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东
-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叶状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利用乳腺X线、超声及MRI三者优势互补,综合分析乳腺叶状肿瘤不同亚型的影像表现及特征改变,并结合病理学,研究该肿瘤与病理的相关性,以提高该肿瘤的诊断率,减少误诊,为临床术前诊断提供有力的证据,有利于手术方案的拟定。方法:此次研究选择2010年1月-2017年9月间在我院治疗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33例)当成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3例患者进行MRI检查。总结三种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和病理学结果。结果:在此次研究的33例患者中,9例患者是良性乳腺叶状肿瘤、11例患者是交界性乳腺叶状肿瘤、13例患者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X线大都是边缘清晰规整、均匀高密度的分叶状肿块,存在钙化灶患者6例;超声检查大都是不均匀的中低回声,存在丰富血流信号。MRI检查的3例患者均为分叶状,进行平扫时T1加权像为低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有1例患者能见到低信号分隔。增强扫描时中早期明显强化是流入型和平台型,经病理诊断均是恶性肿瘤。结论:在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诊断中,乳腺X线、超声及MRI均存在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应用并结合病理学时诊断价值更高,可准确诊断出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利于拟定患者的手术方案。
- 林娇卡姚海东汪泽燕周广新
- 关键词:X线超声MRI乳腺叶状肿瘤病理
- 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X线摄影、彩超和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行乳腺癌保乳治疗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确诊为乳腺癌且均行乳腺X线摄影、彩超和MRI检查,观察乳腺X线摄影、彩超以及MRI的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结果乳腺X线摄影的检出率为90.24%,彩超的检出率为95.12%,MRI的检出率为100.0%。MRI的检出率高于乳腺X线摄影和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X线摄影的诊断准确率为85.71%,彩超的诊断准确率为92.85%,MRI的诊断准确率为100%,MRI的诊断准确率高于乳腺X线摄影和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乳腺X线摄影、彩超检查相比,MRI在乳腺癌检出率和准确率较高。
- 林娇卡刘强姚海东
- 关键词:乳腺癌X线彩超磁共振保乳手术
- 乳腺X线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 2019年
- 目的:分析乳腺X线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1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均行乳腺X线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乳腺X线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同时分析乳腺X线特征。结果:乳腺X线检查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比,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乳腺X线检查确诊的117例患者中,出现钙化、肿块、结构扭曲的有61例,占52.14%;微钙化征象的38例,占32.48%;良性病变的15例,占12.82%;乳腺外上象限肿块影3例,占2.56%。结论:乳腺X线检查可显著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断准确率,同时对乳腺特征做出具体分析,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信赖、推广。
- 刘强姚海东林娇卡邱凯涛
- 关键词:乳腺X线早期乳腺癌
- X线引导下二维导丝定位穿刺术结合美蓝染色在乳腺微小钙化灶术中冰冻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X线引导下二维导丝定位穿刺术结合美蓝染色在乳腺微小钙化灶术中冰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人民医院从2014-03—2016-03间乳腺X线片上未能定性或怀疑为恶性、需要进行活检的微小钙化灶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定位方法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X线引导下二维导丝定位穿刺术结合美蓝染色对微小钙化灶进行活检;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X线引导下二维导丝定位穿刺术进行活检。比较两组患者微小钙化灶的术中冰冻与最终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定位切除准确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定位切除用时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冰冻诊断与石蜡切片病理检测符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X线引导下二维导丝定位穿刺术对于乳腺微小钙化灶检测,术中结合美蓝染色,有助于提高钙化灶定位切除准确度及术中冰冻组织诊断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符合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刘强姚海东林娇卡桂安萍邱凯涛
- 关键词:美蓝染色术中冰冻
- 乳腺X线评估微钙化与乳腺癌发病及其乳腺癌分子生物学预后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研究乳腺X线评估微钙化与乳腺癌发病及其乳腺癌分子生物学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6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8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不同分子生物学行为组微钙化情况之间的差异。分析ER、PR以及HER-2表达与微钙化病灶以及微钙化局部分布、形态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微钙化率为4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在微钙化患者中,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的微钙化分布、形态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7.292,P=0.000),乳腺癌患者不同ER、PR以及HER-2表达情况的微钙化病灶以及微钙化局部分布、形态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R、PR以及HER-2表达与微钙化病灶以及微钙化局部分布、形态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结论不同ER、PR以及HER-2表达情况下,乳腺癌患者所表现出的微钙化病灶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此类差异不仅反映了疾病本身生物学行为,还为临床提供了重要信息,有助于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冉寅芳刘强张高尚姚海东
- 关键词:ERPRHER-2微钙化
- 乳腺颗粒细胞瘤一例
- 2012年
- 病例资料患者,女,34岁,半个月前体检发现左乳肿块,皮肤无红肿、溃疡,乳头无溢血、溢液,肿块无进行性增大。专科查体:双乳皮肤好,未见红肿、桔皮征,左乳未及肿物,右乳未及肿物.
