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强

作品数:40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商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市制冷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动力工程及工...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液冷
  • 10篇热管
  • 8篇散热
  • 8篇数据中心
  • 6篇环路热管
  • 6篇换热
  • 6篇服务器
  • 5篇散热器
  • 4篇热泵
  • 4篇热泵干燥
  • 4篇芯片
  • 4篇浸没
  • 4篇冷凝
  • 3篇液冷系统
  • 3篇散热装置
  • 3篇水冷散热
  • 3篇水冷散热器
  • 3篇气相
  • 3篇腔内
  • 3篇强化换热

机构

  • 40篇天津商业大学
  • 8篇天津大学
  • 3篇中机中联工程...
  • 3篇天津提尔科技...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东京工业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河南牧业经济...
  • 1篇青岛海容商用...

作者

  • 40篇李雪强
  • 27篇刘圣春
  • 17篇王雅博
  • 13篇诸凯
  • 4篇魏杰
  • 1篇史源
  • 1篇杨旭凯
  • 1篇孙欢
  • 1篇杨龙
  • 1篇郭瑞
  • 1篇孙志利
  • 1篇张成明
  • 1篇王彬
  • 1篇代宝民

传媒

  • 6篇制冷学报
  • 5篇热科学与技术
  • 3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冷藏技术
  • 1篇流体机械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制冷与空调
  • 1篇家电科技

