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博
- 作品数:51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一种冶炼稀土钢的耐材及提高稀土收得率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冶炼稀土钢的耐材及提高稀土收得率的方法,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稀土钢冶炼过程中稀土元素收得率低的问题。一种冶炼稀土钢的耐材,耐材为镁质耐材,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MgO>90%,SiO<Sub...
- 吴伟赵博林路崔怀周姚同路曾加庆梁强
- 液固扩散偶中Sm_(2)Fe_(17)层内Sm、Fe原子的扩散机制
- 2025年
- Sm_(2)Fe_(17)合金是Sm_(2)Fe_(17)N_(x)稀土永磁体的前驱体材料,而Sm_(2)Fe_(17)合金生成及生长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基于建立合理的高温Sm-Fe液固扩散偶,研究1100℃~1210℃范围内Sm_(2)Fe_(17)合金层的生成及生长规律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铁、钐两相接触后,Fe基体中的Fe原子首先会迅速溶入Sm熔体;然后当熔体中Fe原子浓度达到一定值(接近于饱和)时,两相界面处会形成Sm_(2)Fe_(17)合金层;最后Sm_(2)Fe_(17)合金层的厚度会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厚。通过相关数据处理发现Fe原子在Sm_(2)Fe_(17)合金层中的扩散系数与合金层长大系数的平方接近,说明Fe原子在合金层中扩散速度远高于Sm原子,明确了Sm_(2)Fe_(17)合金层生长在熔体侧,证明Fe原子在合金层中扩散速率是限制Sm_(2)Fe_(17)层生长的速率控制环节。
- 张波闫奇操吴伟赵进宣赵博
- 关键词:稀土合金永磁体
- 一种含高稀土镧含量的耐蚀钢及其精炼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高稀土镧含量的耐蚀钢及其精炼控制方法,属于转炉、电炉生产稀土耐蚀钢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耐蚀钢生产中稀土镧元素收得率低以及易于生成氧化镧和氧硫化镧的问题。一种含高稀土镧含量的耐蚀钢,耐蚀钢的化学成分按照...
- 赵博吴伟林路崔怀周姚同路曾加庆梁强
- 一种精炼过程中分步还原稀土氧化物制备稀土钢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炼过程中分步还原稀土氧化物制备稀土钢的方法,属于稀土钢冶炼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含有铈与镧的稀土钢冶炼过程中直接添加单质铈和单质镧造成的成本过高的问题。本发明的分步还原稀土氧化物制备稀土钢的方法,稀土...
- 吴伟赵博智建国崔怀周梁强赵进宣
- 含氧化镧精炼渣的热力学分析及性能优化被引量:4
- 2023年
- 针对含La稀土钢精炼渣的优化问题,采用分子-离子共存理论计算碱度、钙铝比(C/A)、MgO含量、MnO含量、FeO含量以及La_(2)O_(3)含量对La_(2)O_(3)活度、传氧量及硫容量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最合适的精炼渣配比,从矿相结构、熔点等方面分析优化后的精炼渣性能。研究得出,随着碱度、C/A、MnO含量、La_(2)O_(3)含量的增加,La_(2)O_(3)活度增加;随着FeO含量的增加,La_(2)O_(3)活度减小;MgO含量对La_(2)O_(3)活度影响不大。FeO和MgO的含量对传氧量的影响较大,两者会明显增加传氧量,而碱度、C/A以及La_(2)O_(3)含量的增加则会降低传氧量。碱度以及C/A的增大会增加熔渣硫容量,MnO、MgO、FeO的增加则会降低硫容量。当熔渣碱度为8、C/A=1.8、w(FeO)=0.4%、w(La_(2)O_(3))=12%、w(MgO)=3%、w(MnO)=0.6%时,La_(2)O_(3)的活度为0.003 1,传氧量为2.83×10^(-6),硫容量为0.635 4,此时La_(2)O_(3)活度和硫容量相对较大,传氧量相对较小,为最优配比。优化后熔渣的矿相主要以3CaO·Al_(2)O_(3)、2CaO·SiO_(2)、MgO以及含La_(2)O_(3)矿相为主,熔化温度为1 338℃,因此在冶炼温度下能够很好地化渣,满足精炼要求,为稀土钢冶炼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 赵博吴伟杨峰曾加庆何建中梁志刚
- 关键词:正交试验矿相结构
- 一种精炼中用稀土铈处理改性钢中夹杂物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炼中用稀土铈处理改性钢中夹杂物的方法,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炼钢精炼钙处理改性夹杂物效果不稳定的技术问题。一种精炼中用稀土铈处理改性钢中夹杂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转炉或电炉冶炼;步...
