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长江 作品数:11 被引量:30 H指数:4 供职机构: 川北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孕妇慢性牙周炎与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析妊娠期合并慢性牙周炎与口腔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诊的105例妊娠期合并慢性牙周炎的患者资料,同时随时选取同期70例牙周健康的妊娠女性资料。制定问卷调查表,分析可能影响口腔Hp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一对一访问研究方式,研究内容包括患者Hp感染情况、牙周指标、妊娠结局、生活习惯等。对患者舌侧及颊侧近中远6个位点进行检测患者牙周指数,主要包括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牙以及探诊出血指数水平。采用Hp尿素酶快速检测试剂盒(干化学法)进行口腔Hp检测;采用14C-UBT检测法进行胃部Hp检测。采集阳性患者的齿间牙垢及胃黏膜组织,将其接种于Hp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后,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进行扩增,检测携带的毒力基因。结果105例妊娠期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中,口腔Hp阳性率40.95%,胃部Hp阳性率20.95%。70例牙周健康的妊娠者中,口腔Hp阳性率17.14%,胃部Hp阳性率8.57%。妊娠期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和胃部Hp阳性率均高于健康组妊娠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妊娠期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及牙周健康妊娠者的牙周指标,慢性牙周炎妊娠女性的探诊深度(PD)水平高于口腔健康组妊娠者,临床附着丧失(CAL)水平及探诊出血(BOP)指数低于口腔健康组妊娠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慢性牙周炎妊娠女性分娩孕周平均为(36.94±1.16)周,牙周健康妊娠者分娩孕周平均为(38.92±3.08)周。慢性牙周炎妊娠女性中,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5.71%,牙周健康妊娠者中,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86%,两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105例妊娠期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生活习惯调查显示,刷牙时长、牙垢情况、进行过专业洗牙、聚餐使用公筷、伴有胃部疾病、经常消化不良,对比差异� 米长江 米长江 张艳萍 敬治兴 朱万春关键词:妊娠期 慢性牙周炎 幽门螺杆菌 毒力基因 螺旋CT对埋伏牙定位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口腔埋伏牙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埋伏牙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法(MPR)、表面遮盖重建法(SSD)和容积再现法(VR)3种方式重建图像,显示埋伏牙的形态、位置及其与邻牙的关系。结果螺旋CT重建图像能准确显示23例患者共计28颗埋伏牙在颌骨内的数量、形态、唇腭向位置、萌出方向及其与邻牙的关系。结论螺旋CT横轴位图像与不同的重建方式联合应用是一种准确、有效的检查埋伏牙的方法。 周燕玲 李娜 米长江 米方林关键词:埋伏牙 螺旋CT 基于患龋风险评估的口腔健康教育对儿童口腔健康干预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基于患龋风险评估的口腔健康教育方式对学龄期儿童口腔健康状态及其家长口腔保健意识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集体窝沟封闭的南充市某小学二年级294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龋态宣教组(A组)和传统宣教组(B组)。传统宣教组对儿童及其家长进行常规宣教,龋态宣教组在常规宣教基础上利用龋态对其进行患龋风险评估,干预时长均为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儿童的龋病和口腔卫生状况,口腔卫生保健措施实施情况及其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以评价基于患龋风险评估的口腔健康教育方式对学龄期儿童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干预结束后,儿童的口腔卫生状况、口腔卫生保健措施实施情况,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龋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龋活跃性检测技术结合口腔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家长对儿童口腔状况的重视程度和口腔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能有效改善儿童的口腔卫生状况,有利于龋病的远期预防。 米长江 伏艳 暴书吟 刘宇丹 韩梅 朱万春关键词:口腔健康教育 儿童 口腔健康状况 孕妇牙周状况和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研究孕妇牙周状况和口腔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3年1—10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定期产检的190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所有孕妇行口腔卫生行为调查;采用视诊和探诊结合的方法,对孕妇行口腔检查,记录牙结石、探诊出血、牙周附着水平、探诊深度等牙周指标;采用Hp检测纸(干化学法)检测孕妇口腔Hp感染情况;记录不良妊娠结局(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情况。结果 孕妇牙周炎患病率为49.5%(94/190),口腔Hp感染率为44.7%(85/190)。1年内洁牙(OR=0.238,95%CI:0.108~0.527,P <0.001)、牙结石(OR=2.150,95%CI:1.125~4.109,P=0.021)是患牙周炎的独立影响因素;每次刷牙时长> 3 min(OR=0.268,95%CI:0.104~0.691,P=0.006)、有妊娠期呕吐(OR=2.165,95%CI:1.147~4.088,P=0.017)、患牙周炎(OR=2.086,95%CI:1.101~3.954,P=0.024)是口腔Hp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190名孕妇中10名发生早产、6名发生低出生体重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8.42%。