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天舟

作品数:24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文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小说
  • 6篇文学
  • 3篇作家
  • 2篇代文
  • 2篇叙事
  • 2篇学者
  • 2篇知识分子
  • 2篇自我
  • 2篇文坛
  • 1篇代人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当代作家
  • 1篇道德
  • 1篇道德评判
  • 1篇低音
  • 1篇第一人称
  • 1篇颠倒
  • 1篇动机
  • 1篇叙述者
  • 1篇学史

机构

  • 22篇复旦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22篇吴天舟
  • 10篇金理
  • 2篇陈思和
  • 1篇王鸿生
  • 1篇王晓明

传媒

  • 9篇芙蓉
  • 5篇南方文坛
  • 2篇现代中文学刊
  • 1篇小说评论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扬子江(评论...
  • 1篇扬子江文学评...

年份

  • 5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向天国的阶梯——孙频论被引量:8
2016年
布罗茨基区分过两类作家:“第一种无疑是大多数,他们把人生视为唯一可获得的现实。这种人一旦变成作家,便会巨细靡遗地复制现实;他会给你一段卧室里的谈话,一个战争场面,家具垫衬物的质地,味道和气息,其精确度足以匹比你的五官和你相机的镜头;也许还足以匹比现实本身。
吴天舟金理
关键词:天国布罗茨基作家
周恺的叙事机关
2016年
《身份的背叛》可以代表周恺目下文学探险的大致风貌:文本的整体由几段皆染上神秘的片段拼合而成,对具体时间和真实细节的标示被收拢于有意扭曲错置的叙事线中,虚实的合纵连横里繁复地糅合进诗歌、怪谈与看似言之凿凿的历史钩沉,而作者真正的兴味却或反指向那极度纯粹的追问——关乎书写的意义,书写者同世界的关系,乃至关乎诗性本身。
吴天舟金理
关键词:叙事机关合纵连横诗歌钩沉诗性
《暴风雨前》的两版修改
2025年
两版《暴风雨前》在形式和内容上俱存在诸多差异,初版主要以虚构的态度对待历史,并在结构、主题、风格等多方面对晚清谴责小说的遗风有所承袭,修改版则以存史为优先目的,作家为此积极收集史料,在材源中甚至出现了与共和国时期的主流立场相异的文本。《暴风雨前》的修改提示,定位李劼人的文学史位置时,除须考虑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外来影响外,小说的古今演变亦值得关切。同时,讨论1949年后外部环境的变化之于文学的影响,也须谨慎衡量意识形态因素的作用。修改版《暴风雨前》的文本样态乃是综合博弈的结果,日后《大波》的重写策略,从中已可见端倪。
吴天舟
关键词:谴责小说古今演变文史互证
在知识分子视角与民间立场之间:读陶丽群的小说被引量:2
2018年
自写作伊始,陶丽群的取材便“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农民(《漫山遍野的秋天》)、雇工(《水果早餐》)、小商贩(《回家的路亮堂堂》)、战争受害者(《冬至之鹅》)、被拐卖的妇女(《寻暖》)……陶丽群摩挲着小人物的心事,“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其关心在在惹人感佩。
吴天舟
关键词:民间立场知识分子小说战争受害者病态社会小商贩
被颠倒的梦:宋阿曼小说印象
2017年
“公孙要去杀一个人”,这一弗洛伊德意义上的死亡本能构筑了《公孙画梦》的叙事动力。从怀疑外界到自我质询,公孙一步步地领受着恍似命定的安排,在发现自己的攻击目标实为本人时,他选择以自毁的方式为家族史的悲剧谱写下新的篇章。公孙的谋杀行动包含有一横一纵两个维度。横向的表征是梦境对于主体现实感的不断侵蚀。
吴天舟金理
关键词:死亡本能精神分析学精神创伤爱欲
笑与泪的低音:王占黑小说印象被引量:1
2017年
王占黑的小说糅合了闹剧(farce)与情节剧(melodrama)两种叙事模式。前者借助变形的肢体或谐谑的语言制造笑声,调侃中,状似天经地义的人伦情理露出荒诞吊诡的底色;后者则利用饱满的情绪引导读者作出道德评判,眼泪下,埋伏的是作者对于公道卷土重来的诉求。两种叙事设计背后的书写意图既合奏又不忘相互拆台.
吴天舟金理
关键词:小说低音道德评判情绪引导情节剧谐谑
运动之外的改造——以1960-1961年巴金成都行为中心
2025年
在处理“十七年”时期的知识分子改造问题时,仅仅关注“运动”的一面是不够充分的。一则,即便明面上运动暂告段落,其影响却不会完全消失,而是会以相对隐性的方式继续发挥作用。另则,除了少数对象外,更多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具备统战性质的高级知识分子)虽难以规避运动的冲击,但后者占据的生命时长毕竟还是有限的,在此之外,日常的生活仍在绵延,而这种日常又多与大众的柴米油盐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吴天舟
关键词:十七年时期
久别的未曾失去的笔——陈思和谈复出后的贾植芳先生被引量:1
2016年
近年,许多学者在梳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胡风到贾檀芳的精神传承。时值贾檀芳先生百岁诞辰,夏旦大学、上海作家协会联合河西学院举办”纪念贾檀芳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会上,本刊约请著名学者陈思和教授,以及文责良、金理、吴天舟等青年学者,或访谈或撰文,进一步阐析贾檀芳与中国新文学传统的传承与建设,以激励当下,建构未来。
陈思和吴天舟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史和谈精神传承著名学者
“广西作家与当代文学”学术研讨会纪要被引量:4
2018年
陈思和(复且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今天非常高兴一大批广西作家远道而来,虽然是第一次在复旦大学开这个会,但我对大家并不陌生,凡一平是复旦的学生,林白、东西也常来常往,还有好多作家虽说没有见过,但我在《上海文学》当主编时就请张燕玲组编过广西作家专辑,很多名字都是非常熟悉也经常关注的。
本刊编辑部曾攀吴天舟
关键词:作家当代文学图书馆馆长
那座名为生活的高墙:庞羽小说印象
2016年
庞羽的创作谈写得有趣。在世界这条“尺寸不对的裤子”上,面对小说这个幽暗而又默自澎湃的“洞”,一个真正以文字为业的人究竟能做些什么?一个充满诱惑的陷阱置于眼前——拿起针线找补丁,用华丽唯美的文章,将这个洞补好堵上。
吴天舟金理
关键词:小说唯美华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