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豪杰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粒度特征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学
  • 1篇气温
  • 1篇驱动力
  • 1篇全新世
  • 1篇粒度
  • 1篇降水
  • 1篇耕地
  • 1篇耕地变化
  • 1篇MANN-K...
  • 1篇沉积环境
  • 1篇沉积相

机构

  • 4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裴豪杰
  • 2篇王俊
  • 1篇李凤全
  • 1篇高婷
  • 1篇叶玮
  • 1篇朱丽东
  • 1篇童超
  • 1篇黄琼

传媒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城市地理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滁州市近60年来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滁州气象站1952~2009年逐日降水量数据、逐月平均气温等气象数据资料,采用综合运用相关分析法、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从不同时间尺度和层面上分析滁州市降水和气温变化的规律以及未来的趋势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滁州地区气温呈现上升趋势。近60年来滁州市年平均气温以0.272℃/10a的趋势上升。从四季气温增加幅度来看,冬春季最为显著。(2)滁州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28.69 mm。60年来滁州市年平均降水量变化不明显。从四季降水增加幅度看,冬季降水增加最为显著,以15.036mm/10a的趋势上升。(3)1998年为滁州市平均气温变化的突变年份,而降水没有发生突变。
裴豪杰王俊童超聂川云
关键词:降水气温
曹娥江下游XYC孔粒度特征及沉积记录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曹娥江下游星一村钻孔(XYC)1717个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析,探讨钱塘江南岸地区全新世沉积环境记录。初步结论如下:1基于粒度组成,XYC孔沉积物分为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粉砂、粘土质粉砂等4种岩性,自下而上分为9个单元,组成多个粒度粗细变化旋回。其中,第1、4两层为粉砂质砂,砂含量高于粉砂,粘粒含量10%~15%,分选差,动力条件复杂;第3、5两层属砂质粉砂,粉砂为主但含量不超过70%,砂含量20%以上,粘粒含量低;第2、7、9三层为粉砂,粉砂含量超过70%,粘粒、砂含量均低于20%;第6、8两层为粘土质粉砂,粉砂含量高于70%,粘粒含量20%以上。2基于C-M图最大搬运动能和平均搬运动能强弱及其变化幅度分析,初步识别出4种沉积相,自下而上依次为河流相、潮坪相、浅海相、湖沼相。第1、2两层为高能且不稳定的水动力搬运环境,属河流相沉积;第3~7层,最大搬运动能减弱,搬运动力与上虞近海滩涂样品SYTT相似,为潮坪相沉积;第8~9层,搬运动能低且变幅小,属低能静水沉积环境;第8层下段为浅海相,该层上段至第9层为湖沼相。3粒度纵向变化表明,粘粒含量自下而上波动增加;砂含量自下而上波动减少,平均粒径向上变细、分选性向上变好。XYC孔记录了该地区9690~5131 cal.a BP时段海面上升,达到高海面继而又海退的过程。研究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探索钱塘江流域的古环境演变特征。
朱丽东王俊裴豪杰叶玮李凤全莫东坡林海意
关键词:粒度沉积相
滁州市耕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耕地利用变化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核心与热点问题,驱动力研究则是耕地利用变化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本文以安徽省滁州市为例,在分析其耕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对影响滁州市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验证。研究表明,影响滁州市耕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因子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与政策等。
詹文娟裴豪杰黄琼高婷
关键词:耕地变化驱动力
曹娥江下游XYC孔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变化
XYC钻孔位于宁绍平原曹娥江中下游北岸浙江省上虞市星一村境内,钻孔所在地属钱塘江南岸海陆交互地区,是第四纪沉积广泛,尤其是浙江全新世以来海积、湖积、河流沉积广泛发育的地区,该钻孔沉积特征对重建浙江全新世环境记录有主要意义...
裴豪杰
关键词:地质学全新世粒度特征沉积环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