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娜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湛江市财政资金科技专项竞争性分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乙型
  • 3篇肝炎
  • 2篇毒性
  • 2篇毒性肝炎
  • 2篇乙型病毒
  • 2篇乙型病毒性肝...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病毒...
  • 2篇慢性乙型病毒...
  • 2篇恩替卡韦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性
  • 2篇病毒性肝炎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肝
  • 1篇乙型肝炎肝硬...
  • 1篇人干扰素
  • 1篇人干扰素Α-...
  • 1篇重组人干扰素

机构

  • 3篇广东医学院附...

作者

  • 3篇邓巧娟
  • 3篇刘娜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效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该院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ALB)及肝纤维化指标(HA、LN、IV-C)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ALB)均有改善,治疗后ALT平均水平(50.12±14.45)U/L,AST平均水平(45.32±12.26)U/L,TBIL平均水平(21.48±5.74)umol/L,ALB平均水平(37.86±3.93)g/L,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纤维化指标(HA、LN、IV-C)均有改善,治疗后HA平均水平(15.48±3.46)ng/L,LN平均水平(56.92±14.05)ng/L,IV-C平均水平(83.56±27.38),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临床上值得推广。
邓巧娟刘娜
关键词:恩替卡韦乙型肝炎肝硬化
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优劣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对比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恩替卡韦组和阿德福韦酯组,各51例,恩替卡韦组给予恩替卡韦0.5 mg/d,阿德福韦酯组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d,持续监测6个月,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的变化、HBV-DNA阴转率、HBe 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结果治疗后恩替卡韦组TBil、ALT均低于阿德福韦酯组(P<0.05),ALB高于阿德福韦酯组(P<0.05);恩替卡韦组HBV-DNA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分别为78.4%、88.2%,均高于阿德福韦酯组的33.3%、52.9%(P<0.05);恩替卡韦组HBe Ag阴转率低于阿德福韦酯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效果确切,在病毒抑制和生物化学改善方面明显优于阿德福韦酯,但对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是否会影响到血清学转换尚需进一步探讨。
邓巧娟刘娜
关键词: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拉米夫定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究拉米夫定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已确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肝治疗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46例,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4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血清HBV复制指标和肝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转率、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转率、HBeAg转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以上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米夫定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且优于单纯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邓巧娟刘娜
关键词:拉米夫定重组人干扰素Α-2B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