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琛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等径角挤压和单向轧制高纯Al再结晶晶界面的取向分布被引量:2
- 2016年
- 选用经多向锻造和再结晶退火的晶粒组织均匀(平均晶粒尺寸为20 mm)且取向均匀的高纯Al(99.99%)为原料,将2组平行样品分别进行等效应变e≈2的等径角挤压(ECAP)和单向轧制(DR)变形后,再经360℃再结晶退火8~90 min,利用基于体视学原理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的五参数分析法(FPA)对比研究了不同变形方式对高纯Al退火再结晶晶界面取向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变形及360℃退火后,2组样品中其再结晶晶界面主要取向于低能稳定的{111},并主要对应于以为转轴的大角度扭转晶界.ECAP与DR样品退火后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再结晶晶界面取向于{111}的过程较迟缓;后者再结晶晶界面比较容易取向于{111}.分析指出,DR变形更容易使高纯Al再结晶晶面取向于低能稳定的{111},更有益于晶界特征分布的优化.这与DR变形形成的//ND织构导致其再结晶退火过程中晶粒容易长大有关.
- 陈吉湘王卫国林燕林琛王乾廷戴品强
- 关键词:等径角挤压再结晶
- 高纯铝再结晶晶界面的择尤取向被引量:6
- 2014年
- 相比于传统的晶体择尤取向(晶体织构,简称织构),晶界面择尤取向是一个新的科学问题.系统地研究晶界面择尤取向的形成规律和演化机制对合理调控显微组织结构以显著改善材料的各种使用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利用基于体视学原理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的晶界特征分布五参数表征分析方法,研究了冷轧变形高纯铝(99.99%)再结晶晶界面的择尤取向问题.结果表明,在再结晶及晶粒长大过程中,晶界面择尤取向由最初的{2 2 3}晶面转变为{1 1 1}晶面,最后取向在{1 0 0}晶面上.分析指出,冷轧变形高纯铝再结晶组织中,小角度晶界(取向差介于2°~15°)是其晶界构成的主体部分;在晶粒长大过程中,晶体织构由{1 1 0}〈1 1 2〉黄铜织构为主转变为以{0 1 1}〈1 0 0〉高斯织构和{0 2 3}〈1 0 0〉织构共存为主,受晶面能和晶体织构的影响,小角度晶界一般择尤取向于可形成能量较低的倾侧型小角度晶界所对应的晶面上.这是导致高纯铝再结晶晶界面择尤取向随晶粒长大而发生上述规律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 王卫国林琛李广慧花能斌周邦新方晓英戴品强陈文哲
- 关键词:高纯铝冷轧变形再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