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霄

作品数:41 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15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黄酮
  • 6篇赶黄草
  • 5篇红花
  • 4篇移栽
  • 4篇指纹图谱
  • 4篇芍药
  • 4篇中药
  • 4篇总黄酮
  • 3篇植物
  • 3篇皮素
  • 3篇扦插
  • 3篇种苗
  • 3篇槲皮素
  • 2篇低海拔
  • 2篇药品
  • 2篇药用
  • 2篇药用植物
  • 2篇遗传图
  • 2篇遗传图谱构建
  • 2篇移栽苗

机构

  • 41篇四川省农业科...
  • 4篇四川省草原科...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安顺学院
  • 1篇成都医学院
  • 1篇攀枝花市农林...
  • 1篇成都铁路卫生...
  • 1篇遵义医科大学

作者

  • 41篇叶霄
  • 28篇杨晓
  • 18篇孙佩
  • 15篇童文
  • 13篇曾静
  • 8篇张超
  • 4篇戢沛城
  • 4篇胡尚钦
  • 4篇钟文娟
  • 4篇赵文吉
  • 4篇龚一耘
  • 4篇蒲德强
  • 4篇袁灿
  • 3篇张小军
  • 3篇牟方生
  • 3篇曾华兰
  • 3篇侯睿
  • 3篇张敏
  • 3篇黄海燕
  • 2篇代顺冬

传媒

  • 4篇农业科技通讯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农学学报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中草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种子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四川农业科技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园艺学报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植物研究
  • 1篇农产品加工
  • 1篇现代中药研究...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年份