患牙周炎及口腔Hp感染组、仅患牙周炎组、仅口腔Hp感染组、无牙周炎及无口腔Hp感染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依次为18.00%(9/50)、6.82%(3/44)、8.57%(3/35)、1.64%(1/6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 孕妇牙周状况及口腔Hp感染情况均不佳,且患有牙周炎和口腔Hp感染可能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需注意规范孕妇口腔卫生行为的实施(定期洁牙、增加刷牙时间等)及定期检查牙结石、妊娠期呕吐等情况,以及时维护妊娠期牙周健康。 张艳萍 张艳萍 周如丽 黄书丹 米长江 米长江关键词:牙周炎 口腔幽门螺杆菌 影响因素 “儿童口腔医学”课程教法改革初步探索与实践 2025年 “儿童口腔医学”作为口腔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培养学生处理儿童口腔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课程因其涉及儿童心理学、生长发育学以及口腔医学等多个学科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又常面临学生兴趣激发不足、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挑战。本文通过创新教学策略,包括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实践场地以及调整考核形式等措施,有效激发了学生对“儿童口腔医学”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显著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较强实践技能的儿童口腔医学人才方面做了初步探索与实践。 米长江 暴书吟 韩梅 杨珊 滕飞 米方林 米方林关键词:儿童口腔医学 教学改革 多元化教学 创新教育 一种新型通用型牙本质粘结剂对牙本质粘结强度的体外评价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通用型牙本质粘结剂(All Bond Universal,ABU)对牙本质的粘结强度,为临床选择合适的粘结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人体12颗无龋坏磨牙,磨除牙釉质暴露牙本质面,分别用酸蚀-冲洗法和一步自酸蚀法使用All Bond Universal粘结剂,在其上堆砌树脂,并与酸蚀-冲洗粘结剂Prime&Bond NT(PBN)和一步法自酸蚀粘结剂G Bond(GB)进行对照。试样于37℃去离子水储存24 h后,每颗牙齿垂直于粘结面制备出0.81 mm2的树脂/牙本质试件,进行牙本质粘结微拉伸强度(μTBS)测试。结果:通用型牙本质粘结剂All Bond Universal在两种粘结方法下,其粘结力均高于对照组;就All Bond Universal本身而言,酸蚀-冲洗技术可以提高其粘结强度。结论:这种新型牙本质粘结剂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并且酸蚀-冲洗技术能提高其粘结力。 米长江 喻洁 朱虹倩 朱万春 米方林 刘兴容关键词:微拉伸强度 牙本质 四川省南充市学龄前儿童龋病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了解南充市参与"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的3岁儿童3年内的患龋状况,监测龋病的发展趋势,评估"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的效果,为南充市儿童口腔卫生保健规划提供信息和科学依据。方法:将2567名南充市参与"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的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根据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对其的患龋状况在干预前后连续调查3年(2012年~2014年),并与南充市1583名未参与项目的3岁儿童作对比。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南充市参与项目的3岁儿童2012~2014年的患龋率分别为68.5%,70.4%,73.7%,未参与项目的儿童分别为69.7%,76.7%,85.1%,两组患龋率均随年龄呈上升趋势(P<0.05),参与项目的儿童的龋病发生率低于同龄未参与项目的儿童(P<0.05)。结论:南充市3岁儿童乳牙的患龋率较高,"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对幼儿的防龋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米长江 朱万春 王伟峰 徐捷 米方林关键词:乳牙龋 口腔健康教育 飞行和潜水对一种新型通用型牙本质粘接剂粘接强度的影响 2020年 目的观察在飞行和潜水条件下一种新型通用型牙本质粘接剂(all bond universal,ABU)粘接强度的变化。方法选取人体90颗完整前磨牙,制备标准的近中-颌-远中洞型,使用ABU粘接剂用酸蚀-冲洗法粘接技术,在其上堆砌FihekTM P60树脂。分为3组各30颗跟随飞行、潜水及实验室放置后,所有样本经过1000次冷热循环,品红染色48 h,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比较各组微渗漏情况。结果在飞行和潜水后,材料与牙体之间的微渗漏都有增加,但差异显著性不明显。结论这种新型通用型牙本质粘接剂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可以用于飞行员和潜水员的牙体缺损修复治疗。 李文荟 饶桂荣 陈宇梅 米长江 刘兴容关键词:飞行 微渗漏 新型通用型牙本质粘接剂修复Ⅴ类洞微渗漏疗效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通用型牙本质粘接剂All Bond Universal对Ⅴ类洞边缘的封闭效果。方法 120颗新拔除的正常双尖牙随机分为4组(30例),分别在颊舌侧颈缘上1 mm处制备标准的Ⅴ类洞(2 mm×2 mm×2 mm),分别用新型通用型粘接剂All Bond Universal(全酸蚀和自酸蚀两种方法)、全酸蚀粘接剂Prime&Bond NT和自酸蚀结剂G Bond进行粘接和样本制备,经50%氨化硝酸银染色后,体式显微镜下观察边缘微渗漏的染色情况,记录评分结果,数据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种粘接剂均存在微渗漏现象,使用All Bond Universal的微渗漏评分低于同种使用方法的其他两组(P<0.05),All Bond Universal两种使用方法的微渗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龈方微渗漏评分整体高于方(P<0.05)。结论新型通用型牙本质粘接剂All Bond Universal是一种临床应用方便、有效的牙本质粘接剂,全酸蚀和自酸蚀两种方法对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无差异,但其远期效果须进一步实验研究。 米长江 米方林 喻洁 郭黎 朱万春关键词:微渗漏 V类洞 PBL教学法在提升医学生对病原生物学复杂案例分析能力中的作用 2025年 病原生物学复杂案例分析能力是医学生临床思维模式建立的关键要素,其养成需要克服传统教学知识碎片化的问题。本研究对PBL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和病原生物学复杂案例分析能力核心内涵的分析,结合实证研究来探讨PBL通过案例问题链、团队协作和数字资源整合使医学生案例分析能力提高的有效机理。后期需以标准化的案例编写、稳定可靠的评价手段以及教师胜任力提升为基础,为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病原生物学教学模式提供理论或实践依据。 向倩雨 敬治兴 米长江 朱万春关键词:PBL教学法 病原生物学 临床思维 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