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林彬

作品数:32 被引量:334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专利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3篇逆变
  • 13篇逆变器
  • 10篇功角
  • 8篇暂态
  • 6篇电力
  • 6篇电流
  • 6篇同步机
  • 5篇电压
  • 5篇并网
  • 4篇电机
  • 4篇电力系统
  • 4篇电流源
  • 4篇增强型
  • 4篇功角曲线
  • 4篇孤网
  • 4篇变流
  • 4篇变流器
  • 3篇低电压穿越
  • 3篇虚拟阻抗
  • 3篇暂态稳定

机构

  • 32篇浙江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云南电网有限...
  • 2篇国家电网公司
  • 2篇国网浙江省电...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华北电力科学...
  • 1篇国网吉林省电...
  • 1篇国网浙江省电...
  • 1篇中国电力科学...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作者

  • 32篇黄林彬
  • 29篇辛焕海
  • 8篇章雷其
  • 5篇甘德强
  • 5篇汪震
  • 3篇胡家兵
  • 2篇齐冬莲
  • 2篇刘晓颖
  • 2篇孙健
  • 2篇袁辉
  • 1篇曹彬
  • 1篇杨欢
  • 1篇谢欢
  • 1篇陈敏
  • 1篇曹斌
  • 1篇洪敏
  • 1篇王冠中
  • 1篇杨超然
  • 1篇黄伟

传媒

  • 6篇电力系统自动...
  • 3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电力自动化设...
  • 1篇高电压技术

