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攀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癌全切术患者自我感知压力与希望水平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全切术患者自我感知压力与希望水平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10例乳腺癌全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所有患者的自我感知压力[感知压力量表-10(PSS-10)]、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分析乳腺癌全切术患者自我感知压力与希望水平的关系及自我感知压力的影响因素。结果110例乳腺癌全切术患者PSS-10评分为(19.12±3.25)分,自我感知压力水平较高。110例乳腺癌全切术患者HHI总分为(26.54±4.35)分,其中,采取积极行动(9.25±2.12)分,积极态度(8.16±1.55)分,与他人保持联系(9.13±2.08)分。乳腺癌全切术患者PSS-10评分与HHI中采取积极行动、积极态度、与他人保持联系评分及总分均呈负相关(r=-0.709、-0.700、-0.703、-0.703,P<0.05)。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希望水平及文化水平乳腺癌全切术患者PSS-10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水平低、希望水平低及家庭人均月收入低均是乳腺癌全切术患者自我感知压力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全切术患者自我感知压力水平较高,与希望水平较低有关,且希望水平为乳腺癌全切术患者自我感知压力的影响因素。
- 张金金吴丹刘攀
-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影响因素
- 呑咽功能训练配合舌肌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临床价值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呑咽功能训练配合舌肌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8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研究时间为2017年03月至2018年10月,按照抽签方式分为两组,各43例。结果两组干预前SSA与VFS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SSA低于对照组,而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BI指数与SWSL-QOL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BI指数与SWS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呑咽功能训练配合舌肌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刘攀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
- 口洁净联合振动排痰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口腔卫生及感染情况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探讨口洁净口腔护理与振动排痰联合干预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重症脑卒中患者118例,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口腔护理+人工扣背排痰,59例)与观察组(口洁净口腔护理+振动排痰,59例),比较两组口腔卫生及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口臭、口腔溃疡、口干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通过口洁净与振动排痰联合干预,可有效保持口腔卫生,利于控制口腔与肺部感染率。
- 刘攀
- 关键词:振动排痰口腔卫生重症脑卒中
- 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出血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出血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高血压糖尿病发生脑出血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1例。其中,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施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与餐后2h血糖(2hPG)值,再次脑出血与脑疝发生情况,低血糖、高血糖、低血压、高血压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的FPG与2hPG降低,再次脑出血与脑疝发生率均为1.9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65%与23.53%,低血糖、高血糖、低血压、高血压发生率分别为1.96%、1.96%、3.92%与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69%、25.49%、17.65%与1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出血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刘攀
-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脑出血综合护理
- 系统化护理在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系统化护理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期间住院的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1291例),给予207例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常规护理;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住院的卒中患者作为护理组(1541例),针对664例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制定并实施卒中后吞咽困难系统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病3个月时,护理组吞咽困难评分显著低于入院时和对照组(P〈0.05),吞咽困难评分下降幅度和显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卒中后吞咽困难,建立系统的护理机制,在临床中可行,并有助于吞咽困难的恢复。
- 翟明明刘文丽杨翠红李静符雯杰刘攀张颖
- 关键词:卒中吞咽困难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