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文莉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牙周
  • 3篇牙周炎
  • 2篇牙周炎患者
  • 2篇侵袭性
  • 2篇侵袭性牙周炎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类
  • 1篇第三磨牙
  • 1篇多态
  • 1篇多态现象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蛋白
  • 1篇牙周袋
  • 1篇药物
  • 1篇医师
  • 1篇脂肪酸去饱和...
  • 1篇术后
  • 1篇随访
  • 1篇随访观察
  • 1篇清蛋白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4篇宋文莉
  • 3篇孟焕新
  • 2篇冯向辉
  • 2篇王宪娥
  • 2篇路瑞芳
  • 2篇徐莉
  • 1篇韩冰
  • 1篇张立
  • 1篇黄秀玲
  • 1篇彭晖
  • 1篇安悦邦
  • 1篇田雨
  • 1篇释栋
  • 1篇陈智滨
  • 1篇张海东
  • 1篇李熠
  • 1篇赵丹
  • 1篇郭睿

传媒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迟发感染2例及文献回顾
阻生牙拔除术后迟发感染是阻生牙拔除术的罕见并发症,定义普遍为术后超过1周以上发生的感染,起病急而恢复快,代表性症状是脓性分泌物和疼痛性硬结,可有肿胀、窦道形成和张口受限,可以通过冲洗、手术清创和引流轻松清除。这类罕见而具...
陶船思博郭睿赵丹韩冰黄秀玲宋文莉李彦莹雷朝锋彭晖
关键词: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外科专科医师
一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种植联合治疗的随访观察
本文报告了一例侵袭性牙周炎的治疗经过。患者主诉多数牙进行性松动2年,临床检查见26缺失,多数牙松动,除下前牙外全口牙可探及深牙周袋,探诊出血2-4,磨牙均有2度根分叉病。全口根尖片示16、15、27牙槽骨吸收超过根尖区;...
宋文莉孟焕新冯向辉张海东
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随访观察
文献传递
FADS1 rs174537基因多态性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清蛋白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FADS1 rs174537基因多态性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清蛋白的相关性,为侵袭性牙周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选择353名侵袭性牙周炎患者(Ag P组)和125名健康对照者(HP组)进行FADS1 rs174537位点基因型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比较分析不同FADS1 rs174537基因型患者的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球蛋白(globulin,GLB)、白蛋白(albumin,ALB)、白球比(albumin/globulin,A/G)。结果:(1)Ag P组FADS1 rs174537位点G等位基因检出率显著高于HP组(68.1%vs.61.2%,P=0.046,OR=1.35,95%可信区间为1.00~1.83);Ag P组FADS1 rs174537位点GG基因型的检出率显著高于HP组(45.5%vs.34.4%,P=0.029,OR=1.60,95%可信区间为1.05~2.44);(2)Ag P组GG基因型患者的TP、GLB水平显著低于GT+TT基因型患者[TP(77.08±7.88)g/L vs.(79.00±4.66)g/L,P=0.007;GLB(28.17±7.63)g/L vs.(29.88±3.49)g/L,P=0.007],A/G则显著高于GT+TT基因型患者(1.72±0.22 vs.1.67±0.22,P=0.040),而ALB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组不同基因型者的TP、GLB、A/G及AL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Ag P组GT+TT基因型患者的TP、GLB较相同基因型的健康受试者显著升高[TP(79.00±4.66)g/L vs.(75.20±4.53)g/L,P〈0.01;GLB(29.88±3.49)g/L vs.(26.55±2.94)g/L,P〈0.01],A/G更低水平(1.67±0.22 vs.1.88±0.3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 P组GG基因型患者与HP组GG基因型者相比,TP、GLB、A/G及AL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DS1 rs174537位点与侵袭性牙周炎的易感性密切相关,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中,该位点GG基因型与低TP、GLB、高A/G有关;FADS1 rs174537位点的GG基因型可能通过降低牙周防御机能,促进炎症反应,从而成为侵袭性牙周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宋文莉田雨王宪娥张立徐莉释栋冯向辉路瑞芳陈智滨孟焕新
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球蛋白类
不同时机口服抗菌药物辅助机械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评价重度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患者1周内完成全口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的可行性及治疗过程中不同时机口服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0.5±8.4岁(35-60岁),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刮治同期用药),B组(刮治后用药)和C组(单纯刮治),每组10例。所有患者均于1周内分2次完成全口牙周机械治疗(刮治和根面平整)。A组在龈下刮治开始前0.5-1 h服用阿莫西林胶囊(0.5 g,3次/d)+甲硝唑片(0.2 g,3次/d),连服7 d;B组在全口龈下刮治完成次日开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0.5 g,3次/d)+甲硝唑片(0.2 g,3次/d),连服7 d;C组服用安慰剂。3组均在牙周治疗前及治疗完成后2个月进行全口牙周临床检查,观察指标包括菌斑指数、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和牙齿松动度等。计算全口牙位点的平均探诊深度、平均邻面探诊深度(proximal probing depth,p PD),PD〉5 mm位点的百分比(PD〉5 mm%)、邻面PD〉5 mm位点的百分比(p PD〉5 mm%)、平均BI及探诊出血比率(percentage of sites with bleeding on probing,BOP%)。结果:(1)治疗前后PD、p PD、PD〉5mm%和p PD〉5 mm%有显著降低(P〈0.001);BOP%也有显著降低(P〈0.05)。(2)A组平均PD减少值[(2.15±0.42)mm]显著优于B组[(1.76±0.29)mm]和C组[(1.57±0.33)mm],P〈0.05。B组[(1.76±0.29)mm]与C组[(1.57±0.33)mm]平均PD减少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4。A组p PD减少值[(2.45±0.43)mm]显著优于单纯刮治组[(1.90±0.48)mm],P〈0.05。A组、B组与C组组间BI及BOP%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1周内分两次完成全口龈下刮治是安全可行的,龈下刮治同时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较龈下刮治后用药和单纯刮治探诊深度减少更
李熠徐莉路瑞芳安悦邦王宪娥宋文莉孟焕新
关键词:牙周炎阿莫西林甲硝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