年份

  • 3篇2025
  • 5篇2024
  • 4篇2023
  • 11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具有低阻流道强化换热上盖的液冷芯片散热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低阻流道强化换热上盖的液冷芯片散热器,散热器由上盖和底托构成。上盖设有一个进水两个出水口,换热腔体位于上盖的中央,靠近进水口一侧设有分水池。出水口与换热腔体的集水池相通,分水池与集水池分隔开,分水池框...
王雅博李雪强诸凯魏杰
液冷服务器集群及数据中心液冷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冷服务器集群及数据中心液冷系统,涉及数据中心冷却技术领域,液冷服务器集群包括柜体和多个服务器;柜体包括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内设有第一板体,第一板体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沿竖直方向,第一腔体通过第一板体分隔为相...
李雪强刘圣春徐智明孙海旺王棋卉
单相浸没式液冷箱体关键参数的仿真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随着数据中心冷却技术的发展,单相浸没式液冷技术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在该冷却方式下,需将服务器浸没于液冷箱体内,通过冷却液的强制流动带走服务器热量。本文建立了1U服务器与液冷箱体模型,从服务器(局部)与液冷箱体(整体)两个角度出发,对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选取高性能散热器,合理设计服务器内部结构,可以有效提升机柜的冷却性能;流量的增加可以改善液冷系统的冷却性能,但也会造成压力损失的增加;挡板可以强制冷却液流入服务器,显著降低CPU温度,增设挡板前后CPU温度相差19.8℃,这是影响该冷却技术性能最为关键的参数。
刘圣春徐智明李雪强张鑫宇孙海旺
关键词:数值模拟
突出气相压头环路热管的启动及温度波动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针对突出气相压头的环路热管展开了启动形式和温度波动的实验研究。该热管将吸液芯与蒸发器隔开并在蒸发器底部形成一个蒸发腔,使工质液滴在蒸发腔内蒸发,进而可获得相对较大的气相压头。实验发现该环路热管因功率负载或灌充率不同而存在三种启动形式:平稳启动、过冲启动和滴落蒸发启动。当加热功率较小时,为平稳启动,此时温度波动比较明显(主要发生在冷凝器出口和蒸发器进口处);当加热功率较大时(220 W),转变为过冲启动,该工况所需的启动时间变长、运行温度变高,但并无明显的温度波动现象;相同的加热功率如果减小系统的灌充率,系统会出现滴落蒸发的启动形式。加热功率从50 W增大至220 W时,温度波动的振幅和周期呈现变小的趋势。
李雪强徐冰清张国栋王冕同王雅博诸凯
关键词:环路热管
后壁结构对冷藏陈列柜性能的影响
2025年
超市中冷藏陈列柜主要用于陈列生鲜类食品,由于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其能耗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采用双风幕技术(内侧为冷空气,外侧为热空气)可以极大程度上保护风幕,降低系统能耗。从均温性、蒸发器换热量及能耗的角度对比分析了6种不同后壁开孔方案对双风幕冷藏陈列柜性能的影响。方案中的总孔隙率依次为0.000%、2.278%、2.506%、2.506%、2.961%、2.733%,对应的开孔排数(从上到下的每层货架)依次为(0-0-0-0-0)、(0-2-2-2-4)、(0-2-2-2-5)、(1-2-2-2-4)、(1-2-2-3-5)、(1-2-2-2-5)。结果表明第6种方案最优,在此工况下,开放式双风幕冷藏陈列柜内均温性为0.87℃,换热量为1056W,能耗为335W,各层测点平均温度均在5.00℃以下。
刘圣春刘欢郭永慧胡修振张钟垚李雪强邓苳苳
关键词:冷藏陈列柜孔隙率能耗
低流阻水冷芯片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流阻水冷芯片散热器,散热器由上盖和底托构成。上盖设有一个进水两个出水口,换热腔体位于上盖的中央,靠近进水口一侧设有分水池。出水口与换热腔体的集水池相通,分水池与集水池分隔开,分水池框架的外侧空间与集...
王雅博李雪强诸凯魏杰
突出气相压头的环路热管启动特性实验与可视化研究
2020年
本文提出并研究了一种突出气相压头的环路热管(LHP)。该环路热管将加热面与吸液芯分离,形成一个蒸发腔。工质在蒸发腔内发生相变,热管的整体结构设计突出了工质的气相压头。实验研究了不同的灌充率对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功率相同时(30 W),较高的灌充率会导致较高的运行温度,当灌充率分别为55%、60%和70%时,运行温度分别为101. 9℃、102. 4℃和107. 9℃,且当灌充率高于60%时会发生明显的温度振荡。在灌充率为55%时进行了蒸发器的可视化实验,观察到该类型热管产生相变的主要特征,即:液相工质的滴落蒸发,气液相界面沿着吸液芯表面向下移动,最后液滴落到加热底板上,气液两相界面的移动规律说明该环路热管独特的运行特点。将液体工质从开始滴落经蒸发到下一次开始滴落的时间定义为一个周期,实验测定了在加热功率为55 W时滴落蒸发过程的循环周期为120 s。
董贝贝诸凯李雪强王雅博李海龙
关键词:环路热管相变运行温度
射流式水冷散热器关键参数对性能影响的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前传统的风冷散热技术已无法满足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散热需求,液冷散热技术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射流式水冷散热器作为液冷散热技术的一种,主要通过喷嘴将流体工质喷射到固体表面来达到散热目的。本文研究了射流式水冷散热的主要参数(喷射面积比、喷嘴数量、有无微通道)对散热器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该散热器的最佳喷射面积比为0.14,此时散热器底板平均温度为55.8℃,压力损失为5.35 kPa,努塞尔数和传热系数分别为28.1和3.45 kW/(m^(2)·K);最佳的喷嘴数量为4,此时散热器底板平均温度最低,为51.4℃,压力损失为5.52 kPa,努塞尔数和传热系数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5.2和4.33 kW/(m·K),并有效消除了局部热点。微通道的增加使散热器整体换热性能显著增强,平均温度降低3~6℃,当喷嘴数量为4时,布置微通道可使努塞尔数由35.2升至43.3,传热系数由4.33 kW/(m^(2)·K)增至5.32 kW/(m^(2)·K),但压力损失略微上升(约升高20~60 Pa)。
李雪强边雅丽张钟垚徐冰清江涛王雅博诸凯
关键词:微通道
数据中心服务器水冷散热器的数值模拟及实验验证被引量:11
2021年
水冷散热器在数据中心服务器CPU芯片冷却技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获得高性能的散热效率成为了该领域关注的重点。针对一种翅柱式水冷散热器,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改变翅柱的结构参数来优化散热器的散热性能以及流动特性。在相同的翅柱间距下,改变翅柱的直径和高度,在不同的入口流量下,研究其温度、努塞尔数、压降、摩擦系数,分析比较其综合系数对散热性能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翅柱高度3.9 mm、直径为0.9 mm的散热器其综合系数最大。
何为丁愫诸凯柴祥王雅博李雪强郭瑞
关键词:数据中心CPU芯片
热疗中血液灌注率对皮肤组织温度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热刺激可促使皮肤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增大血流量.为了确定生物组织血管舒张行为规律,建立了鼠背部皮窗加热实验台,获得了加热过程中的血流速率.同时,通过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获得了加热过程中,血管直径的变化规律.并计算了不同加热条件下对应的血液灌注率.采用Pennes方程,计算并分析了不同加热条件下,皮肤组织温度的变化规律。经过与实验测定的鼠背部皮窗温度进行对比验证,证实该模拟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热疗过程中皮肤组织温度场的预测.最后分析了血液灌注对组织温度的影响.将采用自适应血液灌注率计算的组织温度与恒定血液灌注率计算的温度进行了对比.从计算温差,热平衡时间的角度对温度预测的准确性进行了分析.
王金山诸凯王雅博李雪强杨龙史源
关键词:皮肤组织血管直径温度场数字图像相关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