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倩茹
- 作品数:18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机械通气的临床监护要点分析
- 2018年
- 探析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的监护要点。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38例通过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监护要点。结果:通气治疗后,患者气道痰液引流量、PaO2、PaO2/FiO2等指标与通气治疗前对比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加强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监护工作,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提升生存质量有着促进的作用。
- 杨倩茹姚瑶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监护要点
- 实习护生工作场所欺凌与社会支持、专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
- 2022年
-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遭受工作场所欺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探讨其与社会支持、专业认同的相关性。方法:以整群抽样抽取2019-2020年在新疆某三甲医院实习的266名护生,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中文版负性行为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护生专业认同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工作场所欺凌得分的中位数为25.00分,社会支持总得分为(42.17±6.52)分,护士专业认同总得分为(96.58±11.15)分;实习护生工作场所欺凌与社会支持(r=-0.211,P<0.01)、护生专业认同(r=-0.317,P<0.01)呈负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工作场所欺凌的了解、发生工作场所欺凌的次数及专业认同的总分是护生工作场所欺凌的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护生工作场所欺凌总变异度的22.5%。结论:实习护生工作场所欺凌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且工作场所欺凌会对实习护生的专业认同产生一定的影响。医院应该根据实习护生的特点,完善相关培养制度和方案,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实习护生工作场所欺凌的发生,提高实习护生的专业认同水平。
- 刘亚侯铭秦君玫王彩虹李玲杨倩茹
- 关键词:实习护生社会支持
- 床旁超声联合责任制分层护理小组模式在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者监护中的应用
- 2024年
- 分析对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者实施床旁超声联合责任制分层护理小组模式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10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传统监测 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床旁超声 责任制分层护理小组模式),对比不同的干预价值。结果:干预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HR与ScvO2除外)改善效果更优,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分更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ICU入住时间、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时间与6h液体入量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者开展床旁超声联合责任制分层护理小组模式具有显著价值,可推广。
- 杨倩茹陈玉婷
- 关键词:床旁超声重症监护室脓毒症
- 基于ResNet与分离注意力机制的肺部超声图像分类系统设计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为解决传统的深度学习模型在处理具有多样性图像质量和微妙病变区域差异的肺部超声图像方面性能不佳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残差网络(Residual Network,ResNet)与分离注意力机制的肺部超声图像分类系统。方法采用ResNet152作为基础模型,结合分离注意力机制,通过对肺部超声图像进行预处理、数据增强和标准化处理,以提高模型的特征提取和分类能力。模型首先通过ResNet152进行深度特征提取,随后在各层引入分离注意力机制,增强模型对重要图像特征的关注,从而提高分类性能。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模型与原始模型相比,分类准确度在A线、B线、胸腔积液和肺实变上分别提升了0.51%、0.95%、14.17%和6.29%。通过消融实验,当同时使用Mish函数和分离注意力机制时,混合模型达到了97.92%的准确度。结论本文提出的融合ResNet与分离注意力机制的肺部超声图像分类系统模型可为临床超声诊断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
- 杨倩茹郭峻氚
- 关键词:图像分类超声诊断
- 品管圈集束化护理在ICU脓毒症休克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 2024年
- 分析对ICU脓毒症休克患者开展基于品管圈的集束化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观察对象人数:40例,均为脓毒症休克患者,入住本院ICU,研究时段:2021-2023,入院后开展分组,分组方式:随机法,组别设置:对照组、观察组,开展护理措施分别为:常规护理、基于品管圈的集束化护理,并对比护理的效果。结果 本文将通过四项指标观察护理效果,其中休克时间、ICU入住时间与呼吸机使用时间以观察组用时更短;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而两组护理前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显示观察组评分更低,与以上三项指标的对比结果一致,均显示(p<0.05)。结论 对ICU 脓毒症休克患者开展基于品管圈的集束化护理价值显著,可推广。
- 陈玉婷杨倩茹
- 关键词:品管圈集束化护理ICU脓毒症休克
- 外科护理学护患联合网络模拟见习教学的方法和效果观察
- 2024年
- 研究分析外科护理学护患联合网络模拟见习教学的方法和效果观察。方法 时间节点: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研究对象:外科实习护士,共计102例;分组方式: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1例。对所有见习护士的见习成绩、评判性思维、沟通能力进行评价,以及见习护士对见习教学方式的评价和对见习教学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相比,研究组见习护士的见习成绩更高,评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均有较大提升,并且见习护士对见习教学的评价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科护理学中采取护患联合网络模拟见习教学,具有更高的见习评价及见习教学质量,值得见习教育中推广应用。
- 杨倩茹陈玉婷
-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护患
- 自制床尾式主动下肢锻炼仪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3
- 2018年
- 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危重症患者救治水平显著提升,同时对重症患者并发症的认知程度也不断提高。1993年,Rasmay提出了ICU获得性衰弱(ICU-acquired weakness,ICU-AW)的概念,认为由神经肌肉功能紊乱导致的ICU-AW是重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ICU-AW的发病率25%~100%,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轻瘫或四肢瘫痪、反射减少、肌肉萎缩或脱机困难。ICU-AW不仅对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同时影响患者的远期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长期制动是导致ICU-AW的常见病因。
- 张庆庆姚瑶杨倩茹
-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神经肌肉功能常见并发症下肢救治水平
- 基于超声指导下的预见性护理在重症患者肺实变及肺不张中的应用观察
- 2022年
- 观察基于超声指导下的预见性护理在重症患者肺实质及肺不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54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入院时间,并以此为依据划分组别,每组各27例患者,上半年入院者纳入对照组,入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下半年入院者纳入研究组,组内患者接受肺部超声检查,在超声检查指导下行预见性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发生明显改善,组间相比,研究组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更高,二氧化碳分压更低,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肺实质与肺不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基于超声指导下的预见性护理在重症患者肺实质与肺不张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 杨倩茹
-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重症肺实质肺不张
- 集束化护理对镇静阵痛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依从性的影响
- 2019年
- 对镇静阵痛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同时,施加集束化护理措施,探讨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接受治疗的58例患者,按照计算机表法分组依据将其处理为两组,即对照组29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29例进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以及下机情况。结果:进行组间结果比较,研究组依从性与下机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且最终结果以P<0.05体现。结论:对镇静阵痛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可显著提供其在CRRT中的依从性,对于提高临床效果有积极作用。
- 杨倩茹禹学彬
-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依从性
-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 2019年
- 对实施肠内营养喂养的ICU危重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对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开展本次研究,共录入研究对象82例,均为我院实施肠内营养喂养治疗的ICU危重患者,分组处理依据选择计算机表法,得出对照组41例、分析组41例,落实护理方案分别为常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记录两组喂养耐受情况、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相对来讲分析组耐受情况更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且组间对比最终结果体现P<0.05。结论:对实施肠内营养喂养的ICU危重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喂养耐受性有显著提升,且安全性得以保证,应用意义积极。
- 禹学彬杨倩茹
-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ICU危重患者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