  • 5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生产僵蚕菌种质量检验被引量:1
2022年
本研究旨在保障人工养殖僵蚕成功,建立人工生产僵蚕菌种(球孢白僵菌孢子粉)的检验方法和质量评价指标。以不同来源僵蚕菌种为试材,用血球计数板对萌发后的孢子计数,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杂菌和球孢白僵菌落数。液固双相发酵制备的僵蚕菌种,萌发活孢数和平板活孢数均>10^(10)孢子/g,真菌杂菌数<10^(5) CFU/g,细菌杂菌数小于<10^(4) CFU/g;自然僵蚕菌种萌发活孢数和平板活孢数均<10^(10)孢子/g,真菌杂菌数>10^(5) CFU/g,细菌杂菌数>10^(8) CFU/g。建立的僵蚕菌种检验方法可行,液固双相发酵法制备的僵蚕菌种各项指标均优于自然僵蚕菌种,可在人工僵蚕基地推广应用。
孙佩叶霄童文龙燕梅况再银
关键词:僵蚕
中国与俄罗斯农业合作状况与发展思路被引量:2
2021年
农业是人类的生存之本,也是中国的根基产业。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农业农村部等部门,不断开辟新的领域,积极推动与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发展。俄罗斯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两国长期在农业方面互有合作,但目前合作的规模还较小,效率还较低,尚未达到预期效果。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的背景下,中俄两国应抓住机遇,不断深化两国在农业方面的合作,以推动双方农业经济发展。本文通过简述俄罗斯农业现状,并通过对两国在农产品贸易、农业投资、农业教育与科技合作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推动中俄两国农业合作的思路,以期为国内各部门和相关企业与俄罗斯开展农业合作提供参考。
叶霄N.A.科甘诺娃张雄周评平叶鹏盛
关键词:农业合作
超声辅助提取红花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工艺优化被引量:4
2021年
采用HPLC-UV测定红花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含量,确定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筛选红花活性成分提取方法;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花瓣中主要黄酮类成分为响应值,以单因素结果所选因素为自变量,建立响应面分析试验模型,优化提取工艺。红花花瓣中主要黄酮类成分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山奈酚-3-O-芸香糖苷,占比85%以上;红花活性成分提取方法应采用超声提取法,响应面优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0.1∶25 g·mL^(-1)、超声温度70℃、超声时间45 min、溶剂为57%甲醇、超声功率177 W,在该最优条件下红花黄色素A提取率为1.74%,山奈酚-O-β-芸香糖苷提取率为1.53%。该方法羟基红花黄色素A提取率比药典中提取方法显著提高,其余黄酮类成分提取率也呈极显著增加。
李钰杨晓叶霄邓洁琼黄位年代沙
关键词:红花羟基红花黄色素A响应面法
叶用型赶黄草在不同条件下的多轮采收技术被引量:1
2018年
参考茶叶分批多次采收的模式,以赶黄草1号为原材料,对种植密度、留茬高度以及采收次数进行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并进行田间试验,对小区总鲜重、叶鲜重进行测定,计算叶比重,并进行总黄酮及槲皮素含量测定。结果发现,密度22 000株/亩,留茬高度10 cm,采收3次为叶用型赶黄草最佳多轮采收方法。其小区叶鲜重与叶比重较其他处理及对照有极显著提升,叶片采收作为商品能得到最高收益,并且不影响其有效成分含量。
叶霄李钰孙佩童文尹存平柯小平杨晓
关键词:赶黄草总黄酮槲皮素
四川省黄河流域人工种植燕麦草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探索
2025年
本研究在阿坝州若尔盖县开展试验,评估化肥减施与有机肥替代对人工种植燕麦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减施40%化肥并配施200 kg鸡粪肥的处理产量最高(842.23 kg/667m^(2)),比单施化肥提高11.75%,比对照不施肥处理提高96.64%。单施有机肥(400 kg鸡粪肥/667m^(2))的处理在蛋白质含量(6.40 g/100g)、灰分(8.1 g/100g)、粗纤维(33.2%)、中性洗涤纤维(60%)、酸性洗涤纤维(34.5%)以及矿物质元素等品质指标上明显优于其他处理,产量也仅次于表现最优的处理(化肥减施40%)。因此,适度减少化肥施用并结合有机肥替代技术,不仅能提升燕麦草产量和品质,还对土壤保护和生态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陶珊金媛彭芳孙佩钟明志毛常清叶霄袁方柯李伟张超
关键词:燕麦草
“互联网+”环境下智慧农业发展策略研究——以四川省为例被引量:8
2019年
我国已经逐渐进入互联网红利时代,互联网技术对农业全方位的渗入,为四川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提供了良好条件。本文阐述了“互联网+”环境下智慧农业内涵,逐步分析了四川省智慧农业发展现状与的存在问题,并且结合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互联网+”环境下四川省智慧农业的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叶霄曾静杨晓张小军
秦艽低海拔种苗繁育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以粗茎秦艽为研究材料,在低海拔地区研究不同播期下秦艽种苗生长发育情况、不同规格种苗的移栽成活率、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的秦艽种苗的生长发育及种苗质量差异明显,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是秦艽低海拔育苗的适宜播期;不同规格的秦艽种苗移栽成活率及药材产量差异明显,优质壮苗的移栽成活率达到90%以上。
杨晓胡尚钦童文孙佩叶霄丰先红罗孝贵
关键词:秦艽低海拔种苗
成都地区引种白芍资源初步综合评价
2024年
白芍兼具药用、园艺、商业和文化价值,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创汇商品,也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战略药材。本研究以从四川中江和山东菏泽引进的6个白芍栽培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其成活率、物候期、植株农艺性状、根条性状进行调查,并检测4种主要药用成分含量,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引种成都后综合表现最佳的品种。结果表明,6个引进品种均能适应成都当地环境并健康生长。其中,紫凤羽品种生长健壮,4种药用成分总含量较高,综合表现最优,因此被评定为本次试验中最适合成都地区引种栽培的外地白芍品种。本研究为成都地区白芍种质资源的丰富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叶霄邓洁琼李钰黄位年曾静尹存平左倩李姝杨晓
关键词:白芍引种种质资源
不同类型种茎对鱼腥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为解决实际生产中因混用鱼腥草种茎而造成的收获产量不理想的问题,以绵阳江油‘大红’鱼腥草种茎为材料,通过不同播种前预处理以及不同年生种茎对鱼腥草生长及产量影响试验,探求不同类型的茎径分级、切段长度、年生数对鱼腥草出苗数、株高、叶片数量、叶面积、小区产量、产出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5cm切段处理的鱼腥草出苗数最高,但后期生长乏力;15cm切段处理的鱼腥草在成熟期之前,在株高、叶片数量和叶面积上都具有显著优势;中种茎、10cm切段处理鱼腥草的地下茎产量相对其他处理条件具有显著优势;分段为10cm的不同茎径种茎,以粗种茎产出的粗种茎分布比例和比重最高;1年生种茎在出苗数与地下茎产量方面最具优势。从收获鱼腥草地上部分的角度,15cm切段长度为获得高产的最佳预处理条件;从收获鱼腥草地下茎的角度,粗种茎、10cm切段长度为获得高产的最佳预处理条件;从收获鱼腥草优良种质资源角度,采用粗种茎可以达到最佳效果;相对多年生种茎,采用鱼腥草当年生种茎做种最为适宜。
叶霄孙佩童文龙燕梅林伟赵文吉吴发明曾静杨晓
关键词:鱼腥草种茎良种繁育田间试验
赶黄草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5年
随着肝病发病率的增加,赶黄草在保健品和药品中的应用需求迅速增长,推动其在四川泸州市古蔺县等主要产区的人工栽培逐步兴起。然而,当前产业化过程中仍面临品种单一、缺乏标准化栽培体系、病虫害防治难度大及种植可持续性不足等诸多挑战。本文作者深入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通过现代育种技术培育专用型新品种、完善国家级标准化技术规程与质量检测标准、加强综合防治措施及推广生态友好型种植模式等对策与建议,旨在提升赶黄草的种植效率与药材质量,促进其产业的规范化与可持续发展,为相关领域提供科学参考和实践指导。
赖谦王镇刘世艳叶霄李钰向卓亚夏陈邓洁琼
关键词:赶黄草栽培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