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艳华

作品数:7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脉冲电场
  • 2篇杀菌
  • 2篇平板
  • 2篇高压脉冲电场
  • 2篇PET
  • 1篇灯管
  • 1篇电源
  • 1篇电源转换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新型装置
  • 1篇遥控
  • 1篇遥控器
  • 1篇正电子
  • 1篇直流电
  • 1篇直流电源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三维数据
  • 1篇杀菌过程
  • 1篇升降台

机构

  • 7篇杭州电子科技...
  • 2篇明峰医疗系统...

作者

  • 7篇陈艳华
  • 6篇杨勇
  • 5篇谢靓
  • 3篇侯立群
  • 3篇刘露
  • 2篇章娟
  • 2篇李轶
  • 1篇徐伟栋
  • 1篇应南娇
  • 1篇侯立群
  • 1篇胡玮

传媒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脉冲强光的空气消毒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脉冲强光的空气消毒设备。该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脉冲强光源灯管、透光保护罩、脉冲强光发生模块、控制模块、升降支架、遥控器;脉冲强光灯管固定于升降支架上作为结构模块,而该结构模块在设备不工作是位于设备本体...
杨勇谢靓刘露袁夏冰陈艳华侯立群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脉冲放电的液态物料灭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脉冲放电的液态物料灭菌装置。该装置包括灭菌处理室、固定在电极支架的电极、储物槽、嵌于储物槽底面的下尖端极板,在灭菌处理室侧面上方开有多个出料孔;所述的灭菌处理室固定置于下尖端极板上,电极设于灭菌处理...
杨勇刘露谢靓 袁夏冰陈艳华侯立群
文献传递
旋转采集模式下乳腺平板PET平行束构造Sino图算法研究
2014年
目前临床应用的全身扫描PET机一般采用环形探测器结构,投影线是完整且规则的正弦图(Sinogram,Sino)采用传统的扇形束构造法。随着基于局部扫描的平板PET机设计概念的出现,由于平板PET的投影线是不完整且不规则的,开发适合平板PET的平行束构造Sino图算法对平板PET机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根据由我们实验室设计开发的平板乳腺PET机的物理结构,以及基于旋转采集模式,提出了应用于乳腺平板PET的平行束算法。为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开展了动物实验,实验采用旋转3次,每次旋转45°的采集模式,构造出Sino图,然后利用该Sino图进行图像重建。图像重建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是正确可行的,为平板PET中Sino图的构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陈艳华袁夏冰谢靓李轶徐伟栋胡玮潘华素杨永鑫杨勇
PET三维数据随机符合校正方法研究
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利用示踪剂的放射性进行成像,它的灵敏性和高精度使其在神经科学、药学、临床医学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而数据校正是在图像重建之前的...
陈艳华
关键词:校正方法
基于BGO与SiPM耦合的平板乳腺PET扫描仪研制
2016年
设计一种专用于乳腺癌早期检查的高分辨率、高灵敏度、低成本的平板乳腺PET扫描仪。这种PET扫描仪采用带有弧度的平板探测器结构,将BGO(Bi_4Ge_3O_2)晶体与新型光电探测器件硅光电倍增管(SiPM)耦合。Si PM具有探测效率高、工作电压小等优点。探测器面积为180 mm×120 mm,平板探测器间距为160 mm;电子学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有效地采集到数据。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可实现优于3.0 mm的空间分辨率、2.5%的高灵敏度的图像质量;仪器其他各参数的测试实验表明,该仪器的各个指标和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动物实验表明,该仪器能较好地实现对肿瘤组织(10mm)血流代谢成像。
陈艳华谢靓杨勇袁夏冰侯立群李轶赵永界王元吉
关键词:平板探测器SIPM
将高压直流电源转换成高压脉冲电场的转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高压直流电源转换成高压脉冲电场的转换装置。现有的脉冲电源大多数都需要用到开关器件,当电压达到100kv时对开关器件的损耗很大。该装置包括带有控制开关的直流电源、电刷头、圆盘、平行板电容、有弧度的导电片...
杨勇陈艳华 袁夏冰侯立群刘露谢靓章娟
文献传递
基于Weibull分布的高压脉冲电场杀菌动力学模型
2015年
研究了高压脉冲电场技术对橙汁中大肠杆菌的杀菌动力学模型。以橙汁中普遍存在的大肠杆菌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物理量(电场强度、处理时间、初始温度)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首先,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高压脉冲电场对大肠杆菌细胞的破坏作用,然后通过Weibull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大肠杆菌的杀菌预测模型,并通过独立试验数据验证模型的偏移因素和准确度因素。结果表明,Weibull模型可用于预测高压脉冲电场技术对橙汁中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
章娟袁夏冰陈艳华杨勇应南娇
关键词:高压脉冲电场WEIBULL分布大肠杆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