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 作品数:20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论影视产学研的发展趋势
- 2010年
- 文章通过分析众多影视专家学者的观点,针对影视艺术基本理论、影视创意文化与产业、影视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等中心议题详细论述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2009年年会所体现的特点,从而揭示了当今影视产业、影视教学、影视理论的发展趋势,为当今的影视创作生产、影视教育教学和影视艺术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支撑。
- 王敏李悦昌
- 关键词:影视理论影视教育影视产业
- 战争的棋子——茨威格笔下受战争戕害的人物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反对战争,倡导和平,坚持人道主义和世界主义是茨威格创作的重要主题。茨威格的中长篇小说借其中的人物形象反映出战争期间人们的悲惨遭遇,注重心理现实主义,把战争中卑微的普通人的悲惨命运展现在读者面前,强烈控诉了战争的罪恶。
- 王敏
- 关键词:战争和平主义心理真实
- 从“我—你”关系看《雅歌》中的爱与美
- 2020年
- 《雅歌》是关于爱的诗歌,是关涉人神相爱关系的赞歌.本篇论文基于《雅歌》文本,以马丁·布伯的“我—你”关系哲学思想分析以书拉密女和所罗门为代表的人神关系的发展历程,认为是由“我—它”关系到“我—你”关系,再到“我们一你”关系的发展变化过程.文章先后从《雅歌》的文本属性、爱的主旨,以及“约”的框架透视诗行,试图说明《雅歌》所描述的书拉密女的心路历程既非以书拉密女为代表的人消失在以所罗门为代表的神的爱里而构成的自失,亦非书拉密女所代表的人由个体的自我完成所达到的自圣,而是以书拉密女为代表的“我”与他者的相互关系.
- 王敏
- 关键词:《雅歌》马丁·布伯
- 《三峡好人》:个性化特征的透析
- 2010年
- 贾樟柯是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是一个成熟的平民电影作者,本文试图从悲凉与诗意、真实与荒诞、混沌与选择这三组关键词中梳理《三峡好人》的整体风貌与艺术魅力,力求从中提炼出贾樟柯电影的个性化特征。
- 王敏
- 关键词:贾樟柯电影作者
- 水中的舞者——简评赵洪杰散文集《且与风吟》
- 2009年
- 读《且与风吟》脑子里突然冒出'心耕'两个字,是的,确切说就是这样,读完这本小集子,这俩字就从心头一划而过。我们看到的是一颗轻柔的、洁净的、敏感的、脆弱的心灵的辛勤不辍的劳作,它最感召人心的地方。
- 王敏
- 关键词:诗意表达人类命运精神家园人格风范
- 徐小斌对个体生命悲剧的探索
- 对人的生命的认知与探索,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不同时代的不同个体对生命的体验与理解亦不尽相同。而作家的写作,正是要寻找一个合理而有效的切入点,透析生命内在的脉络与纹理。徐小斌以“爱”的分合变动为突破口切入内蕴复杂的生命景...
- 王敏
- 关键词:个体生命弥合悲剧
- 文献传递
- 临水映照彼岸花
- 水是人类文化中最具创造活力的符号,千百年来不断引发人们隽永的哲思,也承载了郁达夫对生命的领悟和洞悉。他的小说缘水布景,触水生情,水及其空间形态江河湖海、物理形态雨雪雾霜、心理形态泪酒茶、其它形态鱼舟萍、浴水、蹈水等在小说...
- 王敏
- 关键词:小说
- 爱的智慧:从《雅歌》到《裸颜》
- 2022年
- 《雅歌》作为一部希伯来智慧书卷,是圣经研究中饱受争议的一卷书。《裸颜》是C.S.路易斯最满意,但最不受读者欢迎的一部小说。基于爱的主题,将这两个文本置于一起,展现以书拉密女为代表的个体信徒和以奥璐尔为代表的戴着面纱的理性个体,在寻爱之旅中所感悟的爱的深刻内涵。经文本分析发现,“看见”是二者思想的交汇之处。爱的智慧不是从爱到爱,而是从看似与爱相反的冲突甚至仇恨,历经磨炼或试炼,达到因看见本真的我而对“我”之超越。
- 王敏
- 关键词:《雅歌》
- 随时代而律动——浅议话剧《党员》
- 2009年
- 话剧《党员》是由山东省话剧院排演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8周年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年的献礼剧目。该剧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三位优秀党员的人生轨迹,展现了三位党员在新的时候面前出现的迷茫和探求。
- 王敏
- 关键词:优秀党员话剧院律动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
- “超真实”符号理论下的动画形象被引量:1
- 2010年
- 动画发展在当今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动画形象是深入研究动画文化的关键切入点,是动画深层文化内涵的载体。用符号理论解读动画文化的视角新颖而独特,在符号系统内,可将动画形象的特点归纳为虚拟性、自生性、组合性、商业性。动画形象的这四个特点需要一个相互契合且有理论深度的解说方式,波德里亚的"超真实"符号理论便呼之欲出。
- 王敏
- 关键词:动画形象超真实