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顺生

作品数:28 被引量:19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裂变径迹
  • 7篇矿床
  • 6篇盆地
  • 5篇裂变径迹年龄
  • 4篇热释光
  • 4篇金矿
  • 4篇金矿床
  • 4篇红土型
  • 4篇风化
  • 4篇风化壳
  • 4篇成矿
  • 3篇年龄测定
  • 3篇锆石
  • 3篇勘探
  • 3篇光释光
  • 3篇红土型金矿
  • 3篇红土型金矿床
  • 3篇沉积盆地
  • 3篇成矿作用
  • 2篇地质

机构

  • 28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有色金属矿产...
  • 2篇南华大学
  • 1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中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原子能科...

作者

  • 28篇刘顺生
  • 11篇谭凯旋
  • 5篇孙少华
  • 4篇王璐
  • 4篇王燕
  • 3篇陈梦熊
  • 2篇谢焱石
  • 2篇龚革联
  • 2篇傅慧芳
  • 2篇张峰
  • 1篇张建博
  • 1篇张湘辉
  • 1篇魏洲龄
  • 1篇张琴华
  • 1篇李剑
  • 1篇李增慧
  • 1篇李志生
  • 1篇李旭
  • 1篇周书华
  • 1篇钟建华

传媒

  • 8篇大地构造与成...
  • 6篇核技术
  • 2篇矿床地质
  • 1篇地球学报
  • 1篇人类学学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矿物岩石
  • 1篇地质地球化学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科技开发动态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湘潭矿业学院...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地球学报(中...

