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
- 作品数:15 被引量:114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院士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长江三峡灰岩区危岩形成机理及稳定性分析研究被引量:13
- 2014年
- 为研究三峡地区碳酸岩与泥岩、页岩组成的软硬互层结构的稳定性,将危岩划分为座滑破坏型和座倾破坏型,并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和岩体结构理论,建立了不同破坏模式下危岩稳定系数的力学表达式,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望霞危岩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①座滑破坏型W2危岩在天然状况下危岩稳定系数为1.19,属于基本稳定岩体,在饱和状态下,随后缘裂隙充水高度的增加其稳定系数递减;②座倾破坏型W1柱状危岩易在37.5m处折断,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大致相当.
- 何潇陈洪凯唐红梅李清
- 关键词:危岩软硬互层破坏模式
- 近五年全国新课标Ⅰ卷地理高考试题研究
- 2020年
-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构建了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体系,以及高中学生学业发展水平与质量标准,是高中地理教学、考试与评价的重要依据与参考标准。本文采用归纳法、统计法、分析法对2015-2019年的高考地理全国Ⅰ卷进行统计,结合新课标不同课程的内容要求,重点统计试题设问的难度层次、研究试题考点分布状况,分析"新课标"颁布前后高考命题发展趋势,从考点与课标的结合中明晰新课标的指向性,为高中地理教学侧重点提供参考,利于师生把握新课标的改革方向。
- 舒念晓黄美龄何潇李清黄松明
-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高考命题高考地理设问
- 重庆新崖洞4.5ka以来气候变化的石笋微量元素记录及环境意义被引量:7
- 2010年
- 根据重庆新崖洞石笋XY6已有的碳氧同位素成果,进一步探讨微量元素指标(Mg/Ca,Sr/Ca,Ba/Ca及Mg/Sr)的气候及环境意义。认为Mg/Ca比值可以作为古降水的气候指标,极好地记录这4500a来的气候干湿变化,尤其对4000aB.P.左右的季风降水减少有明显的响应。此外,Mg/Ca与碳氧同位素记录反映的气候信息也基本一致。Sr/Ca和Ba/Ca与Mg/Ca比值的变化也有相似性,但其作为气候指标的稳定性较差,易受到地表植被、土壤微生物活动等众多因素的干扰。
- 王建力何潇李清李廷勇王勇
- 关键词:石笋气候变化微量元素
- 渝西地区水资源供需预测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通过分析渝西地区现存水资源的条件和利用现状,以当地的发展趋势为背景,预测了该地区至2030年的需水量增长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表产水量极为短缺,只得依靠过境水量补给。但由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和人类需求不一致,水质污染严重,导致渝西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存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渝西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利用的对策。
- 何潇罗小平李清吴文戬王建力
- 关键词:水资源需水量
- 重庆市岩溶区县土地利用景观破碎化及土壤侵蚀影响评价被引量:10
- 2008年
- 根据重庆岩溶区县土地利用景观破碎情况,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和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法对研究区县及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和排序,揭示其空间分布的景观生态学意义及土壤侵蚀对土地利用景观破碎化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可将研究区22种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未利用地、平原耕地、山地耕地和灌草地4大类;可将研究区25个区县样方可分为低脆弱剧烈破碎区;低脆弱极强破碎区;低脆弱强破碎区;中脆弱中强破碎区;重脆弱中破碎区;重脆弱轻破碎区;中脆弱微破碎区7个样方群,空间上它们分属于渝东部、渝中部和渝西部3个区域,其土壤侵蚀性从东往西逐渐减弱。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较强的土壤侵蚀会加剧土地利用景观的破碎化,加剧破碎化的强度同土壤侵蚀等级呈现出相反的趋势。
- 彭月王建力魏虹李清