年份

  • 5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21
  • 7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系统强度视角下设备分频段支撑和构网能力评估
2025年
随着新能源逐步替代传统同步机,电力系统强度持续下降,导致系统失稳风险增加。尽管构网设备具备增强系统强度的潜力,但其对系统强度的支撑能力尚缺乏准确描述。为此,该文提出了系统强度视角下设备支撑与构网能力评估方法。首先,通过电压与相角对功率扰动的灵敏度矩阵范数表征系统强度,衡量小扰动稳定性和鲁棒性需求;其次,基于奇异值偏导,提出定量评估设备在不同频段电压和相角支撑能力的方法;最后,类比同步电机的基本特性及其在构建电力系统中的支撑作用,将同时具备电压和相角支撑能力的设备称为构网型设备,仅具备单一支撑能力的设备称为支撑型设备。该研究为设计和配置构网型设备和支撑型设备,以构建安全稳定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庄可好辛焕海黄林彬鞠平
关键词:电压支撑
可做钳子、剪刀和玉米剥皮器的多功能工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做钳子、剪刀和玉米剥皮器的多功能工具,包括第一钳体、第二钳体、转轴、固定套和多根插入针;第一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握持部、第一转孔、第一切割部和第一夹持部;第二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握持部、第二转孔...
黄林彬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动态虚拟阻抗的虚拟同步机阻尼效应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属于变流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动态虚拟阻抗代替模拟转子摇摆方程中的阻尼项为虚拟同步机提供阻尼效应的控制方法,模拟了同步发电机的暂态电抗和次暂态电抗的正阻尼作用,即在频域下提供了滞后相位来为系统提供正向阻尼...
辛焕海花赟玥黄林彬
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电力系统的同步稳定分析与控制设计
随着新能源、直流输电、微电网、变频传动负荷等技术的发展,以电力电子为接口的并网装备(后文称之为“变流器”)在电网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现代电力系统且正在逐渐演变成由电力电子装备和同步发电机共同占主导的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电力...
黄林彬
关键词:新能源并网同步稳定同步控制器
电力电子并网装备的同步稳定分析与统一同步控制结构被引量:79
2020年
随着新能源、直流输电、储能等技术的发展,大规模电力电子装备接入电网并深刻地改变着现代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与同步发电机不同,电力电子装备由半导体开关器件所构成,它与电网之间的同步特性不是由物理旋转的转子主导,而是由相应的控制策略决定,即电力电子装备的大规模渗透使得电力系统逐渐由同步发电机主导的"物理同步"转变为"控制同步"。电力电子装备的高可控性与灵活性为提高电力系统的同步稳定性和动态性能提供了可能,但目前由于对电力电子装备"控制同步"特性的认识尚未完全清晰,难以做到发挥电力电子装备的优势以提升系统动态性能,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还会因为同步控制设计的不合理而出现同步失稳现象,危及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此,简要回顾当前电力电子装备的同步稳定分析与控制设计等方面的成果,并基于现有的同步控制结构,提出一种涵盖了锁相环型控制与组网型控制的统一同步控制结构,通过将不同类型的同步控制结构解析为控制回路之间连接方式的不同,进而将不同的同步控制结构参数化,并以此探索更优的同步控制结构。最后,对现有的同步稳定分析方法、技术路线与物理认识进行总结,并从中凝练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黄林彬辛焕海鞠平胡家兵
关键词:同步稳定锁相环
利用直流电容动态实现自同步的三相并网变流器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直流电容动态实现自同步的三相并网变流器控制方法。以三相并网变流器内部的直流电容电压控制器输出帕克变换角频率,作为变流器的角频率实际值,实现直流电容电压与变流器输出角频率的动态耦合,达到以直流电容动态实...
黄林彬辛焕海
文献传递
双馈风电机组虚拟惯量控制对电力系统机电振荡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9
2019年
虚拟惯量控制能使双馈风电机组为电网提供类似同步发电机的调频特性而得到广泛关注,但同时这种有功-频率外特性将不可避免地使双馈风电机组参与到同步发电机的机电振荡模式中,导致系统动态变得更为复杂。为了揭示双馈风电机组中虚拟惯量控制对电力系统机电振荡模式的影响规律,文中建立了基于虚拟惯量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并网系统小信号模型,采用模态分析法分析了虚拟惯量控制相关控制回路(即虚拟惯量模拟环、锁相环和有功控制环)对同步发电机间机电振荡模式的影响规律。基于改进四机两区域系统的研究表明,增大下垂系数和适当增大滤波时间常数能改善系统阻尼,锁相环带宽和功率外环带宽过小将使双馈风电机组有功控制延迟,从而无法提供正向的阻尼转矩,导致系统阻尼减小。
徐筱倩黄林彬汪震贺家发辛焕海
关键词:双馈风电机组锁相环电力系统稳定
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共模频率分析及其特征量化被引量:47
2021年
分析了功率阶跃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提出了可量化系统共模频率(即频率响应的共模分量)特征的实用方法。首先,提出利用具有统一结构的传递函数模型来描述设备频率–有功功率响应的近似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表征系统共模频率响应特性的简化传递函数模型。其次,基于系统的简化传递函数,获得了描述共模频率最低点和平均变化率等特征的解析表达式,并提出形式简单的"跌落深度系数"及"跌落坡度系数"这两个指标来量化频率的特征。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频率特征量化方法的有效性。
高晖胜辛焕海黄林彬许涛鞠平秦晓辉黄伟
一种针对下垂控制逆变器的增强型限流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下垂控制逆变器的增强型限流控制方法。采用加入电流限幅的方法,增强逆变器中的限流以不影响逆变器稳态性能,通过紧急降低逆变器输出频率调节虚拟功角,防止逆变器电流饱和,从而保持逆变器的暂态稳定;设置限幅值,...
辛焕海章雷其黄林彬乐程毅甘德强
文献传递
一种提高逆变器暂态稳定性的增强型下垂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逆变器暂态稳定性的增强型下垂控制方法。采用将非定向轴电压分量作为反馈量引入下垂控制的方法,改变逆变器的虚拟功角特性,使逆变器在电流饱和的暂态过程中达到平衡,且在电流饱和时也可以实现电压定向,从而保证逆...
辛焕海黄林彬章雷其齐冬莲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