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震
- 作品数:16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一种脑室外引流管配套使用多功能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脑室外引流管配套使用多功能装置,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底座、立板、L型升降板、升降机构、第一电动推杆和顶板,底座的顶部固定有立板,立板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通孔;L型升降板贯穿设置在通孔内,L型升降...
- 岳震
- 基于AI与有创血压监测的血管活性药物注射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AI与有创血压监测的血管活性药物注射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生理数据;核心运算模块,用于构建血流动力学预测模型和血管活性药物剂量优化模型,以得到预测曲线和血管活性药物输注速率调整量;注射调控模块...
- 镇坷许彬童孜蓉李冠廷杨林岳震
- 床尾抬高角度对神经重症机械通气老年病人腹内压的影响
- 2024年
- 神经重症病人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床头抬高是病人的“黄金体位”,早有研究指出,神经外科床头抬高30°能有效降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维持有效灌注压[1]。同时,2018年相关指南[2]中明确指出:对于机械通气病人,在无禁忌证情况下应床头抬高30°~45°,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结合上述,床头抬高30°不仅能维持合适的ICP,还是预防VAP的最佳体位[3]。
- 赵倩童孜蓉朱凌云杨蕾岳震许高显毕立清
- 关键词:腹内压灌注压老年病人禁忌证床头抬高机械通气病人
- 床旁即时超声在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意义
- 2025年
- 神经外科作为医学领域中的高精尖专科,对医师的临床技能和决策能力有严格要求。专科规范化培训在 提升神经外科医师专业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床旁即时超声(Point-of-care ultrasound, POCUS)逐渐成为重要的临床工具,其能够即时获取患者影像信息,为临床决策提供支持,尤其适用于神经外科中的紧 急情况处理。本文探讨POCUS在神经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重要性,分析其在提升医师临床技能、优化患者管 理及提高教育质量方面的具体作用。通过实践POCUS,医师可以增强复杂医疗环境中的反应能力,提高操作技巧和诊 断思维,从而改善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性。
- 岳震赵琳冯湘雨尤永平陆小明李征
- 关键词:神经外科专科医师
- 一种颅骨减压窗保护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颅骨减压窗保护装置,包括硅胶气囊主体和打气阀门,所述硅胶气囊主体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硅胶气囊主体顶部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筒、连接盖以及引流管,...
- 岳震李朝阳徐佳
- 线上CBCL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见习中颅脑损伤教学的实践
- 2023年
- 在“互联网+”时代下,临床医学线下见习面临巨大挑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及线上远程授课方式均有局限性。以案例为基础的整合式教学(CBCL)整合了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及基于团队的学习特点。CBCL见习教学模式很好地弥补了线上教学实践中的不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思维发散及团体合作的空间,本文以颅脑损伤见习教学为例,探讨CBCL教学模式对线上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 岳震李朝阳
- 关键词:颅脑损伤
- 鞍区原发性软骨肉瘤5例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鞍区原发性软骨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鞍区原发性软骨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表现及免疫表型,行免疫组化和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6~53岁,临床症状以头痛及视力障碍为主,均行颅底肿瘤切除术。镜检:肿瘤由软骨细胞和丰富的黏液样软骨基质组成,呈分叶状,瘤细胞轻-中度异型,可见双核细胞,核分裂象罕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S-100蛋白和vimentin均阳性。1例肿瘤细胞IDH-1阳性。CKpan、EMA和Brachyury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2%~5%。3例行IDH分子检测,其中1例呈IDH-1 R132L突变,2例为野生型。4例获得随访,均存活,其中2例复发。结论鞍区软骨肉瘤是一种罕见的鞍区恶性肿瘤,术前诊断具有挑战性。需与软骨样脊索瘤、脊索样脑膜瘤及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等鉴别,治疗首选手术切除。
- 冯潇叶胜兵戴程婷余波石群立饶秋岳震
- 关键词:鞍区肿瘤软骨肉瘤IDH
- 一种皮下隧道穿刺针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下隧道穿刺针,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皮下隧道穿刺针,包括穿刺针,穿刺针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滑动嵌设有输液管,输液管的底端左右两侧均通过绞轴活动铰接有挡板,且两个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
- 岳震毕立清赵琳
- 文献传递
- 垂体细胞瘤21例临床病理学特征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垂体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治要点。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东部战区总医院2009—2020年诊治的21例垂体细胞瘤患者资料,分析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1例垂体细胞瘤中男性8例,女性13例;年龄4~68岁。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镜下见肿瘤组织由排列呈束状或席纹状的细长双极梭形细胞构成,核分裂象罕见。肿瘤细胞一致表达S-100蛋白(21/21)、波形蛋白(15/15)、甲状腺转录因子1(14/14);胶质纤维酸性蛋白(13/16)及上皮细胞膜抗原(6/12)呈灶性或弱阳性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均阴性,Ki-67阳性指数均小于5%。18例获随访资料患者均存活,2例术后复发。结论垂体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鞍区低级别胶质肿瘤,易与其他鞍区肿瘤混淆,术前诊断困难,需依靠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显微手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
- 冯潇鲍炜王璇饶秋石群立岳震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免疫表型分型垂体细胞瘤
- 神经重症患者术后视神经鞘直径与有创颅内压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依靠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在神经重症患者术后建立有效预测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的方法。方法:连续监测52例神经重症患者术后有创ICP,使用经眼眶超声测量视神经鞘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直径的平均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ONSD诊断颅内高压的效能,并评估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所有患者的双眼平均ONSD[(5.27±0.47)mm]和有创ICP[(11.77±6.18)mmHg]相关性良好(r=0.79,P<0.01)。ROC曲线得到ONSD诊断颅内高压(ICP≥20 mmHg)的最佳临界值为5.625 mm,诊断的灵敏度为74.3%,特异度为90.4%。同时获得ICP为5、10、15、25 mmHg对应的ONSD临界值为5.175、5.325、5.375、5.825 mm。结论:床旁超声经眼眶测量ONSD可以判断ICP变化,尤其在神经重症患者有创ICP或影像学检查受限的情况下,可以动态、快捷、无创地评估ICP,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王彬彬岳震
- 关键词:颅内压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