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诊治
  • 2篇诊治分析
  • 2篇重症
  • 2篇重症急性
  • 2篇重症急性胰腺
  • 2篇重症急性胰腺...
  • 2篇腺炎
  • 2篇临床诊治
  • 2篇临床诊治分析
  • 2篇急性胰腺炎
  • 2篇间质
  • 2篇间质瘤
  • 2篇肠内
  • 1篇低剂量
  • 1篇短肽
  • 1篇心肾
  • 1篇心肾综合征
  • 1篇序贯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张文敏
  • 4篇邱凯
  • 4篇崔建伟
  • 3篇李庆一
  • 2篇隗颖
  • 1篇赵华
  • 1篇刘芬哲
  • 1篇于海洋
  • 1篇王林军
  • 1篇张文东
  • 1篇于海明
  • 1篇苏海英

传媒

  • 4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十二指肠间质瘤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方法:14例十二指肠GIST患者,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33~72岁,平均年龄55.3岁。14例患者中8例有反复柏油便,6例有餐后饱胀感、反酸嗳气,6例有腹痛、上腹部不适,4例有腹部包块。病变部位:降部12例,球部2例。对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十二指肠GIST患者以消化道出血、上腹部疼痛不适、腹部包块为常见症状,发病部位以降部多见,CT及胃镜检出率均为100%,均行手术治疗。肿瘤局部切除术8例,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10例患者术后服用格列卫治疗。14例患者随访25月~10年,1例于术后11个月复发并出现腹腔转移,并于术后25个月死亡,13例患者随访期内均未发现复发,生活质量佳。结论:十二指肠GIST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综合应用内镜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提高术前检出率,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测。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与分子靶向治疗结合的个性化综合治疗。
邱凯张文敏赵炳朕
关键词:十二指肠间质瘤
托伐普坦联合呋塞米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利尿剂抵抗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观察低剂量托伐普坦联合呋塞米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伴利尿剂抵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伴利尿剂抵抗的慢性心肾综合征患者7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应用托伐普坦15~30 mg/d口服联合呋塞米40 mg每日两次静脉注射;对照组应用呋塞米400 mg/d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监测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96 h的日尿量变化及临床疗效;记录比较两组高钠血症、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尿量较治疗前均增多(P<0.001),观察组患者尿量持续增加,至72 h达高峰,此后维持相近水平;对照组患者尿量48 h达高峰,此后维持相似水平;两组患者尿量比较显示观察组48 h、72 h和96 h尿量较对照组增多(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26);两组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低剂量托伐普坦与呋塞米能有效改善慢性心肾综合征患者的利尿剂抵抗,提高临床疗效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赵炳朕隗颖张文敏崔建伟李庆一王林军
关键词:心肾综合征利尿剂抵抗低剂量托伐普坦呋塞米
妇复春胶囊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妇复春胶囊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应用妇复春胶囊对40例绝经后一年以上妇女进行雌激素替代疗法,每例均于用药前及用药后3个月、6个月、一年、二年、三年进行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同时以临床症状K...
赵华龙菱张文敏刘芬哲
关键词:妇复春胶囊子宫内膜阴道涂片
文献传递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高龄患者PFNA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辅助下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高龄患者单侧PFNA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高龄患者分为腰硬联合阻滞组(C组)和神经阻滞组(N组),各20例,行单侧PFNA手术,记录以下时间点的SDP、DBP、HR数值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阻滞前、阻滞后5min、10min及15min、切皮后5min、手术结束时。结果:N组18例患者麻醉效果满意,2例患者出现阻滞不全,给予少量舒芬太尼顺利完成手术。与阻滞前比较,神经阻滞后患者的HR、SBP、DBP无明显变化(P>0.05),而与C组比较阻滞后5、10、15min,切皮后5min均有显著性差异。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麻醉并发症。结论: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用于高龄老人单侧PFNA术,与腰硬联合阻滞能达到同样的麻醉效果,更安全。
张文东张文敏冀培宁
关键词: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腰硬联合阻滞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组胃间质瘤59.5%(22/37),十二指肠间质瘤5.4%(2/37),空回肠间质瘤24.3%(9/37),结直肠间质瘤10.8%(4/37);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其中腹痛、上腹部不适43.2%(16/37),消化道出血24.3%(9/37),其中失血性休克5.4%(2/37),肠梗阻21.6%(8/37),腹部肿块18.9%(7/37);37例患者均实施外科手术,1例姑息切除,其余36例均完整切除肿瘤,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37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2例死亡,3例出现肝脏转移,经再次手术随访期内正常生存。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测。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与分子靶向治疗结合的个性化综合治疗。
邱凯张文敏于海洋赵炳朕李庆一崔建伟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序贯性肠内营养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序贯性肠内营养治疗(EN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41例确诊为SAP并保守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21)采用短肽型EN制剂过渡至整蛋白型EN制剂的序贯性ENT方案;对照组(n=20)直接采用整蛋白型EN制剂的ENT方案,喂养过程按照相关指南实施。比较两组病人达到目标能量时间、喂养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期营养指标情况以及平均入住ICU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在一定时间内均能达到目标热量。研究组病人达到目标能量的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喂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营养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平均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性ENT在SAP病人治疗中耐受性更好,能更快地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邱凯张文敏赵炳朕崔建伟苏海英于海明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短肽
两种不同肠内营养途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是目前外科急腹症中最为棘手的疾病之一。近年来经过国内外学者的努力,已逐步形成了多种方式联合的综合治疗模式,其中对营养治疗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视。目前普遍认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有效可行的。
邱凯赵炳朕张文敏李庆一崔建伟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途径预后
镇静-躁动评分在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被引量:31
2013年
目的观察应用镇静-躁动评分进行镇静与护理强度管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效果。方法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ICU患者97例,均选用力月西首先静脉推注诱导镇静,然后微量泵静脉泵入维持镇静,创伤及术后患者联合芬太尼镇痛,期间应用镇静-躁动评分进行镇静评估并指导护理,以评分3~4分为镇静目标。结果97例患者均达到目标镇静,除1例发生脑疝死亡外均顺利度过机械通气期,无1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结论根据镇静-躁动评分进行镇静和护理管理可有效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等意外事件发生,确保患者顺利度过机械通气期。
隗颖张文敏赵炳朕
关键词:ICU非计划性拔管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