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小波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篇社会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隧道
  • 3篇轨道交通
  • 3篇城市轨道交通
  • 2篇信息监控
  • 2篇行径
  • 2篇数据采集
  • 2篇隧道及地下工...
  • 2篇通信
  • 2篇通信技术
  • 2篇现场数据
  • 2篇现场数据采集
  • 2篇量测
  • 2篇架构
  • 2篇架构模式
  • 2篇报表
  • 2篇报表输出
  • 1篇信息安全
  • 1篇信息安全保护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管理

机构

  • 7篇中铁西南科学...

作者

  • 7篇汪小波
  • 2篇尚海松
  • 2篇詹显军
  • 2篇李海峰
  • 2篇陈礼伟
  • 2篇陈博
  • 2篇伍晓军

传媒

  • 2篇电子乐园
  • 1篇现代计算机
  • 1篇电脑乐园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B/S 和C/S 架构模式的隧道及地下工程信息监控量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S和C/S架构模式的隧道及地下工程信息监控量测方法,包括移动智能终端数据采集、服务器端数据处理、移动智能终端数据查询及预警信息接收和PC机客户端数据处理方法四部分。移动智能终端利用有线或无线方式与...
詹显军尚海松伍晓军陈礼伟汪小波李海峰陈博
文献传递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信息安全保护
2019年
随着国内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的规模在迅速的提升,因而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监测,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 保证。构建监控系统有利于提升交通管理的安全等级,并有助于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和运输网络的安全性,避免外部不法分子对轨道交通系 统的入侵。
汪小波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信息安全
通信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2019年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类通信技术的不断崛起。目前,我国的高铁等各类城市轨道已经逐步的成长为世界首位, 关于通信技术在城市轨道中的应用,由通信技术来进行事先操控,由于城市轨道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已经逐渐的应用至城市轨道的运行中。 对轨道的各类检测,以及对通过轨道的高铁、火车等实行各类现代化规模的控制,本文中心重在探讨我国的通信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在城市 轨道交通中的合理应用。
汪小波
关键词: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2019年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类通信技术的不断崛起。目前,我国的高铁等各类城市轨道已经逐步的成长为世界首位, 关于通信技术在城市轨道中的应用,由通信技术来进行事先操控,由于城市轨道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已经逐渐的应用至城市轨道的运行中。 对轨道的各类检测,以及对通过轨道的高铁、火车等实行各类现代化规模的控制,本文中心重在探讨我国的通信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在城市 轨道交通中的合理应用。
汪小波
关键词:通信技术
基于B/S 和C/S 架构模式的隧道及地下工程信息监控量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S和C/S架构模式的隧道及地下工程信息监控量测方法,包括移动智能终端数据采集、服务器端数据处理、移动智能终端数据查询及预警信息接收和PC机客户端数据处理方法四部分。移动智能终端利用有线或无线方式与...
詹显军尚海松伍晓军陈礼伟汪小波李海峰陈博
文献传递
BLTJ-2标隧道围岩监控量测信息化管理研究
2016年
近年来;我们在推行复合式衬砌中;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为使监控量测;充分发挥技术经济效益;要求设计、施工单位编制切实可行的量测计划并在施工中认真组织实施。对于采用新奥法施工的隧道;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施工程序;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的信息化手段;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支护系统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参数调整提供依据。隧道开挖后其变形和应力变化较快;必须根据施工情况快速准确的进行量测;从而为进一步的判断和监控提供准确的资料。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是指导隧道施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确保结构的稳定性;验证支护结构效果;为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准确性提供依据;为优化和变更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汪小波
关键词:信息化监测数据分析
一种综合管廊智慧运维管理平台体系架构的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智能化是综合管廊运维管理的发展方向,但多地先后建设的综合管廊运维管理平台都缺乏体系架构的统一标准。本文在分析综合管廊运维管理平台体系架构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5层智慧运维管理平台体系架构的建议标准。在物理层分析了综合管廊的功能需求。在数据层梳理并分析了运维数据来源的不同生命期和所处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情景分类的高性能数据服务方法。在服务层提出了一种分段分舱的位置服务方法。对应用层功能进行了梳理、总结和分析,把核心运维工作分成了运营、维护、安全和施工四大子系统。最终实现了一个基于Web的综合管廊运维管理原型系统。
汪小波暴雨李开华
关键词:综合管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