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建清

作品数:8 被引量:10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超导
  • 4篇液氮温区
  • 4篇温区
  • 3篇超导转变
  • 3篇超导转变温度
  • 2篇导电
  • 2篇合金
  • 2篇法制
  • 2篇高温超导
  • 2篇高温超导材料
  • 2篇超导材料
  • 2篇超导电性
  • 2篇超导合金
  • 2篇BA
  • 1篇氧化物
  • 1篇液氮
  • 1篇原文
  • 1篇烧结法
  • 1篇稀土
  • 1篇流体静压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赵忠贤
  • 7篇毕建清
  • 6篇黄玉珍
  • 6篇陈立泉
  • 6篇王连忠
  • 5篇陈赓华
  • 5篇杨乾声
  • 5篇郭树权
  • 5篇陈烈
  • 5篇刘贵荣
  • 5篇崔长庚
  • 5篇唐汝明
  • 5篇李山林
  • 3篇成向荣
  • 3篇车广灿
  • 3篇解思深
  • 3篇倪泳明
  • 3篇梁敬魁
  • 3篇陈维
  • 2篇张玉苓

传媒

  • 3篇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88
  • 1篇198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液氮温区超导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氮温区超导合金材料。这种液氮温区超导合金是由B<Sub>x</Sub>Re<Sub>5-x</Sub> T<Sub>5</Sub>O<Sub>5(3-y)</Sub>组成,其中B=Ca;Sr;Ba;Re=...
赵忠贤陈立泉杨乾声黄玉珍陈赓华唐汝明刘贵荣崔长庚陈烈王连忠郭树权李山林毕建清
文献传递
Ba-Y-Cu氧化物液氮温区的超导电性——原文再版被引量:13
2017年
1引言Bednorz和Müller发现在Ba-La-Cu氧化物系统中可能存在35 K的超导电性,Uchida和Takagi等人观察到Meissner效应,从而确定了该系统的超导电性的存在.国内外几个小组在短时间内报道了他们有成效的结果.Chu等人报道了在流体静压下获得起始超导转变温度为52 K的结果.
赵忠贤陈立泉杨乾声黄玉珍陈赓华唐汝明刘贵荣崔长庚陈烈王连忠郭树权李山林毕建清
关键词:超导电性液氮温区原文超导转变温度流体静压
高温超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制备的高温超导材料,是由B<Sub>X</Sub>D<Sub>5-X</Sub> A<Sub>5</Sub>O<Sub>5(3-Y)</Sub>,B<Sub>x</Sub>L<Sub>z</Sub>D<Sub>5-...
赵忠贤陈立泉陈赓华崔长庚郭树权车广灿张玉苓李克胜倪泳明杨乾声唐汝明陈烈李山林解思深俞育德董成王昌庆黄玉珍刘贵荣王连忠毕建清梁敬魁成向荣陈维
文献传递
V-Sr-Tl-O系统,超导迹象的实验观察
1991年
最近,日经超导新闻报道日立研究所相原胜藏等人发现在V-Sr-Tl-0系统中,在132K出现零电阻,并在50K附近观察到了很弱的抗磁性.原作者认为是高温超导电性.同时指出,该系统非常不稳定.我们知道具有ABO_3结构的V_2O_3是典型的金属绝缘体转变系统,并伴随着反铁磁性的转变.从能带结构上看出与CuO非常相似。
刘志毅贾顺莲倪泳明黄玉珍李建奇张勇钱露茜李威尹渤容锡燊金荣英侯肖虎毕建清赵忠贤
关键词:磁导率
无稀土高温超导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生产无稀土超导合金的方法及其产品。包括对合金粉末进行成型处理,再进行烧结,之后进行急速冷却的各种方法。产品的超导转变温度100K以上,零电阻温度在液氮温区的全新无稀土超导合金。
赵忠贤陈立泉黄玉玲解思深肖志力梁敬魁倪永明车广灿郑东宁张玉玲毕建清成向荣贾顺莲雷翎王连忠李光胜王冀洪黄元齐冉中原陈维薛荣坚付肃嘉陈景然赵瑾陈庚华沈电洪
文献传递
超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制的高温超导材料,是由MxDzR<Sub>5-x-z</Sub>A<Sub>5</Sub>O<Sub>5(3-Y)</Sub>体系的表达式表示的,四元氧化物组成的,其中;M=Ca,Sr,Ba;;D=Sc,Y,la,...
赵忠贤陈立泉杨乾声黄玉珍陈赓华唐汝明刘贵荣崔长庚陈烈王连忠郭树权李山林毕建清车广灿解思深梁敬魁张玉苓俞育德成向荣李克胜董成陈维倪泳明王昌庆
文献传递
Ba-Y-Cu氧化物液氮温区的超导电性被引量:85
1987年
一、引言 Bednorz和Müiller发现在Ba-La-Cu氧化物系统中可能存在35K的超导电性,Uchida和Takagi等人观察到Meissner效应,从而确定了该系统的超导电性的存在。国内外几个小组在短时间内报道了他们有成效的结果。Chu等人报道了在流体静压下获得起始超导转变温度为52K的结果,Cava等人获得了接近于单相的超导相,其转变温度为36.2K,转变宽度为1.4K.
赵忠贤陈立泉杨乾声黄玉珍陈赓华唐汝明刘贵荣崔长庚陈烈王连忠郭树权李山林毕建清
关键词:超导电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