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新民
- 作品数:64 被引量:584H指数:12
-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更多>>
- 供给侧改革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被引量:7
- 2016年
- 本文构建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指标评价体系,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两个维度衡量产业结构升级,并引入了地方政府基础建设类支出、科学支出、税收政策、国有化程度以及金融环境等变量,基于2001—2013年全国31省数据,建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了供给侧改革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实证结果显示:总体上,基础建设类支出和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均存在负向空间效应,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科技支出和金融业发展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均存在正向空间效应,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特别的,国有化程度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础建设类支出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具有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 胡颖田新民
-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
- 国债可持续性指标度量、因素分解与预测研究
- 本文依据政府财政收支状况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在政府跨期预算约束条件下,构建判断可持续国债的度量指标。利用中国1986~2013年经济数据,对中国国债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国债在1999年、2002年与2...
- 杜永潇田新民
- 关键词:国债
- 基于DSGE方法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研究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政府的债务融资行为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自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后,政府扩大赤字、增发国债的行为,极大地刺激了经济需求、促进了经济增长。金融危机爆发后,为稳定经济,巨额...
- 夏诗园田新民
- 关键词:私人投资挤出效应
- 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水平、结构及对制造业渗透性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被引量:10
- 2018年
- 新型工业化阶段,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向制造业的全方位渗透,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融合的根本动力,对于提高中国产业结构层次与核心竞争力起着关键作用。以京津冀为例,基于投入产出表,可在对比评价三地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结构,以及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结构进行分解计算,对京津冀地区高端生产性服务在制造业中的渗透性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对于如何进一步在京津冀地区推进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并促进其在制造业中的全面渗透,从而加速实现产业融合,具有重要的启示。
- 贺小丹田新民
- 关键词:京津冀投入产出表
- 金融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金融科技门槛作用的分析被引量:38
- 2020年
- 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针对金融科技创新水平提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的发展会促进经济增长并通过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经济增长。在不同金融科技水平下,金融科技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表现为门槛效应。通过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和门槛效应模型对省域数据进行考察,实证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结果表明,制度质量达到一定程度,金融科技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 田新民张志强
- 关键词:金融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经济增长中介效应门槛效应
- 镜象仿真及其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 2004年
- 仿真(Microscopic Simulation,MS)研究方法来源于自然科学,它借助物理学原理,将错综复杂的金融市场看作相互作用的许多独立个体,将这些个体作为机器系统中的镜象元素,通过在每一时刻跟踪这些元素的个体行为及其相互作用,模拟整个系统的行为.近年来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广泛兴起,并取得了巨大成果.200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心理学家卡尼曼和实验经济学家史密斯,这充分说明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社会和人文属性,及心理学成功运用于经济学和金融学以及实验经济学方面的巨大成就,同时这两位学者的获奖也使经济领域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们重新认识心理学和实验经济学.
- 田新民
- 关键词:MS金融理论金融市场规范经济学投资组合
- 基于两阶段关联CCR模型的我国房地产业效率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本文利用两阶段关联CCR模型对2008-2010年我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房地产业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业整体效率水平不高且呈现先平稳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东部地区房地产业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其中中部地区房地产效率最低;房地产业非效率的根源在于行业创造利润的能力低下。最后,提出了改进我国房地产业整体效率的相关建议。
- 李晓宇田新民
- 关键词:房地产业CCR模型
- 中国股票市场行业风险传染的动态特征——基于行业特质波动关联的视角
- 2023年
- 本文从行业特质波动的视角出发,结合DCC-MVGARCH模型构建行业特质波动关联网络,通过经济体系内部行业间网络的拓扑性质分析了国民经济各行业的风险承担和风险传染问题。研究发现:金融事件的冲击加剧了行业特质性风险,增强了行业之间的关联性;行业关联网络的结构和中心节点具有时变性,而内生冲击引致的行业风险水平高于外生冲击产生的行业风险水平;在经济动荡或者危机期间,轻工制造、纺织服装和机械设备行业对网络具有较强的控制力,风险承担水平和风险传染能力更强,而汽车、食品饮料、交通运输、国防军工、通信、银行和非银金融行业均位于网络边缘,具有较低的风险承担水平和传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风险的被动接受者;行业关联网络的核心节点多处于产业链中端或者具有较高的行业风险,而网络的边缘节点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
- 陈仁全田新民
- 关键词:风险传染
- 基于DSGE方法政府债务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研究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政府的债务融资行为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自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后,政府扩大赤字、增发国债的行为,极大地刺激了经济需求、促进了经济增长。金融危机爆发后,为稳定经济,巨额...
- 夏诗园田新民
- 关键词:财政体制政府债务私人投资挤出效应
- 地方政府科技支出和教育支出如何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被引量:5
- 2021年
- 本文构建研发增长模型分析政府科技支出和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从理论上证明二者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之后利用中国284个城市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地方政府科技支出和教育支出能够促进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在支出后的第3期才会有所表现。(2)地方政府科技支出主要通过增加科技知识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且作用渠道为促进技术进步,而教育支出主要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且作用渠道为提高技术效率。(3)地方政府科技支出和教育支出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存在双门槛效应,当全要素生产率介于0.9162和1.0834之间时,地方政府科技支出能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但效果并不明显,而全要素生产率上升至1.0834时,提升作用将发生跳跃式上升;教育支出具有相似的门槛效应特征,相应的门槛值分别为0.9317和1.2320。(4)地方政府科技支出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教育支出规模作为基础,当教育支出规模高于178599.2950万元时,科技支出才会表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 侯伟凤田新民
- 关键词:政府教育支出全要素生产率科技知识人力资本门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