- 林娇卡刘强姚海东
- 关键词:乳腺颗粒细胞瘤左乳肿块进行性增大肿大淋巴结红肿肿物
- 乳腺X线微钙化对乳腺触诊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 2019年
- 目的分析乳腺X线微钙化对于乳腺触诊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乳腺触诊阴性且乳腺X线微钙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病理学检查或手术进一步确诊病情。观察85例患者的乳腺X线微钙化特征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并对比乳腺呈簇状钙化患者中良性乳腺疾病与乳腺癌乳腺X线微钙化特征。结果85例患者经X线检查后,其中乳腺呈簇状钙化患者76例,呈分散状钙化患者9例,经病理学检查或手术后,呈簇状钙化患者中共检出乳腺癌25例,分散状钙化患者中共检出乳腺癌2例。76例乳腺呈簇状钙化患者中,乳腺癌患者的簇状钙化病灶数量>1个、单位面积钙化点数量>20个/cm^2、单个簇状钙化病灶中钙化数量>30个、钙化病灶直径>20 mm、病灶钙化密度高、钙化颗粒直径不均匀、钙化颗粒密度分布不均匀占比均高于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中通过乳腺X线检查对患者乳腺X线微钙化情况观测可对乳腺触诊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并可为后续诊疗的实施提供参考性依据。
- 刘强姚海东林娇卡邱凯涛
- 关键词:乳腺X线微钙化乳腺癌
- 简易仿真排粪造影剂的研制与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研制简易仿真排粪造影剂,为开展仿真排粪造影的部门提供简便实用的方案。方法钡液法造影剂的配方用750g/L硫酸钡悬液。简易仿真排粪造影剂配方为硫酸钡干混悬剂及医用超声耦合剂的混合物。对23例便秘患者进行钡液法排粪造影与仿真排粪造影检查并作自身对比。结果力排相排空时间仿真排粪造影显著大于钡液法排粪造影。使用简易仿真排粪造影剂的直肠容积约为钡液的两倍。仿真排粪造影检查病变检出率和病变的严重程度均高于钡液法排粪造影。简易仿真排粪造影剂的性状与正常人粪便相似。结论简易仿真排粪造影剂调配简便,更接近排粪的生理状态,诊断结果更为准确。
- 李彬强邱凯涛姚海东
- 关键词:仿真排粪造影出口梗阻性便秘
- 局部加压摄影对发现乳腺疾病诊断的价值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局部加压X线摄影在发现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在常规摄影的基础上,对可疑病变及部分病变进行局部加压摄影的患者142例,同时对病变进行局部放大观察及使用BI-RADS评级,将加压前后的两种图像做对照性研究,使用X2检验。结果:加压前明确诊断70例,其中诊断恶性病变BI-RADS5级26例,诊断BI-RADS2~3级44例,需要活检的BI-RADS4a~4c级病灶54例,有20例病灶乳腺常规X线片(头足位+内外斜位)对其不能评价的BI-RADS0级病灶,评价结果与病理结果符合率约48.2%。加压后明确诊断126例,其中诊断BI-RADS5级40例,诊断BI-RADS2~3级86例,需要活检的BI-RADS4a~4c级病灶14例,有4例乳腺常规X线片对其不能评价的BI-RADS0级病灶,评价结果与病理结果符合率约87.9%。两组评价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局部加压摄影对发现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优于常规乳腺片,是乳腺摄影中重要的辅助方法。
- 姚海东刘强
- 关键词:乳腺X线摄影乳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