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宗和

作品数:9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盆地
  • 3篇准噶尔盆地
  • 3篇南缘
  • 2篇压差
  • 2篇压裂
  • 2篇盆地南缘
  • 2篇准噶尔盆地南...
  • 2篇固井
  • 2篇高温高压
  • 2篇出砂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压裂
  • 1篇地应力
  • 1篇新疆油田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压井
  • 1篇压井液
  • 1篇岩石力学参数
  • 1篇应力耦合
  • 1篇油气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油新疆...
  • 2篇长江大学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1篇克拉玛依职业...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德阳烯碳科技...

作者

  • 9篇杜宗和
  • 2篇聂洪力
  • 1篇刘涛
  • 1篇张一军
  • 1篇梁利喜
  • 1篇章敬
  • 1篇王金龙
  • 1篇曹光福
  • 1篇王煦
  • 1篇陈锐
  • 1篇吴越
  • 1篇王万彬
  • 1篇江洪
  • 1篇李佳琦
  • 1篇辛小亮
  • 1篇简璐
  • 1篇周鹏高
  • 1篇丁乙
  • 1篇杨云锋
  • 1篇杨英波

传媒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石化技术
  • 1篇辽宁化工
  • 1篇新疆石油科技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6
  • 3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南缘白垩系清水河组超深层碎屑岩油气藏出砂预测研究
2023年
清水河组资源丰富,但储层易出砂,影响后续生产。为此,对出砂机理进行分析,认为其受胶结物、裂缝、压差等地质-工程因素影响,易发生剪切破坏。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临界生产压差模型,为后续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杜宗和夏赟刘新宇刘俊杰梁利喜丁乙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出砂预测生产压差
高温高压砂岩储层出砂压差和出砂量定量预测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属于油气生产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温高压砂岩储层的出砂压差和出砂量定量预测方法,包括步骤:计算目标井的静态岩石力学参数;预测初始地应力;建立孔隙度、渗透率动态演化模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渗流应力耦合...
马都都王金龙李佳琦张一军杜宗和吴越刘涛陈锐王万彬相志鹏李一强
复合射孔技术在新疆油田的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针对新疆油田多种类型油气藏,在不同区块选用经过优化设计的复合射孔方案,对其生产效果与邻近采用常规射孔工艺的油气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中低渗油藏中的井中采用复合射孔工艺技术,增产增注效果显著,采液强度大幅度增高,有效提高了井筒与地层之间的渗流能力,使近井地带裂缝之间的沟通程度得到明显改善;但在物性较差和含油性差的油藏中,应用复合射孔技术,效果不明显。
章敬杜宗和聂洪力江洪刘会娟李越
关键词:复合射孔增产采液强度渗流能力
中拐探区韧性膨胀水泥固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中拐凸起储层油水关系复杂、储层裂缝发育、裸眼段较长等固井难点,室内研究出韧性膨胀水泥D600G体系,该水泥浆体系具有较好的膨胀率、流动性和抗冲击能力。通过固井软件仿真优化施工参数,确保水泥浆体系的有效充填。现场应用该固井技术,固井质量达到优质。
杨云锋曹光福魏瑞华杜宗和辛小亮杨英波
关键词:固井技术膨胀水泥流动性储层
缝内二次转向压裂技术探索被引量:20
2013年
转向重复压裂是挖掘老区低渗油藏剩余油的重要途径,目前常规转向压裂技术存在着裂缝是否转向、缝内转向方式如何以及怎样实现缝内转向等问题,最终导致裂缝转向程度不理想、压后效果不明显、压后解释不准确。在岩石力学、断裂力学、水力压裂力学基础上,结合压裂裂缝转向理论,提出了"缝内二次转向压裂"的概念,通过分析对比缝内转向压裂可能出现的4种裂缝形态,发现在水平应力差拐点处实施缝端暂堵转向压裂可最大程度沟通油藏,分析了其适用的储集层条件、关键技术,并给出初步设计方法。该技术对发展转向压裂技术体系、由经验型压裂向精细化压裂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杜宗和李佳琦聂洪力
关键词:转向压裂
准噶尔盆地南缘高探1井生产管柱凝结物分析与沉淀机理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准噶尔盆地南缘GT1井在试产、更换完井管柱过程中,在油嘴处及油管内壁见凝结物,为探究凝结物成分与其沉淀机理,通过实验分析凝结物主要成分,判断其主要成分为沥青质,并对沥青质的理化性质及其沉淀机理做理论研究。
杜宗和伍喆李雪斌杨晓儒郭骁
关键词:石油沥青质
基于地应力特征分析的地层压裂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优化施工参数,获得较好的压裂效果,采用压裂压降分析法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压裂施工资料进行解释分析,结果显示压裂施工曲线特征反应压裂裂缝形态,裂缝形态与地应力特征相关。利用测井资料,结合压裂施工曲线,分别计算地应力大小和方向,发现了西北缘地区浅层最小主应力方向为垂向,深层最小主应力方向为水平方向,三叠系及以前地层最小主应力梯度变化较大。根据地应力分布特征,对西北缘地区15口井的压裂施工进行了优化设计,预测与施工的最小地应力相对误差为6.1%,获得油层5层,压裂施工效果良好。
陈华勇龚洁杜宗和
关键词:地应力压裂
油套管钢在氯化钙溶液中腐蚀及缓蚀性能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获得普通碳钢在常规压井液中腐蚀性,并找到一种腐蚀控制途径,利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N80、P110钢在1.35g/cm^3 CaCl_2溶液中不同温度、高温高压,缓蚀剂种类、用量等条件下的腐蚀及缓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N80和P110钢腐蚀加剧,在常压60~80℃,普通碳钢自腐蚀电流密度从10^(-6)A/cm^2增加到10^(-5)/cm^2;4 MPa条件下,温度从90℃升高至150℃时,腐蚀速率增大了1个数量级;80℃下,WLD31A用量仅为30 mg/L时,对N80缓蚀效率可达95.51%,P110钢缓蚀效率可达93.11%;在60~80℃,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WLD31A缓蚀效果,N80钢缓蚀效率从88.08%增加到96.51%,P110钢缓蚀效率从61.38%增加到93.11%。
黄秋伟简璐李国亮杜宗和王煦
关键词:油套管钢缓蚀剂压井液
高温高压油气藏试产期间固井水泥环力学完整性——以准噶尔盆地南缘高探1井为例被引量:8
2021年
准噶尔盆地南缘超深层勘探已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的重点领域,钻完井工程面临诸多高温高压环境的挑战。在完井试产期间,井筒温度和压力的大幅度且快速下降会改变水泥环应力,易导致套管和水泥环收缩不平衡,产生微间隙。为此,采用厚壁圆筒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套管-水泥环-地层组合体弹性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差分程序求解。研究认为,高温高压油气藏试产期间,水泥环的主要失效形式为收缩微间隙失效。以准噶尔盆地南缘高泉背斜高探1井试产为例,评价试产过程中水泥环失效时井筒压降及温度变化临界值,以及两者与水泥石力学参数的相互关系。该力学评价方法的研究对于高温高压油气藏试产期间水泥环完整性评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徐新纽阮彪杜宗和黄鸿张伟杨虎周鹏高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南缘高温高压固井水泥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