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作品数:6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 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开放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金寨县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 被引量:2 2019年 通过对地质灾害的类型、斜坡结构、岩性特征、分布高程、地形坡度进行详细的野外调查,并运用统计学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区发育主要地质灾害为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和泥石流,共计144处地质灾害,灾害点密度3.78处/100km^2。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呈南北多,中部少,且各乡镇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在地形上多发育于相对高差在200~1000m之间的中低山及相对高差在30~200m之间的丘陵地区。时间上,年际主要集中发生在2003年,1991年、1998年、1999年这三年也有少量发生,2008年以后也较其他年份多。年内主要发生在6~9月,与连续性强降水关系密切。诱发地质灾害的内部控制因素主要为地形地貌条件、地层岩性、边坡结构类型和地质构造特征。外部控制因素主要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 王博 黄德国 赵晓玲关键词:地质灾害 发育特征 安徽省枞阳县高峰村同咀崩塌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 2019年 通过实地踏勘并辅以钻探等技术手段,对枞阳县高峰村同咀崩塌的边坡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条件进行调查,并在进行变形位移监测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崩塌灾害的发育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极限平衡法对崩塌灾害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处崩塌灾害规模等级均属小型,破坏方式均为滑移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工切坡,钾长花岗岩强烈风化,构造裂隙、风化裂隙和卸荷裂隙发育和强降雨等; 2处崩塌在天然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需采取相关治理措施。依据分析评价结果对崩塌灾害治理提出了防治方案建议。 王博 陈国栋 赵晓玲关键词:地质灾害 崩塌 稳定性 基于物元模型的区域暴雨诱发地质灾害评估 降雨,尤其是暴雨是地质灾害活动最重要的触发因素之一,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文在GIS技术的支持下,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在详细分析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引入可拓物元综合评判模型对暴雨诱发的区域地质灾害进行评... 彭涛 王博 崔春光关键词:暴雨 地质灾害 灾害评估 文献传递 基于物元模型的区域暴雨诱发地质灾害评估 降雨,尤其是暴雨是地质灾害活动最重要的触发因素之一,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文在GIS技术的支持下,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在详细分析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引入可拓物元综合评判模型对暴雨诱发的区域地质灾害进行评... 彭涛 王博 崔春光关键词:暴雨 地质灾害 物元模型 GIS 灾害评估 文献传递 探索激光雷达测量(LiDAR)技术识别地质灾害隐患 2025年 祁门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境内地质条件复杂、植被覆盖率高、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隐蔽性强的特点。为解决“隐患在哪里”,采用遥感技术结合现场核查判识地质灾害隐患。激光雷达测量(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技术可获取精细三维地形数据,其特点是可穿透植被,清晰看到斜坡结构、断层裂缝等地表信息。基于此,探索LiDAR技术解决工作区因植被覆盖严重、地质灾害点隐蔽性强、应用传统的光学遥感技术难以目视识别等难题。LiDAR技术在工作区共识别出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但其对低矮灌木覆盖茂密地区的植被缝隙穿透率差,剥离植被后的数字表面模型(DSM)局部地区与真实地形存在差异。 高攀 陈晨 苏哲 王博 厉达垚关键词:激光雷达测量 地质灾害 安徽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方法研究 被引量:9 2022年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是地质灾害防范的关键环节,对增强灾害防御能力,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避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确定性系数法和基于CF的权重确定方法,计算了各评价单元的潜势度。通过建立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将基于潜势度、预报雨量、有效雨量的气象风险预警系统方法应用于安徽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中,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从数据准备、会商分析、预警制作、签批发布,到预警预报结果反馈信息收集的预警预报工作流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王博 赵付明 程宏超 徐礼文关键词:多元回归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