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媛 作品数:40 被引量:74 H指数:5 供职机构: 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通单26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2024年 为选育适合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抗倒伏玉米新品种,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所以PH6WC/国外杂交种为基础材料选育出的通50为母本,以外引系M49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玉米新品种通单268。该品种具有产量高、淀粉含量高、品质优良、抗性较强等特点,于2022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作为高淀粉玉米品种具有一定的市场应用前景。 谢鹏飞 夏海丰 高玮 赵长春 王葳 高艳 孟令媛关键词:玉米 选育 栽培技术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0 2008年 1整地种植玉米对土壤的要求不高,肥地、瘦地均可种植。但玉米要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故要选择地势平坦,质地疏松,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王平 孟令媛 刘学玲 金真 王越人 张晓梅 李洁关键词:玉米穗 养分 苗期管理 虫害 追肥 玉米抽雄至吐丝间隔时间(ASI)性状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为研究玉米抽雄至吐丝间隔时间(ASI)性状的遗传配合力,选育优良杂交组合,对6份母本系和18份父本系组配的108个杂交组合进行增广NCⅡ设计,调查抽雄至吐丝间隔时间,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玉米ASI遗传为加性模型,狭义遗传力为29.24%,应加强整个分离世代选择;F1呈负向杂种优势;亲本ASI一般配合力与表型平均值的线性方程为:y=-163.2337+59.3577x。因此,母本自交系ASI<3d、父本自交系ASI≤4d可作为吉林省区域内育种选择的指标。 陈香香 王越人 武子茜 曲海涛 李志博 王洪野 孟令媛 吴金凤关键词:玉米 ASI 配合力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8 2009年 中国是大豆发源地.大豆一直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与油料作物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大豆的种植面积、产量与出口量一直处于世界首位。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大豆高产、优质品种选育及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组装与推广上发展缓慢.单产水平上不去.导致种植大豆比较效益低。同时,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大豆发展迅猛。在国际大豆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对我国大豆生产发展冲击很大。目前.我国大豆年产量约1300万t.只占世界的10%.位居世界第四位。1996年. 姜海英 徐宝峰 许正学 孟令媛 曲海霞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生产 油料作物 高效栽培 单产水平 大豆市场 利用黄色诱虫板防治水稻潜叶蝇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015年 由于水稻潜叶蝇对黄色趋性最强,我们研究利用黄色诱虫板防治水稻潜叶蝇试验。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利用黄色诱虫板防治潜叶蝇,化学药剂防治潜叶蝇,空白对照。结果表明,利用黄色诱虫板防治效果为52.5%,利用化学药剂防治效果为88.4%。黄色诱虫板防治水稻潜叶蝇可以在水稻有机米生产中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李晓光 董本春 王晓蔷 孟令媛 张静关键词:水稻潜叶蝇 新时期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5 2019年 吉林省土地富饶,玉米种植面积广阔,玉米产量的波动直接影响吉林地区农业发展。但仅仅拥有玉米高产的栽培技术仍不够,需在现阶段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做好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方可保证新时期玉米产量,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 高玮 夏海丰 赵长春 董本春 高艳 张艳辉 刘科研 曲海霞 孟令媛关键词:玉米 高产栽培技术 病虫害 大豆 GmNF-YB2 基因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及蛋白互作分析 2025年 核因子(Nuclear Factor-Y,NF-Y)是一类能够在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转录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为探究GmNF-YB2在大豆应对非生物胁迫过程中的功能和分子调控机制,本研究从大豆中克隆GmNF-YB2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对GmNF-YB2的表达量进行检测,通过酵母双杂交方法分析GmNF-YB2蛋白与GmNF-YC6蛋白和GmNF-YC15蛋白的互作情况。结果显示:以大豆叶片c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678 bp GmNF-YB2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GmNF-YB2基因编码1个含有22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预测分子量为24.66 kD,等电点为6.97,是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质,定位于细胞核中;GmNF-YB2蛋白序列中含有一段保守的组蛋白折叠基序HFM。蛋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GmNF-YB2与杨树PdNF-YB7和拟南芥AtNF-YB2的亲缘关系最近。qRT-PCR结果显示,GmNF-YB2在大豆幼苗中能够被干旱、盐和低温胁迫诱导表达,GmNF-YB2在大豆茎中的表达量最高。酵母双杂交结果显示,GmNF-YB2蛋白与GmNF-YC6蛋白和GmNF-YC15蛋白均存在互作关系。结果表明GmNF-YB2可能参与大豆对非生物胁迫的应答。 姜海英 陈炯辛 滕迁莹 崔明元 王锋 陈香香 孟令媛 翟莹关键词:大豆 核因子 非生物胁迫 酵母双杂交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通单208的选育与特征特性 2024年 通单208是以自选系通3832为母本、以自选系通3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该文介绍了品种选育过程,介绍了此品种在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的产量表现,具有产量高、淀粉含量高、优质等优点,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和应用前景。 王葳 夏海丰 朴洙满 高玮 倪玉春 赵长春 韩军 谢鹏飞 高艳 孟令媛关键词:玉米 选育 玉米超多穗行数DH系D969育种效应初步研究 2020年 利用A6×PHB1M基础材料进行单倍体育种获得了30穗行数DH系D969,平均值为26行,最高值为32行,是新发掘的基因型。通过杂交试验表明,育种效应显著。 王越人 李忠南 邬生辉 孟令媛 张晓慧 李光发关键词:玉米 育种 玉米纹枯病研究进展 2014年 论述了玉米纹枯病的病症、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侵染过程、抗病机制、抗性遗传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玉米纹枯病的研究、防治以及抗纹枯病玉米品种的选育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刘长萍 牛宏伟 高艳 孟令媛 郑永照 岳杨关键词:玉米纹枯病 病症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侵染过程 抗性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