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彩

作品数:24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专利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矿业工程
  • 4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电法
  • 5篇顶板
  • 5篇震源
  • 4篇煤机
  • 4篇采煤
  • 4篇采煤机
  • 3篇地震
  • 3篇地质
  • 3篇电阻率
  • 3篇岩溶
  • 3篇水害
  • 3篇煤层
  • 3篇煤矿
  • 3篇监测技术
  • 3篇工作面
  • 2篇导水
  • 2篇地下空间
  • 2篇地下空间开发
  • 2篇地震成像
  • 2篇地震探测

机构

  • 24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山西潞安集团...
  • 1篇焦作煤业集团
  • 1篇焦作煤业(集...
  • 1篇安徽惠洲地质...
  • 1篇焦作煤业集团...

作者

  • 24篇杨彩
  • 19篇刘盛东
  • 12篇章俊
  • 3篇刘静
  • 2篇赵鹏
  • 2篇杨彩
  • 2篇唐龙飞
  • 1篇李小二
  • 1篇杨柳
  • 1篇李婷
  • 1篇刘志新
  • 1篇李晓昭
  • 1篇刘路
  • 1篇李世宁
  • 1篇孙大鹏
  • 1篇任川
  • 1篇杨海平

传媒

  • 2篇煤炭学报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煤炭技术
  • 1篇
  • 1篇煤矿安全

年份

  • 2篇2025
  • 6篇2024
  • 4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煤层顶板含水构造三维直流电法探测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基于并行采集方式的矿井三维直流电法作为传统高密度电法技术基础上的改进,具有采集效率高、数据量大、观测系统布置灵活等优势。鉴于煤矿探查回采工作面煤层顶板含水构造的实际需求,对矿井三维直流电法勘探进行研究,设计出O型观测系统进行井下全空间电位数据的同步采集,并采用相应的正反演算法,实现含水构造的三维全空间电阻率反演成像。相似的物理模拟实验与工程实际应用结果验证了矿井三维直流电法探测方法及反演解释手段在煤层顶板水害探查方面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阚雪冬杨彩张亮亮龚俊岭
关键词:地球物理探测煤层顶板含水构造
一种基于网络并行电法的三维跨孔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并行电法的三维跨孔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先钻孔然后进行电极测线布设;进而采用网络并行电法对测线上电极进行多次三电极视电阻率采集,然后对不同的三电极的位置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型的三电极空间位置确定其相...
杨彩刘盛东刘静杨海平
一种带坡度指示与可调节支撑的瞬变电磁线框
<B>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坡度指示与可调节支撑的瞬变电磁线框,该一种带坡度指示与可调节支撑的瞬变电磁线框设有一个包含发射接收部分,有同一回线、中心回线布置方式的瞬变电磁线框,瞬变电磁线框一边上部设有带指针的半圆形坡度规,...
刘路孙大鹏杨彩储韬玉李世宁杨柳李婷
文献传递
煤岩体电性时频特征研究
煤矿矿山采动造成岩体破裂,破碎岩体的渗透率要远比岩体孔隙渗透率高,是煤矿瓦斯、水害事故的灾害源。因此,研究煤岩体时间域和频率域电性时频特征,分析矿井采动破坏引起的电性变化响应规律,对由采动破坏引起的矿井水害的预警防治具有...
杨彩
关键词:煤岩体电性特征采动破坏矿井水害电法勘探
采掘扰动岩体破坏自然电场近源效应被引量:4
2022年
在地下全空间地电场探测工作中,将自然电场对具体岩体动力过程(岩体破坏、地下水渗流、流固耦合演变等)的时域超前感应能力与直流电阻率法、激电法对物性的空间表征能力相结合,有望获取多相耦合系统演化探测及灾变预警的新突破,但须厘清自然电场对不同岩体动力过程的响应机理及特征。为克服跨尺度研究的困难并突破自然电场多种参数(自电位、自然电位、表面电位、感应电荷等)耦合分析的瓶颈,引入了矿山岩体力学相似材料模拟手段;基于对岩体破坏自然电场异常成因的阐述和对岩样加载实验(厘米级)、物理模拟实验(米级)、矿山原位实验(亚千米级)3种尺度的实测成果的系统论述,提出并阐述了采掘扰动岩体破坏自然电场响应过程中的近源效应的内涵、科学意义,同时指出了面向岩体破坏探测的自然电场法研究尚面临的关键问题。3类实测成果共同表明:自然电位的波动幅度、频率、相位都可指示采掘扰动岩体破坏特征,且因自然电场受破裂成因主导,近破裂区(近源区)自然电位的波动与远破裂区(远源区)有所不同,相对表现为高幅、高频、异相,故将其定义为一种近源效应;该效应的物理内涵为:自然电位波动幅度越大(近源区会更大),岩体释放能量越多、岩体破坏程度越高;幅度相当时,频率越高(近源区会更高),破裂事件越频繁,破坏程度越高;相位相异点越多(近源区会相异,远源区多相同),破裂点越多,破坏程度越高。对工程岩体破坏自然电场响应机理的深层揭示须受特定工程场景约束且有赖于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深入、模拟水平与测试技术的提升、对非线性信号分析方法的引入等,基于此可推动自然电场法、直流电阻率法、激电法并行探测及多参数特征融合方法的构建,为灾害源智能、精准探测及临灾预警提供新的地电学理论支撑。
刘静刘盛东刘志新杨彩
关键词:自然电场全空间
一种基于采煤机滚筒震源的煤岩界面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采煤机滚筒震源的煤岩界面识别方法,在采煤机滚筒摇臂连接部位和采煤机滑靴各装一个三分量地震传感器,两个传感器实时接收采煤机截割煤层产生的震动作为震源反馈的地震波,并对接收到的某段时间内地震信号先消除随机...
章俊刘盛东任川方金伟杨彩刘惠洲刘金锁
文献传递
基于地震Krauklis波的城市岩溶导水通道检测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震Krauklis波的城市岩溶导水通道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压电式可控震源、阵列式地震接收系统和多波地震仪;压电式可控震源用于激发地震波;多波地震仪用于获取阵列式地震接收系统中各个地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
章俊刘盛东李晓昭杨彩方金伟赵鹏
一种基于采煤机震源的工作面随采地震探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采煤机震源的工作面随采地震探测方法,在采煤机上布置滚筒先导传感器,并在多个液压支架上呈一排布设多个接收传感器,先获取某一位置的被动源地震记录;然后将滚筒先导传感器及各个接收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分别以设定长...
章俊刘盛东唐龙飞杨彩方金伟刘惠洲刘金锁
一种基于网络并行电法的受载岩样损伤自电位成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并行电法的受载岩样损伤自电位成像方法,先在受载岩样的圆周面上均匀布置多条测线;然后各个测线上均设有数量相同的测量电极,并对各个电极进行标号;在受载试样进行轴向压缩时,采用网络并行电法仪分别在岩样受...
杨彩刘盛东章俊
一种深度学习驱动的电磁数据城市岩溶探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度学习驱动的电磁数据城市岩溶探测方法,先获取所需探测城市的地质分布情况,接着采用层状介质循环生成策略和溶洞生成方案产生多样化的电导率模型;并获得包含不同溶洞的电导率模型对应的电磁响应数据;然后对上述电磁...
石星辰方金伟章俊杨彩刘争光刘盛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