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
- 作品数:55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冶金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钕铁硼废料循环利用技术现状与展望被引量:21
- 2021年
- 钕铁硼磁体是重要的稀土功能材料。随着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电子信息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钕铁硼磁性材料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钕铁硼生产国,2018年产量达17万t,占世界总产量近90%。钕铁硼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约30%的废料。此外,每年也会产生大量因达到使用年限而报废的磁体。这些废料中含有20%~30%的稀土元素,是宝贵的二次资源,对其进行循环再利用,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也有助于促进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同来源的废料成分特点差别较大,因而采用的处理方法也有所差别。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两个:(1)从废料中回收稀土元素;(2)利用废料进行磁体再生制造。其中稀土回收方法主要包括湿法和火法两大类。如何实现稀土再生产品质量与环境友好度、经济性的有机统一,是钕铁硼废料循环利用领域的热点与难点。湿法回收工艺包括盐酸全溶法、盐酸优溶法、硫酸复盐沉淀法等,其共性特点为通过控制p H值,将稀土与其他元素分离;通过多级萃取得到单一稀土化合物,之后采用沉淀剂将稀土转化为盐类,经焙烧后得到单一稀土氧化物。此类方法对原料适应性强,稀土产品纯度高,但流程长、对环境不友好。火法回收工艺包括氧化法、氯化法、液态合金提取法等,其原理是基于稀土元素、其他元素与氧、氯、合金元素结合能力的差异性。此类方法流程短、对环境相对友好,但通常得到的是混合稀土化合物,产品纯度较低,且尚未实现工业化。近年来,国内外发展了诸多回收新方法,如电化学法、离子液体法、水解法等,但均处于起步阶段。其中通过电解法、水解法得到混合稀土化合物,离子液体法具有分离效率好、体系稳定性高等优点,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短流程再生制造主要包括氢爆法、掺杂法、热压法等,此类方法流程短、�
- 李世健崔振杰李文韬王东王东
- 关键词:钕铁硼废料循环利用湿法火法稀土资源
- 一种高热强度CaO含碳球团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热强度CaO含碳球团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CaO含碳球团的制备方法为:将钙基粉体、含碳粉体、无机粘结剂和水混合后冷压成型,得到钙基含碳球团;将钙基含碳球团可选地放置一定时间后,再经干燥,煅烧控制,得到所...
- 公旭中王志王治帅王东汪玉华王明涌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晶体硅切割废料制备的再生硅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晶体硅切割废料制备的再生硅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晶体硅切割废料进行压块成型处理,得到块状硅料;(2)熔化第一渣剂,得到熔渣液;(3)将步骤(1)所得块状硅料持续性投入步骤(2...
- 王志钱国余王东周璐庞昇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有机-无机混合介质分离砂浆切割废料制备硅和碳化硅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离砂浆切割废料制备硅和碳化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砂浆切割废料中加入酸和分散剂的混合溶剂进行界面改性,固液分离,得到改性后的颗粒;2)将步骤1)得到的所述改性后的颗粒用水打浆并加入分散剂分...
- 王志王东王占奎钱国余
- 晶体硅切割废料制备超冶金级硅的方法
- 一种晶体硅切割废料制备超冶金级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晶体硅切割废料进行第一次预处理后得到晶体硅粗选料浆液,将粗选料浆液经第二次预处理后得到净化精选料;将得到的净化精选料经压块处理后得到第一精选料块,将第一精选块料经控氧熔...
- 王志钱国余王东庞昇
- 文献传递
- 一种加压电解槽及强化电解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压电解槽及强化电解的方法,该加压电解槽包括:反应槽;放置于反应槽中的电极,包括阴极和阳极;电解隔膜,将阴极和阳极隔开;加压装置,包括气体供给装置和/或加热装置。该加压电解槽在常温的条件下即可加压,通过加...
- 公旭中王志周玉健王东王明涌孙丽媛
- 文献传递
- 添加剂对富钛料在亚熔盐反应过程中防止结块的影响
- 在以富钛料为原料,NaOH亚熔盐法生产钛白的过程中,熔盐反应的结块以及反应产物对反应器壁面粘连的问题是影响反应器放大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粘壁现象的产生会导致反应过程中的传热效率严重降低以及低的钛转化率。此外,还会导致反应...
- 王东孟凡成初景龙齐涛
- 关键词:钛白粉添加剂
- 文献传递
- 一种防中间产物结块的碱法熔盐生产钛白粉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的防中间产物结块的碱法熔盐生产钛白粉的方法,步骤是:将氢氧化钠溶液加热100℃~150℃;将富钛料加入其中进行脱硅反应得脱硅富钛料;氢氧化钠溶液和富钛料的重量份比为2~4∶1;将脱硅富钛料与过氧化钠粉末按重量份...
- 初景龙王东齐涛王丽娜薛天艳
- 文献传递
- 蒙脱石改性材料制备及其对低浓度含钴溶液中钴的吸附行为被引量:1
- 2024年
- 针对含钴废渣酸浸余液中低浓度Co^(2+)提取困难的问题,采用NaOH和S与蒙脱石混合焙烧的方法制备出硫改性蒙脱石复合材料,用于酸浸余液中Co^(2+)的吸附。对所制备的硫改性蒙脱石复合材料对Co^(2+)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改性后,S被成功地负载在蒙脱石表面,并和Na均匀分布在蒙脱石结构中;在初始Co^(2+)浓度为100μg·L^(-1)、溶液pH值为8、吸附剂用量为3 g·L^(-1)、吸附时间10 h的条件下,硫改性蒙脱石复合材料最大吸附容量为90 mg·g^(-1),Co^(2+)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5%。此外,对硫改性蒙脱石复合材料吸附Co^(2+)的过程进行研究时发现:该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为0.9990。溶液中的Co^(2+)会以两种方式进入改性蒙脱石中,一是Co^(2+)与S2-以软硬酸碱作用力相结合,二是Co^(2+)会取代蒙脱石层间结构中的Na,从而达到高效提取Co^(2+)的目的。
- 邵铭杰张丽萍肖万海谭宁王志魏奎先王东
- 关键词:蒙脱石吸附动力学
- 废弃光伏组件循环利用综述
- 2025年
- 2022年,全球光伏产业正式进入“太瓦(TW)时代”,中国已连续18 a光伏组件产量位居全球首位。随着光伏组件更新换代和初期光伏组件的报废,国内光伏组件集中退役潮将至。组件中含玻璃、硅、铝、银、铜等有价元素组分,有色金属品位多超过原矿,回收价值巨大,同时,组件中还含有氟、重金属等有害元素,传统填埋、焚烧处理不仅浪费资源还会污染环境,光伏组件循环利用是推动光伏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国家各项政策支持下已成为行业共识。研究分析了全球及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退役趋势;深入剖析了不同类型退役光伏组件的资源属性(组件中各有价组分质量及价值占比、组件回收对太阳能光伏材料需求的潜在贡献、组件中所含元素对应的矿物供应安全)与环境风险属性;全面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光伏组件有价元素回收的政策法规及主流回收技术(物理法、化学法、热处理法等)的最新进展、技术优势与面临的挑战;最后,展望了退役光伏组件未来实现绿色、高附加值循环利用的可能路径与技术发展方向。研究为光伏废弃物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了提供理论支撑和新思路。
- 庞昇钱国余王东王东
- 关键词:有价元素环境污染回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