- 关键词:岩溶土地利用景观破碎化生态脆弱度土壤侵蚀
- 基于PFC2D数值模拟座滑危岩破坏过程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发育在软硬互层结构上的危岩是一种多介质复合结构岩体,呈现出非均质危岩体的各项异性,比单一岩性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破坏特征要复杂。利用颗粒流离散元方法进行数值模拟是研究该类危岩破坏问题的良好途径。基于PFC2D软件,对长江巫峡望霞W2危岩颗粒物质动力响应和危岩失稳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上部重力荷载与下部软弱基座强度参数劣化的共同作用下,危岩体沿岩体底部软弱结构面锁固段发生破碎挤出。获取的位移参数表明,危岩体顶部和底部较大的速度差异可使危岩体呈后倾座滑破坏。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结果吻合,验证了该方法对含软弱基座危岩破坏预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 何潇赵鹏杜春兰王建力李清
- 关键词:颗粒离散元PFC2D破坏过程
- 青藏高原纳木错湖近150年来气候变化的湖泊沉积记录被引量:3
- 2014年
- 高海拔地区的纳木错湖是研究过去气候环境变化的理想场所。本文结合附近气象站点实测数据与纳木错浅湖芯的研究结果,筛选出适用的气候环境代用指标,并对当地过去近150年来的气候变化记录进行重建。其结果显示,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以偏暖湿为主;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该阶段气候总体上呈现出冷干特点,并从20世纪20年代左右逐渐向暖湿气候过渡;20世纪中叶至2005年,这期间气候有一定波动,但整体上以气温上升为主要趋势,在降水略减的情况下湖泊并未出现萎缩,表明气温升高可能导致冰川消融加快从而对入湖径流有一定补给作用。
- 李清康世昌张强弓黄杰郭军明王康王建力
- 关键词:青藏高原纳木错湖泊沉积气候变化
- 长江巫峡河谷地质灾害主要特征与演化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滑坡与危岩崩塌是三峡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长江河道航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选取长江巫峡重庆段崩滑灾害为研究对象,在大量现场调查与测量基础上,将研究区地质灾害科学划分为岩质崩滑、崩积-残坡积滑坡和危岩崩塌三大类;结合灾害实例对其发生机理和破坏方式进行了探讨,并从河谷边坡演化的地质-力学动态角度,阐明了崩滑灾害孕育发展过程和垂直分布特点.
- 何潇王建力陈洪凯李清赵鹏
- 关键词:滑坡
- 重庆地区石笋沉积速率与古气候意义初探被引量:12
- 2007年
- 选取了重庆南川市梁天湾洞、丰都县水鸣洞相对沉积较快的两根石笋,通过TIMS-U测年数据进行平均生长速率计算,再结合其氧、碳稳定同位素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重庆地区末次冰期晚期以来石笋沉积速率与沉积特征、稳定同位素存在一定联系:氧同位素偏轻,降水较多,石笋沉积颜色较浅,沉积速率较快;反之亦反。但石笋生长速率最快的时期并非总是氧同位素最偏轻、气候最为湿润的时期,可能因为除了温度、降水、植被的影响外,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扰,如洞穴岩层滴水管道条件的变化等。因此,石笋生长速率与稳定同位素的关系极为复杂,不能简单地一一对应,且以石笋生长速率作为古气候研究的替代指标还需谨慎。
- 何潇王建力李清李红春李廷勇程海
- 关键词:石笋生长速率稳定同位素古气候
- 酉阳县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在Arcgis 9.3和FRAGSTATS 3.3的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斑块面积、斑块数、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最大斑块指数、斑块平均面积、形状指数、分维数、聚集度、景观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分析典型岩溶区县—重庆市酉阳县的森林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2002年到2012年,研究区森林景观格局变化显著,有林地面积百分比从24.6%增加到41.5%,非林地、宜林地和灌木林地面积减小;总斑块数目增加43 267个,粒级结构以小斑块为主,景观整体趋于零碎化;斑块密度、边缘密度增加,最大斑块指数和斑块平均面积降低;斑块形状向着复杂化和不规则化方向发展;景观要素斑块在空间上的分布向着多样化和均匀化程度发展,森林景观异质性加强。研究区为典型岩溶区县,生态环境脆弱,10年来,森林面积虽然有所增加,但整体景观更加破碎化,受人为干扰的影响较大。
- 张焕玉谢世友李清
- 关键词:景观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