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光辉

作品数:14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出血
  • 5篇脑出血
  • 4篇血肿
  • 4篇颅脑
  • 4篇颅内
  • 3篇内血肿
  • 3篇重型
  • 3篇重型颅脑
  • 3篇重型颅脑损伤
  • 3篇颅脑损伤
  • 3篇颅内血肿
  • 3篇脑损伤
  • 3篇高血压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引流
  • 2篇预后
  • 2篇伤患者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机构

  • 13篇郑州市第七人...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3篇刘光辉
  • 7篇张刚中
  • 7篇王占伟
  • 5篇王富喜
  • 1篇郑华
  • 1篇刘德成
  • 1篇徐文中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中国合理用药...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创颅内压监护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护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及重症监护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有创颅内压监护。对比两组死亡人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4例,死亡率20%;对照组患者死亡7例,死亡率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21 d,观察组的GCS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有创颅内压监护治疗,患者的病症得到有效的治疗,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刘光辉王占伟王富喜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沐舒坦持续泵入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沐舒坦持续泵入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肺部感染患者1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96例。对照组应用沐舒坦(300 mg,tid)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醒脑静注射液(1 mL/kg,qd)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项呼吸功能指标、咳嗽及高热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及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咳嗽及高热的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及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沐舒坦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的疗效理想,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控制炎症反应,值得应用及推广。
刘光辉王富喜郭鑫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醒脑静注射液沐舒坦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方法在医院2014年8月~2018年3月期间诊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中选取140例作为迟发组;同期选取开颅术后未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140例患者作为非迟发组;就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予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迟发组患者中颅骨骨折、基底池受压者比率高于非迟发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长于非迟发组,发病至手术时间短于非迟发组,GCS评分高于非迟发组(均P <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发病至手术时间、颅骨骨折为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较多,应予以严密监护,做好早期预防性治疗。
刘光辉王富喜郭鑫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迟发性颅内血肿
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观察组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等指标上比对照组改善效果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比传统的小骨窗开颅术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血压恢复迅速,安全性高,可以临床广泛推广。
刘光辉王富喜郭鑫
关键词:小骨窗开颅术高血压脑出血
60例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急诊早期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次选取的颅内动脉瘤60例,恢复良好48例,占80.0%;轻残6例,占10.0%;重残3例,占5.0%;死亡3例,占5.0%。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复查显示,动脉瘤完全消失,瘤蒂夹闭理想,脑积水2例,经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处理好转。结论急诊早期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可防范再次破裂出血,有效清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内血肿,为预后改善创造了条件,效果较显著。
刘光辉张刚中王占伟王富喜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
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防治措施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并发症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及其成因,并研究并发症防治措施。结果观察患者治疗后出现并发症情况,76例患者中有37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8.7%,其中18例患者并发症>1个。结论颅脑外伤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病因多为骨窗小、下界不够低、硬膜无缝合以及脑脊液体动力学受到改变等,对并发症做到提前预防并采取适当治疗手法,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王占伟刘光辉张刚中
关键词: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并发症
经YL-1型穿刺针颅内血肿穿刺与生物酶液化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究经YL-1型颅内血肿穿刺与生物酶液化术(以下简称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单盲对照设计,纳入300例HICH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颅引流组(n=150,开颅血肿引流术)与微创穿刺组(n=150,微创穿刺术)。对比两组血肿清除率,手术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3 d、7 d血清氧化应激指标:8-羟化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神经功能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预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微创穿刺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开颅引流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天数优于开颅引流组(均P<0.05)。术后3 d、7 d微创穿刺组血清8-OHdG、MPO、MDA水平低于开颅引流组(均P<0.05)。术后3个月,微创穿刺组GOS评分与NIHSS评分均优于开颅引流组(均P<0.05)。微创穿刺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颅引流组(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HICH患者,能优化手术流程,增强血肿清除效果,减轻氧化应激和神经功能损伤,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周春鹏刘光辉王相相洪旋科张刚中
关键词:高血压性血肿引流
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趋化因子受体5(CCR5)、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受体6(sIL-6R)水平与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30 d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患者分为转归良好组(72例)和转归不良组(24例),对比不同脑出血严重程度、不同神经缺损程度患者入院时血清CCR5、CXCL12、sIL-6R水平,分析血清各指标与血肿体积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对比两组入院时、治疗2周后血清CCR5、CXCL12、sIL-6R水平,分析治疗2周后血清各指标水平联合检测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2周后转归不良组血清CCR5、CXCL12、sIL-6R均大于转归良好组(P<0.05);对比不同脑出血严重程度患者入院时血清CCR5、CXCL12、sIL-6R水平:大血肿>中血肿>小血肿(P<0.05);对比不同神经缺损程度患者入院时血清CCR5、CXCL12、sIL-6R水平:重度神经缺损>中度神经缺损>轻度神经缺损(P<0.05);入院时血清CCR5、CXCL12、sIL-6R水平与血肿体积、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血清各指标联合预测急性脑出血患者转归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单独指标预测。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CCR5、CXCL12、sIL-6R水平变化与血肿体积及NIHSS评分密切相关,对评估脑出血病情程度及预后转归具有重要价值。
王相相洪旋科刘光辉周春鹏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疾病转归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疗法应用于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96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脑脊液置换疗法,观察组采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为2.08%低于对照组的27.0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25.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疗法应用于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王占伟刘光辉张刚中
关键词: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治疗效果
亚低温联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 探讨亚低温联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的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NIHSS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85.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76%(P <0.05)。结论 亚低温联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可明显改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其预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郑华刘光辉
关键词:亚低温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