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旭
- 作品数:14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理工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PID的高频焊接机温度控制的研究
- 2024年
- 在高频感应焊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塌焊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焊接时温度控制不当所导致,使焊接时的温度超过了焊件熔化温度固相线,造成焊件被穿透或凹陷。目前工业上常用的高频感应焊接温度控制方法仍使用传统比例、微分、积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PID)控制器,但传统PID对非线性或具有大延迟的系统控制效果较差,容易出现较大的超调,使得焊接时的温度超过焊件融化温度固相线,造成塌焊。文中将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后对PID算法进行优化,提高了控制性能,保证了焊接时温度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与传统PID相比,温度的控制精度显著提高,最大超调仅为既定温度的3.6%,同比下降了5.5%,同时调节时间缩短了3.9 s,有效提高了高频感应焊接时温度=控制的精度,避免了塌焊的产生。
- 刘鹏程马旭徐智宏邢少松温泉王浩丞
- 关键词:高频感应焊接神经网络超调量
- 一种三自由度外骨骼式手指康复机器人
- 一种三自由度外骨骼式手指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机驱动单元、传动单元和执行单元;其工作方法包括:电机驱动力输入、手指MCP关节运动、手指PIP关节运动、手指DIP关节运动和运动参数的调节:其优越性在于:智能、便携、...
- 魏巍郭书祥张帆张武赵芳郭健吉月辉马旭李双坤李世远
- 文献传递
- 人工智能赋能“软件开发技术与应用”课程的革新与拓展:以实践驱动探索和创新
- 2025年
- 在新工科背景下,文章探讨了“软件开发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的革新与拓展。“软件开发技术与应用”作为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等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当前许多工科高校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实践潜能。为此,文章提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课堂与嵌入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以“安肠守‘胃’——模块化胶囊内窥镜机器人”为案例,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以实践方式驱动课程探索和创新。
- 马旭
- 关键词:教学改革人工智能课程探索
-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多种不同大小粒子的连续分选
- 2025年
- 针对目前多种不同大小细胞或粒子的连续分选精度相对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驻波声表面波分选结合水力分选的方法。通过Comsol仿真和试验模拟确定峰峰值电压、出口流量比A_(1)和A_(2)的最优值,成功对8,15,20μm直径的聚苯乙烯粒子实现多级分离,分离纯度分别为95.60%,92.57%,94.35%;分离率分别为97.67%,91.49%,96.47%。试验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多种相同密度、不同直径粒子的高效分选,对医学检测和化学研究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 程大利马旭
-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
-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FTIR温室气体检测系统研究
- 2025年
- 近些年,社会的急速发展使得能源利用率大幅度增加,二氧化碳(CO_(2))等气体的排放引发了温室效应,环境污染防治问题也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方面,实现对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的高效检测成为了当务之急。文中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技术实现对主要温室气体(CO_(2),CH_(4),N_(2)O)的浓度检测,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 squares, PLS)的浓度反演方法,对所测气体的吸收光谱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仿真模型的预测浓度与实际浓度的拟合关系。实验得到两者线性相关系数接近1,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同时,以CO_(2)为样气,对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多次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良好,满足实验条件。
- 李浩马旭邢少松徐智宏
- 关键词:偏最小二乘法浓度反演温室气体
-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的恶臭气体检测系统的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现如今,恶臭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类起居生活的一个普遍问题。由于人工嗅辩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相关监测技术的改进已成为当前的热点研究方向。文中设计了一款恶臭气体检测系统,并通过信息融合算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偏最小二乘法来解决气体传感器交叉敏感这一问题。最后进行了恶臭浓度与恶臭强度的转换。通过实验表明:恶臭检测系统给出的恶臭强度和人工嗅辩结果基本吻合,符合恶臭检测的相关要求。在日后可以再逐步代替人工嗅辩这一复杂工作。
- 张永康马旭
- 关键词:传感器阵列恶臭气体电子鼻
- 一种三自由度外骨骼式手指康复机器人
- 一种三自由度外骨骼式手指康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机驱动单元、传动单元和执行单元;其工作方法包括:电机驱动力输入、手指MCP关节运动、手指PIP关节运动、手指DIP关节运动和运动参数的调节:其优越性在于:智能、便携、...
- 魏巍郭书祥张帆张武赵芳郭健吉月辉马旭李双坤李世远
- 文献传递
- 恶臭气相色谱信号的分类算法研究
- 2024年
-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恶臭污染问题,而现有的恶臭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y, GC)面临着因算力分配不均而导致的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对恶臭气相色谱信号进行分类并分派给为每种峰形定制的解析算法可以使算力分配得以优化。文中致力于恶臭气相色谱信号分类算法的研究,着重进行了恶臭气相色谱信号的处理,并对比了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 KNN)、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3种分类算法的性能。首先对信号进行预处理,提取了特征点并计算特征参数,以特征参数为分类依据代入算法程序并检验算法的准确率,以此来评价每种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显示RF算法拥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和发展潜力。该文可为实现算力的均衡分配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 马旭施佳乐张旭
- 关键词:特征参数
-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滑模变结构的供暖室温控制研究被引量:1
- 2025年
- 针对供热室温控制系统大惯性、滞后性、时变性的情况,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PID)控制系统存在响应滞后性强、控制参数整定困难等问题,由此提出一种模糊神经网络滑模控制(fuzzy neural network sliding mode control,FNNSMC)算法。根据室温控制的特点,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与模糊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调节方式,实现对室温的智能控制。根据供热室温温度偏差及其变化率实时对滑模控制的参数进行在线优化整定,进而实现模糊神经网络滑模控制的自整定和智能化控制。进行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根据模糊滑模与模糊神经网络滑模响应曲线的比较,表明控制系统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滑模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满足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的要求。在面对突加的外部扰动时,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 徐智宏马旭刘鹏程邢少松李浩
- 关键词:滑模变结构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模糊神经网络控制
-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被引量:3
- 2021年
- 新工科的提出是源于新产业、新社会形态萌发的新需求,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都在开展有关"新工科"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电工电子学课程作为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仍然存在教材更新较慢、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通过加强教材建设、合理分配学时、改进教学模式、强化实验教学等途径在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类专业开展了试点教学。实践表明,这些举措能够有效提高机械类专业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 马旭李浩张旭
- 关键词:教学改革机械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