年份

  • 1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地温场与烃源岩演化特点被引量:22
1996年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地壳结构、岩石热导率和生热率的综合研究,盆地莫霍面现今平均温度为568.5℃。各层面地温场展布可归纳为三种展布形式,分别以莫霍面、中元古界底面和侏罗系底面为代表。对应于生油门限的范围是侏罗系底面(现今平均温度为45.8℃)-寒武系底面(现今平均温度为117.3℃).生油门限的上界,在盆地西北部为1300m左右,在盆地南缘为1700m左右,在盆地东部为1200m左右.
孙少华刘顺生汪集
关键词:地温场鄂尔多斯盆地烃源岩油气藏
复杂地质背景中的热释光应用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采用热释光光子计数的方法初步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和安徽淮南煤田两种复杂地质背景中的热释光现象。研究结果表明 :(1)深度小于 10 0 0m的浅表地层岩石标本的天然热释光量没有显著的异常 ,可以认为是晚第四纪以来的自然放射性效应的累加 ;(2 )在深度 2 0 0 0m以上的地层 ,钻孔岩石标本的天然热释光统计显著呈现弱化趋势 ,甚至在 4 0 0 0m深度的岩石已经不具备生长热释光的条件 ;(3)岩性为石英砂岩的钻孔标本的天然热释光峰温的位置普遍移向高温方向 。
龚革联刘顺生
关键词:天然热释光热事件淮南煤田深部地质
北京猿人遗址第四层裂变径迹法年代测定被引量:13
1991年
用裂变径迹法测定了北京猿人遗址第四层的年代,测定工作采用北京猿人遗址第四层的灰烬,从中分选出榍石,利用北京猿人用火时已充分退火的榍石进行年代测定,得到的结果为29.9±5.5万年。这一结果与热释光法和铀系法测定的第四层的年代结果一致。由裂变径迹法推知,北京猿人遗址第十层与第四层之间的延续时间为15.3万年。
郭士伦刘顺生孙盛芬张峰周书华郝秀红胡瑞英孟武张鹏发刘京发
关键词:北京猿人遗址裂变径迹年龄直立人
典型红土型金矿的构造控矿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被引量:6
2002年
以湖北蛇屋山、云南北衙、湖南龙形寨三个红土型金矿为例,本文分析了矿床构造特征和构造在红土型金矿成矿过程中的控制作用。红土型金矿的形成与构造也有密切的关系,区域构造和矿区构造通过控制区域成矿带、原生金矿床(矿体)或高含金地质体的风化母岩的形成、风化母岩的抬升、出露与风化作用、古地理及古构造地貌、古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而对红土型金矿的形成产生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动力学模拟表明,断裂构造可以显著增高岩石渗透率、促进地下水的流动,从而有利于岩石的化学风化与红土化作用、促进金的溶解、迁移、富集与红土型金矿的形成,并导致断裂部位的风化壳与金矿体厚度显著增大。
王燕谭凯旋刘顺生
关键词:红土型金矿床控矿构造风化壳
湖南水口山矿田开放体系构造成矿动力学被引量:12
1996年
湖南水口山矿田成矿作用受构造控制明显,主要与压剪性断裂作用有关。H、O、C、S、Pb同位素资料、断裂构造地球化学与矿床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矿床形成于开放体系条件。开放体系下的(断裂)构造作用控制了矿田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与含矿流体的形成、流体的迁移、汇聚及矿液的沉淀与矿床的定位,文中分析了其动力学机理。最后建立了矿田的开放体系构造成矿动力学综合数学模型,对成矿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刘顺生谭凯旋
关键词:构造成矿动力学矿田成矿作用
沁水盆地晋城地区煤层气成因被引量:40
2001年
沁水盆地晋城地区山西组和太原组煤岩中煤层气δ13 C1值为 - 2 96 3%~ - 3 5 39% ,明显低于模拟实验和经验公式计算的原生煤层气δ13 C1值 (- 2 70 1% ) ,由此判断其为次生煤层气。由于该区煤层气组分中 ,甲烷含量占绝对优势 (>98% ) ,不存在甲烷和CO2 碳同位素的交换 ,而且其保存条件良好 ,也不可能受到次生生物作用的影响 ,所以 ,煤层的解吸 -扩散 -运移作用才是晋城地区次生煤层气形成的真正原因。
胡国艺刘顺生李景明李剑张建博李志生
关键词:煤层气沁水盆地
封闭温度原理及在大地构造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2年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研究表明,对某些地质体,用不同的年代学方法测得的年龄常常不一致。如钾氩法和裂变径迹法所测得的结果经常比铷锶法所测得的结果年轻,而用钾氩法对云母所测得的结果又比对角闪石所测得的结果年轻。
刘顺生
关键词:封闭温度同位素
金刚石的ESR和3-DTL谱图特征
2003年
对天然金刚石、高温高压人造金刚石和高温低压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进行了电子自旋共振 (ESR)和三维热释光 (3-DTL)测量。谱图特征表明 ,在天然金刚石和高温高压人造金刚石中 ,具有电子自旋共振性质的氮主要以孤氮、氮的交换相互作用对和S =1的氮对心的形式存在 ,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的ESR谱比较简单 ,它只有一个峰 ,由金刚石中未饱和碳键的悬空键所引起。对于 3-DTL谱 ,在 10 0— 2 0 0℃升温范围 ,天然金刚石有~ 370nm和~ 5 10nm两个释光峰 ,高温高压人造金刚石有~ 370nm的释光峰 ,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有~ 5 10nm的释光峰。这些谱图特征对金刚石的质量鉴定。
刘顺生李旭傅慧芳Günther A. Wagner
关键词:ESR电子自旋共振金刚石矿物
黄铁矿的释光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5
2003年
对产于新疆阿舍勒铜矿的黄铁矿和金鑫金矿的含金黄铁矿进行了二维热释光、三维热释光和光释光分析。铜矿中黄铁矿与含金黄铁矿的热释光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铜矿中黄铁矿的热释光和光释光强度显著高于含金黄铁矿 ,铜矿中黄铁矿的热释光峰温度比含金黄铁矿高 15— 30℃ ;三维热释光分析中铜矿中黄铁矿的低温 (130—170℃ )发光峰波长为 72 0nm ,含金黄铁矿为 390nm。由于杂质元素的不同而导致黄铁矿的晶体结构和芯型也不同 ,铜矿中黄铁矿主要为电子芯型 ,含金黄铁矿主要为空穴芯型。
谭凯旋r刘顺生谢焱石Günther A. Wagne
关键词:热释光光释光微量元素黄铁矿
石英光释光谱的混沌特征
2003年
对石英光释光谱进行了混沌分析 ,结果表明 ,石英光释光通量随激发时间的演化为一混沌动力学行为 ,其Lyapunov指数为 0 .2 2 0 4— 0 .2 86 5 ,混沌吸引子的分维值为 3.6 0— 4 .2 0。
谢焱石谭凯旋刘顺生Günther A. Wagner
关键词:混沌吸引子石英矿床勘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