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跃明

作品数:23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专利
  • 10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3篇电子电信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2篇地质
  • 9篇地质灾害
  • 5篇信号
  • 5篇阵列
  • 4篇微波信号
  • 4篇空载
  • 4篇雷达
  • 4篇初筛
  • 3篇定焦
  • 3篇定焦镜头
  • 3篇应急
  • 3篇视频
  • 3篇视频压缩
  • 3篇图像
  • 3篇图像处理
  • 3篇图像处理系统
  • 3篇图像数据
  • 3篇门阵列
  • 3篇镜头
  • 3篇可编程门阵列

机构

  • 23篇中国地质环境...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厦门理工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大唐电信科技...

作者

  • 23篇薛跃明
  • 21篇黄喆
  • 19篇马娟
  • 18篇张鸣之
  • 17篇石爱军
  • 4篇张斌
  • 4篇褚宏亮
  • 4篇杨飞
  • 3篇刘滨
  • 3篇苏永超
  • 1篇巩小栋
  • 1篇冯振
  • 1篇张建龙
  • 1篇韩冰
  • 1篇邵海
  • 1篇李勇
  • 1篇彭军还
  • 1篇陈奇
  • 1篇蔡罕龙
  • 1篇邓富亮

传媒

  • 3篇水文地质工程...
  • 2篇中国地质灾害...
  • 2篇数字技术与应...
  • 1篇测绘通报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物联网技术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七镜头无人机全景摄像机及其图像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七镜头无人机全景摄像机及其图像处理方法。全景摄像机由安装支架和图像处理系统两部分组成。图像处理系统包含7个相同的图像传感器和7个相同规格的定焦镜头。安装支架由2个侧面板,4个斜面板,2个侧面固定板,4个斜...
张鸣之马娟黄喆石爱军莫思特薛跃明苏永超刘滨李碧雄杨飞
文献传递
融合InSAR与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的滑坡动态危险性评价
2025年
针对当前不同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的结果存在差异性较大、时效性较差及假阴性误差的问题,本文以云南省祥云县为研究区,首先对信息量(I)、信息量-逻辑回归(I-LR)、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和支持向量机(SVM)4种模型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最适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然后采用SBAS-InSAR方法处理2019年8月—2023年7月的升降轨Sentinel-1数据,并解算地表坡向形变速率;最后通过校正矩阵将滑坡危险性分级并与坡向形变速率相结合,生成滑坡动态危险性图。研究结果表明,I-LR模型相比其他3种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结合I-LR模型滑坡危险性评价分级和InSAR坡向形变速率分级生成的滑坡动态危险性图对不稳定形变区具有更好的识别效果,低危险性占比降低10.35%,较低、中和高危险性的比例分别提高6.30%、2.45%和1.60%,提高了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汪晨煜彭军还薛跃明薛跃明张炎
关键词:滑坡
适用于地质灾害调查的微型无人机航线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6
2019年
传统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以及国家精细化地质调查的要求,因此近年来掌上机、无人机、In SAR、高精度遥感等技术在地质灾害调查研究领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文章紧密结合地质灾害调查数据采集业务需求和工作流程要求,以微型无人机为采集端,采用无人机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图像融合技术,基于Android系统设计了适用于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微型无人机航线控制系统,开发了航线规划、智能续飞、图像快拼、离线地图以及针对不同形态灾害体的不同拍摄模式等功能,实现采集流程全自动化,为地质灾害调查人员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无人机遥感影像数据采集手段,为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直观、精准的数据支撑。
马娟张鸣之冯振黄喆薛跃明石爱军邵海
关键词:地质灾害调查微型无人机遥感影像
毫米波雷达泥石流智能监测预警系统与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毫米波雷达泥石流智能监测预警系统与方法,属于地质监测领域,能够精确、及时、成本低廉地对泥石流进行监测预警。一种毫米波雷达泥石流智能监测预警方法,包括:向被监测的泥石流区域发射第一微波信号;接收被所述泥石流区...
张鸣之马娟褚宏亮黄喆薛跃明
文献传递
毫米波雷达泥石流智能监测预警系统与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毫米波雷达泥石流智能监测预警系统与方法,属于地质监测领域,能够精确、及时、成本低廉地对泥石流进行监测预警。一种毫米波雷达泥石流智能监测预警方法,包括:向被监测的泥石流区域发射第一微波信号;接收被所述泥石流区...
张鸣之马娟褚宏亮黄喆薛跃明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地表裂缝快速检测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地表裂缝快速检测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先在空载子系统中的无人机进行地表裂缝初筛,将初筛发现有地表裂缝的图片传输给地面,由地面系统进行进一步计算。地面系统将地质灾害隐患图片进行标识,提醒人工处理。
黄喆石爱军莫思特张鸣之马娟薛跃明
文献传递
地质灾害无人机调查数据管理云平台建设被引量:8
2019年
随着移动通信、无人机、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野外数据采集PAD、无人机遥感、云计算等新技术、新方法在地质灾害调查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大数据传输与存储效率低,高精度海量遥感影像流程化处理过程繁琐,三维模型生成及可视化效果不佳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云数据库、云服务器等大数据存储及处理技术构建地质灾害无人机调查数据管理云平台,开发适用于大疆系列微型无人机的航线控制系统,实现无人机高分遥感海量数据全流程化一键式处理,快速生成地质灾害体高精度遥感影像及三维模型,并通过云服务器自动发布并提供在线可视化服务,本文研究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马娟张鸣之韩冰黄喆石爱军薛跃明
关键词:地质灾害调查无人机三维模型
一种空地一体人工智能地质灾害隐患初筛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地一体人工智能地质灾害隐患初筛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先在空载子系统中的无人机进行地质灾害初筛,将初筛发现有地质灾害的图片传输给地面,由地面系统进行进一步计算。地面系统将地质灾害隐患图片进行标识,提醒人工处理...
石爱军黄喆莫思特张鸣之薛跃明马娟
文献传递
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建设方案被引量:5
2014年
我国当前地质灾害应急支撑体系仍然存在着应急信息准确性、及时性、应急处置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急需探索统一的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的构建方案和技术。本文从技术层面分析了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建设的若干技术问题及解决手段,为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马娟黄喆石爱军薛跃明张斌
关键词:数据融合数据共享
垂直地质体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垂直地质体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分别在每一预设悬停点采集四张垂直地质体照片;根据采集到的所有照片,构建所述垂直地质体的三维模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垂直地质体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利用...
张鸣之马娟黄喆薛跃明石爱军杨飞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