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针对人EDIL3基因的siRNA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特异性抑制人EDIL3的干扰序列,正义链如SEQ?ID?NO:1所示,反义链如SEQ?ID?NO: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干扰序列在制备治疗新生血管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针对E...
- 沈玮仲明秦海峰吴晋晖徐庆强宋洪元张睿
- 金纳米粒通过诱导自噬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金纳米粒通过诱导自噬制备抑制新生血管生成药物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公开了金纳米粒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是通过诱导细胞自噬的机制,为新生血管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桑延智张睿
- 文献传递
- 一种湿房眼镜
- 本发明提供一种湿房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眼镜,具有与患者的左、右眼周部分别密封贴合的两个眼睛罩,和将眼睛罩固定在患者头部的固定构件;以及滴液部,安装在眼镜上,自动将眼药水滴入患者的眼睛,其中,滴液部包括:储液瓶,用于储...
- 张月露张睿顾操孙伟峰王亮袁枫
-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盘及黄斑参数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测健康对照和早中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的视盘及黄斑参数,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在我科就诊的早中期POAG患者40例(40眼),其中20~39岁者20例、60~79岁者20例;纳入同期在我科就诊的40名(40眼)健康对照,其中20~39岁者20名、60~79岁者20名。受试者均接受全面的眼科检查,并利用SD-OCT测量所有受试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黄斑区平均神经节细胞层联合内丛状层(GCL-IPL)厚度、黄斑区最薄GCL-IPL厚度和黄斑区平均整体厚度。结果健康对照组和早中期POAG组黄斑区平均GCL-IPL厚度及最薄GCL-IPL厚度均随年龄增长而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黄斑区平均整体厚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均无明显变化。在健康对照组,年龄因素对pRNFL厚度影响不大,20~39岁者与60~79岁者pRNFL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中期POAG组,20~39岁者和60~79岁者pRNFL平均厚度、上方厚度、下方厚度和颞侧厚度与健康对照组同年龄者相比均变薄,且60~79岁者上述pRNFL厚度与20~39岁者相比更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中期POAG组pRNFL鼻侧厚度在20~39岁者与60~79岁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同年龄者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OCT测量的pRNFL厚度与POAG有关,可作为早期诊断POAG的检测指标。
- 张睿孙伟峰秦海峰顾操赵子畅许冰赵世红
- 关键词: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真菌性眼内炎病例报告1例
- 简要病史:58岁女性,农民.右眼视力下降伴畏光流泪4月入院.眼科检查:远视力:右眼:手动/30cm,左眼0.5,右眼结膜混合充血、水肿,角膜透明,KP(+),Tyn(+),晶状体前表面可见色素沉积,皮质混浊,玻璃体混浊明...
- 张睿
- 超声乳化伴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角膜缘松解切开术治疗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5年
-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伴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角膜缘松解切开术(LRI)对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矫正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散光-2.0~-0.5 D)患者39例(41眼)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伴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均行LRI来矫正角膜散光。术前通过角膜地形图和IOLMaster生物测量仪测量角膜散光,术后1、3个月时复查角膜散光,并用Alpins法对患眼术前及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的变化进行矢量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为目标诱导散光向量、手术诱导散光向量、差异向量、矫正指数和变平指数等矢量参数。结果术前患者角膜散光为(-1.07±0.27)D,术后1个月下降到(-0.53±0.23)D,术后3个月为(-0.55±0.24)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散光矢量分析显示,目标诱导散光向量为(1.07±0.27)D,手术诱导散光向量为(0.99±0.42)D,差异向量为(0.53±0.24)D;矫正指数为0.93±0.36(理想值为1),提示总体为少许欠矫;错位角绝对值为18.15°(15.19°),变平效果为(0.70±0.45)D,变平指数为0.65±0.42,散光矫正成功率为(50.42±19.29)%。结论对于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超声乳化伴人工晶体植入术中联合LRI矫正角膜散光具有良好的矫正效果,尤其适用于低中度角膜散光的矫正。
- 高广平张小亮张睿桑延智
- 关键词:角膜散光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
- 一种针对人EDIL3基因的siRNA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特异性抑制人EDIL3的干扰序列,正义链如SEQ ID NO:1所示,反义链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干扰序列在制备治疗新生血管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针对E...
- 沈玮仲明秦海峰吴晋晖徐庆强宋洪元张睿
- 文献传递
- 预防性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对不同房角关闭机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
- 2022年
-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评价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行预防性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PI)治疗后房角的变化,分析不同房角关闭机制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10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PACG并行LPI治疗的患者23例(35只眼),对所有患者在LPI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进行标准眼科临床检查和UBM检查。根据UBM图像,将房角关闭机制分为瞳孔阻滞型、高褶虹膜型和混合型。结果LPI前,35只眼中有30只(85.7%)表现为瞳孔阻滞型,5只(14.3%)表现为高褶虹膜型。LPI后,原表现为瞳孔阻滞型的30只眼中18只表现为瞳孔阻滞型,12只表现为混合型,并且LPI后瞳孔阻滞型和混合型的房角开放度均较LPI前增加(20.2°±4.2°vs 6.6°±1.8°,12.4°±3.9°vs 6.3°±1.7°,P均<0.05);原表现为高褶虹膜型的5只眼仍表现为高褶虹膜型,且其房角开放度较LPI前无明显变化(8.3°±1.7°vs 6.7°±2.1°,P>0.05)。结论瞳孔阻滞型PACG患者行LPI后房角开放效果较好,而高褶虹膜型患者行LPI后效果不佳,提示高褶虹膜是PACG患者房角关闭的重要机制并影响LPI疗效。
- 崔骁张睿孙伟峰秦海峰许冰沈炜
-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超声生物显微镜瞳孔阻滞
- 一种湿房眼镜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湿房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部,具有:分别与患者的两个眼周部相贴合的两个内侧框架,和用于固定该内侧框架的固定件;和翻转部,具有:至少一个位于内侧框架外且与该内侧框架相贴合的外侧框架,密封固定在外侧...
- 张月露张睿孙伟峰顾操王亮袁枫
- 文献传递
- 金纳米粒通过诱导自噬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金纳米粒通过诱导自噬制备抑制新生血管生成药物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公开了金纳米粒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是通过诱导细胞自噬的机制,为新生血管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桑延智张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