- 赵博梁志刚吴伟何建中曾加庆杨峰
- 一种真空感应熔炼过程中提高稀土收得率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感应熔炼过程中提高稀土收得率的方法,属于真空感应炉冶炼技术领域。解决了真空炉熔炼含稀土材料稀土收得率较低的难题。一种真空感应熔炼过程中提高稀土收得率的方法,包括:S1:按照合金配料;S2:将配料合金放入...
- 梁强吴伟赵博崔怀周赵进宣林腾昌李龙飞何赛
- 一种冶炼稀土钢的精炼渣及其稀土损耗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冶炼稀土钢的精炼渣及其稀土损耗控制方法,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稀土钢冶炼过程中稀土元素收得率低的问题。一种冶炼稀土钢的精炼渣成分以质量百分数计为CaO:55‑65,SiO<Sub>2</Sub>...
- 吴伟赵博林路崔怀周姚同路曾加庆梁强
- 不同型号镁碳砖对抗富钒钢渣侵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24年
- 目前,提钒转炉采用镁碳砖作为炉衬,评估不同型号镁碳砖的侵蚀速率以及损毁机理对提高提钒转炉寿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在电阻炉条件下,采用静态抗渣方法模拟6种镁碳砖侵蚀情况,探讨镁碳砖抗富钒钢渣侵蚀及其机理。结果表明,MT-C12B、MT-C14A试样受熔渣冲刷、侵蚀后减薄较少,其中MT-C12B试样侵蚀面积所占比例为2.98%,MT-C14A试样侵蚀面积所占比例为2.74%。从试样侵蚀情况显微结构看,MT-C12B试样的脱碳层深度最小,对镁碳砖性能影响较小,为提钒转炉最优选择。6种镁碳砖侵蚀机理基本一致,镁碳砖中的石墨与钢渣中的V_(2)O_(3)、Cr_(2)O_(3)、FeO反应生成金属相,造成MgO颗粒的裸露,渣中V_(2)O_(3)随熔渣进入脱碳层并与在此处的MgO反应,在镁碳砖表面形成含钒尖晶石相(MgV_(2)O_(4));另外,液态渣相中的SiO_(2)、CaO等与MgO颗粒反应生成新的低熔点液渣相,进而完成方镁石的溶解过程。含钒尖晶石相在镁碳砖表面的生成可以显著增加脱碳层的致密化程度,阻止渣的进一步渗透,因此材料受侵蚀的速率逐渐下降,最终形成较为缓慢的侵蚀过程。研究结果可为提高提钒转炉炉衬寿命提供依据。
- 赵进宣肖峰赵博杜一昊吴伟吴巍
- 关键词:镁碳砖侵蚀面积
- 一种含稀土耐蚀钢及控制稀土含量和存在形态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稀土耐蚀钢及控制稀土含量和存在形态的方法,属于转炉、电炉生产稀土耐蚀钢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耐蚀钢生产中稀土元素收得率低以及易于生成稀土氧化物和稀土氧硫化物的问题。一种含稀土耐蚀钢,耐蚀钢的化学成分按照...
- 赵博吴伟林路崔怀周姚同路曾加庆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