXO调控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被引量:3
2015年
FOXO转录因子属于Forkhead家族,具有特征性的翼状螺旋DNA结合域。其因能调控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发挥抑制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抑制细胞增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又称Akt)信号转导通路是FOXO主要的上游通路,受细胞增殖信号刺激后PI3K/Akt磷酸化FOXO,磷酸化FOXO与14-3-3蛋白结合后构象改变,发生胞核到胞浆的亚细胞定位改变,导致其转录活性丧失,失去其调控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作用,从而促进细胞增殖。
杨旭芳王晓彦
关键词:细胞周期细胞凋亡PI3K/AKT通路
内蒙古汉族大疱性类天疱疮与HLA-DRB1和DQB1基因相关性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内蒙古汉族大疱性类天疱疮与HLA-DRB1和DQB1基因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检测内蒙古汉族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及内蒙古汉族正常人HLADRB1和DQB1基因分型,并统计分析。结果 HLA-DQB1*0301等位基因在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组出现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c<0.05),HLA-DRB1*16和DQB1*0501等位基因在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中出现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c<0.05)。结论 HLA-DQB1*0301可能是内蒙古汉族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遗传易感基因,而HLA-DRB1*16和DQB1*0501可能是内蒙古汉族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保护基因。
苏日古嘎王晓彦韩建文
关键词:大疱性类天疱疮汉族HLA
皮脂在痤疮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复杂的慢性毛囊皮脂腺疾病,皮脂分泌增多是痤疮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成熟的皮脂腺产生并分泌皮脂,皮脂的成分为多种脂质的混合物。近年来研究发现皮脂成分的质与量的改变可能与痤疮的发病机制有关。关于皮肤脂质的研究成为热点,对探索痤疮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思路。本文将总结皮脂在痤疮的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包括皮脂的来源、成分、功能及膳食改善皮脂环境平衡与痤疮的关系。
王敬茶王晓彦
关键词:皮脂痤疮游离脂肪酸鲨烯
蛋白激酶在寻常型 银屑病表皮增殖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通过检测银屑病皮损及正常人表皮中蛋白激酶(Akt)1、Akt2、Akt3及磷酸化Akt的蛋白水平及细胞定位,来证实Akt在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蛋白印迹的方法对30例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和20例正常人皮肤中的Akt1、Akt2、Akt3蛋白表达、细胞定位和pAkt(Ser473)、pAkt(Thr308)磷酸化水平分别进行检测。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人表皮相比,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Akt1、Akt2及Akt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Akt)1=-0.075,P>0.05;t_(Akt)2=0.213,P>0.05;t_(Akt)3=0.160,P>0.05);与正常人表皮相比,银屑病皮损表皮磷酸化Akt的表达明显增加[t pAkt(Ser473)=-16.151,P<0.01;t pAkt(Thr308)=-11.035,P<0.01]。蛋白印迹结果显示(t_(Akt)1=0.714,P>0.05;t_(Akt)2=-0.515,P>0.05;t_(Akt)3=-1.357,P>0.050)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结论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可能与银屑病皮损中磷酸化Akt水平升高,Akt活性增强有关。
杨旭芳王晓彦张晓艳
关键词:银屑病蛋白激酶2增殖
感染相关性皮肤病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分析
2015年
目的了解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分离于感染相关性皮肤病中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从患者皮损处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VITEK-2微生物鉴定仪及药敏系统对2010年6月-2012年7月收集的分离于感染相关性皮肤病的95株MRSA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并结合其临床资料做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感染相关性皮肤病共分离出33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95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余243株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MRSA以骨科、皮肤科、普通外科及儿内病房检出率较高,神经外科检出率相对较低。MRSA均对青霉素耐药(100.00%),同时也对测试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但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MRSA菌株。结论感染相关性皮肤病中的MRSA检出率不断增加,耐药严重,应加强其监测,防治结合。
郭利平王晓彦郭素芳乌日娜吕新翔
关键词:皮肤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流行病学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2年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由凝固酶阳性,嗜菌体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 toxin,ET)所致。本病多发生于6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刚出生的婴幼儿,成人较少见,可能与成人肾脏代谢和排泄毒素能力较强有关,伴有免疫缺陷及肾衰等疾病的成人也较易发生本病[1]。SSSS按临床表现可分为局限型和泛发型。
赵俊英王晓彦
关键词: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剥脱毒素儿童
皮脂腺癌2例病理分析及文献回顾
王晓彦田丽伟
原发皮肤的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二例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报道2例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方法 从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对2例BPDCN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为女性,皮损为首发症状.例1结节位于腰背部及左上臂,呈紫红色,组织病理:真皮及皮下脂肪层大量淋巴样细胞呈弥漫性浸润,浸润区与表皮之间形成无浸润带.例2皮损为左膝关节皮下肿块,组织病理:真皮及皮下组织淋巴样细胞呈结节状浸润.2例免疫组化均示CD4、CD56、CD123强阳性,Ki-67阳性约40%,MPO、EBER阴性.例1 TdT阴性,例2 TdT阳性.骨髓象均显示:粒系、红系及巨核系增生活跃,分叶阶段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免疫表型均显示:未累及骨髓.血常规均示贫血.例1于确诊2个月后死亡,例2经VDLP及CHOP化疗后皮损消退,并进行同种异体骨髓移植,目前状况良好,皮损无复发.结论 BPDCN是少见的常以皮损为首发症状的恶性肿瘤,以迅速生长和高度侵袭性为特征,预后不良,无标准的治疗方法,早期诊断,进行治疗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异体骨髓移植可明显延长生存期.
杨旭芳王晓彦苗朝阳王建峰郭付云黄彬彬张晓艳
关键词:皮肤肿瘤树突细胞干细胞预后
84株感染相关皮肤病MRSA SCCmec分型及PVL毒素检测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感染相关皮肤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SCCmec基因型别及PVL毒素携带情况。 方法 分离于感染相关皮肤病MRSA菌株及其相关信息,对所收集到的菌株利用PCR方法进行mecA鉴定,mecA阳性者确定为实验对象,再通过多重PCR的方法进行SCCmec基因分型及PVL毒素的测定。 结果 共收集95株MRSA,经鉴定mecA阳性者为84株,其中有5株携带PVL毒力基因。有69株为SCCmecⅢ型,占86.3%(69/84),有3株为SCCmecⅠ型,占3.6%(3/84),有8株为SCCmecⅣ型,占9.52%(8/84),其余4株为不可分型,占4.8%(4/84)。未发现SCCmecⅡ、Ⅴ两型。 结论 感染相关皮肤病MRSA以HA-MRSA为主,SCCmec分型大部分为Ⅲ型,CA-MRSA及HA-MRSA均可携带PVL毒素。
郭利平王晓彦
关键词:皮肤
住院药疹患者10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药疹的临床特点及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本科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入院治疗的109例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9例药疹患者中,男53例,女56例;药疹类型包括发疹型(36例)、固定红斑型(23例)、荨麻疹型(13例)、多形红斑型(11例)、湿疹样型(1例)、重症多形红斑型(12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8例)、剥脱性皮炎或红皮病型(2例)和药物超敏综合征(3例)。致敏药物依次为抗生素类、中成药或汤剂、解热镇痛类、抗癫痫药和其他类。结论本地区药疹类型以发疹型为主,抗生素是主要致敏药物,其次为中成药或汤剂,抗癫痫药物易引起重症药疹。重症药疹应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苏日古嘎王晓彦
关键词:药疹住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