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金萍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凋亡途径
  • 1篇凋亡抑制
  • 1篇凋亡抑制蛋白
  • 1篇抑制蛋白
  • 1篇婴儿
  • 1篇原始神经外胚...
  • 1篇原始神经外胚...
  • 1篇孕妇
  • 1篇妊娠
  • 1篇身体成分
  • 1篇神经外胚层
  • 1篇神经外胚层瘤
  • 1篇神经外胚瘤
  • 1篇胎盘
  • 1篇胎盘滋养细胞
  • 1篇体成分
  • 1篇体成分分析
  • 1篇体重

机构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王永红
  • 3篇董金萍
  • 2篇郝敏
  • 2篇杨涛涛
  • 1篇侯勇丽
  • 1篇高洪娟
  • 1篇宋娇

传媒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子宫原始神经外胚层瘤一例及相关文献回顾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ENT)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点,病理特点以及现有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3月收治的1例子宫原始神经外胚层瘤患者的病史资料,治疗过程,病理检查结果,随访结果,并复习该疾病的相关文献。结果 PNET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肿瘤生长较快,病情发展迅速,无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赖病理诊断。国内外文献报道尚没有规范的治疗指南,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病灶联合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结论 PNET的发病率低,临床经验不足,预后差,早发现尤其是早期影像学检查对早期诊断及疾病监测有重要意义。
董金萍侯勇丽杨涛涛王永红
关键词:神经外胚瘤子宫
黄芩苷对子痫前期大鼠模型胎盘滋养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通过检测黄芩苷(baicalin)干预后子痫前期模型动物胎盘滋养细胞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9(cysteine containing aspartate-9,Caspase-9)表达水平和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探讨黄芩苷对子痫前期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选取Wistar受孕大鼠48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2只,子痫前期组36只。自妊娠13 d起连续皮下注射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100 mg/(kg·d)]建立子痫前期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子痫前期组随机分为3个亚组(空白干预亚组、低剂量干预亚组和高剂量干预亚组),每组12只,均继续给予造模药物至妊娠21 d;从妊娠16 d起,每天给予不同剂量黄芩苷[低剂量组50 mg/(kg·d),高剂量组100 mg/(kg·d)]腹腔注射,空白干预亚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5 ml/d。于妊娠10、16、20 d测量大鼠尾动脉血压及24 h尿蛋白水平。取胎盘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XIAP和Caspase-9的表达。同时取部分胎盘组织四氯化锇固定后进行透射电镜观察胎盘滋养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和LSD-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妊娠10 d子痫前期组孕鼠的尾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及24 h尿蛋白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妊娠16和20 d时,空白干预亚组、低剂量干预亚组、高剂量干预亚组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及24 h尿蛋白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妊娠16 d:收缩压分别为(137.74±5.21)、(136.15±4.86)、(138.28±4.79)及(110.57±3.79)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分别为(89.58±5.50)、(88.45±8.59)、(89.42±6.29)及(80.28±7.36) mmHg,24 h尿蛋白分别为(7.78±0.45)、(7.53±0.54)、(7.86±0.57)及(6.45±0.56) mg;妊娠20 d:收缩压分别为(145.26±4.67)、(131.28±4.34
王永红宋娇董金萍杨涛涛郝敏
关键词:先兆子痫黄芩苷滋养层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
妊娠不同时期孕妇体成分分析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孕妇体成分的变化及其与孕期体重增加值、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太原市和介休市两地区共232例健康孕妇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于妊娠14~16周、24~26周、30~32周、36~38周在产前检查的基础上利用NQA-PI个体营养分析仪进行四次体成分测量,同时详细记录妊娠结局等相关资料。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两地区孕妇年龄、身高、孕前体重、孕期合并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妊娠14~16周,孕妇去脂体重(r=0.176,P<0.05)、脂肪重(r=0.157,P<0.05)、总体水(r=0.229,P<0.001)与孕期体重增加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孕妇总体水(r=0.271,P<0.05)、肌肉重(r=0.302,P<0.001)、脂肪重(r=0.198,P<0.05)、去脂体重(r=0.312,P<0.001)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孕24~26周,细胞外液与孕期体重增加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189,P<0.05),细胞内液与孕期体重增加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393,P<0.01),总体水(r=0.296,P<0.05)、细胞外液(r=0.265,P<0.05)、细胞内液(r=0.270,P<0.05)、肌肉重(r=0.181,P<0.05)、脂肪重(r=0.286,P<0.05)、体脂百分比(r=0.142,P<0.05)与新生儿体重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孕30~32周,脂肪重(r=0.224,P<0.017)、体脂百分比(r=0.184,P<0.05)与新生儿体重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期体重增加值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263,P<0.05)。结论妊娠14~16周、24~26周两阶段的体成分分析结果对孕期体重增加值和新生儿体重影响较大,可利用体成分分析结果指导孕妇科学营养,合理控制孕期增重和新生儿出生体重。
高洪娟郝敏樊金荣孔玲俊董金萍王永红
关键词:身体成分妊娠体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